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7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内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铜金属资源量82.88万吨,平均品位:Zn 4.14%、Pb2.52%和Cu 1.10%)。相比找矿勘查取得的重大突破,对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目前有关该矿床成因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本文试图通过硫化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元素Mapping面分析,查明闪锌矿和方铅矿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以期为理解该矿床成因提供有益信息。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相对富Fe、Mn和Cd等元素,贫In、Sn、Ga、Cr、Ge和Co等元素,Cu和Pb的含量变化大,Fe、Mn、Cd、In、Ga和Cr在闪锌矿中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而Cu和Pb则可能既以类质同象形式又以显微包体形式存在;方铅矿相对富Bi、Sb、Ag和Tl,贫Cd、Cu、Sn和Te为特征,其中前者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达坂闪锌矿的颜色以红褐色、灰白色和米黄色为主,其Zn、Fe、Cd、Ga和In含量及Zn/Cd、Zn/Fe和Ga/In比值显示闪锌矿的形成温度为中温。基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矿物对Cd地质温度计获得的温度范围为277~321℃,平均值为290℃,亦说明达坂矿床硫化物的形成温度不高。与全球不同成因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及相关比值相比,达坂铅锌矿床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VMS型矿床(如Marketorp、Eskay Creek、澜沧老厂等)更为类似,但达坂矿床的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结构十分发育,加之矿体变质变形特征明显。因此,本文认为达坂铅锌矿床以VMS型成因为主,但不排除后期热液对其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安徽池州的铜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岩浆岩主带中的含矿岩体之一,其形成年龄及岩石成因尚存在争议。该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对铜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侵入年龄为(146.3±3.2)Ma,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εHf(t)值平均为-5.23,说明铜山侵入岩具有壳幔混合的岩浆岩源区性质;锆石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分布在1 184.51~1 422.72Ma之间,说明岩浆源区与皖南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基底有密切关系。构造判别图解显示,铜山岩体属火山弧花岗岩,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含矿岩体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据此推测铜山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的大陆边缘岩浆弧环境。  相似文献   
183.
安徽铜陵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成岩成矿制约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谢建成  陈思  孙卫东  杨晓勇 《岩石学报》2012,28(10):3181-3196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最著名的铜金产地之一,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近十年来,铜陵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埃达克岩的成因仍然存在分歧.本次我们报道了铜陵地区埃达克质岩新的元素和Sr-Nd-Pb同位素数据.铜陵埃达克质岩(SiO2 =57.6% ~64.2%)具有高Al2O3(>15.3%)、相对高MgO含量、高Ba (Ba> 640×10-6)和Sr含量(>483×10-6,平均900×10-6)、高Sr/Y( >41.3)和(La/Yb) N(>12.1)比值、低Yb和Y含量、低K2O/Na2O (0.54 ~0.83)和Th/U (2.62 ~5.75)比值,表明其来源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在上升过程中与富集地幔发生相互作用.相对低εNd(t)值(-11.3~-13.7)和较高的(87Sr/86Sr)i比值(0.7068 ~0.7092)反映本区埃达克质岩可能遭受富集地幔物质或陆壳的混染作用.铜陵埃达克质岩具有高放射性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i=17.93 ~ 18.64、(207Pb/204 Pb),=15.46 ~ 15.59、(208Pb/204Pb)i=37.88 ~38.51),主要落在MORB区域,靠近EM1和EM2交集,明显不同于那些上、下陆壳和大别埃达克岩,排除了陆壳的混染作用.中国东部具有EM1和EM2富集地幔特征,而铜陵地区近于EM1和EM2过渡,铜陵埃达克质岩的上述同位素特征最好的解释是板块熔体同化富集地幔.这些埃达克质岩形成于高温和低压环境,与板块俯冲相关.这些明显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铜陵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埃达克质岩和大规模Cu、Au成矿作用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结果.  相似文献   
184.
安徽东至县中畈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畈金矿体产于青白口系邓家组中的碎裂岩蚀变带及其旁侧次级构造控制的砂岩蚀变带和脉岩中,受北西西向构造控制明显。近年来受业主委托,笔者组织了该区首选地段的工程施工,目前通过工程控制共圈定金矿体9个,其中Ⅰ-1、Ⅱ、Ⅷ-1、Ⅷ-2号矿体为该区主要矿体。工作中笔者采取了大量分析测试样品,进行了细致的实内分析研究,同时结合野外工作实际,系统总结了中畈金的矿石类型、矿石矿物成分、金的分布、赋存状态等特征,并对金的富集规律做了初步研究,以期对该区乃至该区域找矿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5.
186.
187.
舒家店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8.
华蓥山公路隧道地质病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华蓥山隧道为全国在建之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公路隧道。本文介绍了工程中采用的瓦斯突出、岩溶水突出、油气燃烧及地下水腐蚀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9.
安庆月山铜钼矿床金的赋存状态与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质子探针等多咎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安庆月山铜矿区铜牛井矿床不同类型的铜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含银自然金、银金矿和自然金等赋存于石英脉型铜矿石、铜方矿化岩石型及闪长岩型铜矿石中,与之共生的矿物为同放、斑放、辉铜矿、辉钼矿和石英等;矿石中金的平均含量为0.3g/t,具有综合利用价值。金-银系列矿物中以含银自然金为主,粒度一般为0.15~0.30mm,大者0.5mm以上。金的矿化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有明显的减弱趋势,同一水平面则有西低东高的趋向,但水平上的变化幅度比垂直方向小得多。这不仅为矿床伴生金的选冶工作提供了依据,而且对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及增加生产附加值.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