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青藏高原风火山地区冻土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多年来风火山地区的多年冻土资料,研究了天然地区和路基下的冻土上限变化情况以及多年冻土的融化状态,并定量分析了进入多年冻土内的热状况。结果表明:风火山地区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冻土上限下降,冻土出现退化现象,从90年代至今冻土趋于稳定;路基近地表地温明显高于对应天然地表下的地温,路基近地表经历的融化期长于对应天然地表,进入多年冻土区的热收支也呈现出吸热明显大于放热的周期性变化,进入多年冻土的热积累暂时以增高地温耗热为主,但随着冻土吸热量的逐年积累、冻土温度的不断升高,本区冻土可能发生强烈融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云南省抚仙—星云湖旅游生态景观的形成;旅游景观生态类型及结构;旅游景观生态现状及演替趋势。以此为基础,结合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方案,使生态景观的观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上游流域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上游流域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本文从澜沧江上游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类型调查入手,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功能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条件,倡导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提出了使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分析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水电站水库流域的土地生态类型的形成条件与类型特征。以及水库建成后对库周土地生态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梅里雪山是云南省自然景观最为壮美,生物多样性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2000年以来,位于梅里雪山腹心地的雨崩村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了基于社区的乡村旅游业,并从中致富。近年来,随着雨崩观光旅游者的快速增长,雨崩村乡村旅游业开始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商品开发严重滞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虽然现存交通、电力等外部因素受限制,但是如果充分挖掘和利用村民现在可利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就能够依靠村民自身条件开发出质优价廉的生态旅游商品,满足旅游者日益扩大的旅游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16.
碧塔海景区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碧塔海湿地是最能体现“香格里拉”意境的景区之一,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成为香格里拉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碧塔海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愈靠近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时间愈长,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的影响愈大,但不同压力条件下,这种影响明显不同。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土地系统(地方)”为分类制图基本单元,将滇池流域土地划分为4个一级土地类型;16个二级土地类型;35个三级土地类型。分析了各土地类型的综合自然特征,为滇池流域各土地类型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