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瑞雷波法勘探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杨成林 《物探与化探》1989,13(6):465-468
利用瑞雷波的频散特性进行工程地质勘探是一项新的物探方法。国内外对瑞雷波的应用,以前主要是利用天然地震记录研究深部地质构造问题。在解决浅部地质问题上,日本国VIC株式会社经过多年的研究,于1986年推出了GR- 810佐藤式全自动地下勘探系统,但该套设备价格昂贵,影响了瑞雷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汶川5·12地震不仅造成了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滚石)、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崩塌、滑坡不仅阻塞了救援道路,严重延缓了救援进度.还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地震和滑坡活动还将促进泥石流活动,使震区泥石流进入活跃期,在后期降水作用下形成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提出了震区次生山地灾害应急减灾措施和恢复重建中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年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IGS)跟踪站联测残差影响较大等问题,总结平均温度变化、雨雪天气情况与IGS站联测残差的关系,判断影响IGS跟踪站联测残差的因素.适合我国境内及周边IGS站联测的基准站的稳定性检测,并使用标准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值(NRMS)进行评价,在避免影响精度因素的情况下进行联测,提高精度.最后选取2018年CHAN站作为未知站点,对我国东北地区周边4个IGS站(BJFS、DAEJ、SHAO、ULAB)进行联测,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基线处理,并选择2017年数据进行检核.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温度变化与雨雪天气是影响IGS跟踪站联测残差的两项因素,平均温度与NRMS值呈负相关趋势,相关性大于60%.雨雪天气联测效果较差,较非雨雪天气NRMS值相差0.5mm左右,其中降雪天气联测精度最低,不建议雨雪天气进行联测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计算机不间断电源系统的原理、性能及其发展趋势,并对计算机不间断电源系统的选型和维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应用瑞雷波等方法对公路质量进行无损检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针对水泥混凝土公路质量检测的内容和目前常规检验方法的不足,本文叙述了采用瑞雷波法、超声波法和音频共振法的结合,测试路基路面强度和路面厚度的基本原理,并对几个工程测试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SM98瑞雷波仪是一种多功能岩土体弹性波速度测试仪器 ,具有现场测试快速、轻便、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仪器的性能、原理及在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检测 ,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效果评价 ,砼结构强度测定 ,场地土抗震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打桩过程中对毗邻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程度的测定工作日趋显得重要。为了满足建设工程的需要,我们应用动测方法,测定打桩过程中的振动所激发的地动速率,进而通过数字处理,转换成加速度量,并根据地震烈度来确定打桩过程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程度。从而对打桩过程的振动影响做出定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无线扩频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所组成的无线传输网络,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有线传输网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汶川5·12地震不仅造成了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滚石)、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崩塌、滑坡不仅阻塞了救援道路,严重延缓了救援进度。还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地震和滑坡活动还将促进泥石流活动,使震区泥石流进入活跃期,在后期降水作用下形成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提出了震区次生山地灾害应急减灾措施和恢复重建中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20.
SM98瑞雷波仪是一种多功能岩土体弹性波速度测试仪器,具有现场测试快速、轻便、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仪器的性能、原理及在高速公路路基压实检测,软土地基加因处理效果评价,砼结构强度测定,场地土抗震性能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