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架和构造单位新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构造格架和构造单位是造山带中最重要的两个结构特征。秦岭构造格架是东西向与南北向构造共存的造山带。笔者以秦岭最新的实际资料按板块构造学说和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或抽拉构造)观点编出新的地质构造图,提出秦岭是四类岩石地层--地质体按非线性、混沌动力学的关系组合而成的拼贴叠置堆垛体,不存在自北而南或自南而北按时代形成的碰撞增生构造带。  相似文献   
52.
研究区内有两类密切共生的活动陆缘型幔源侵入岩组合,它们分属拉斑系列和钙碱系列。这两个系列的侵入岩存在系统的化学差异,而且在高位岩浆房中普遍经历了镁铁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53.
东秦岭沉积盆地演化中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东秦岭南带构造热事件、沉积盆地演化历史的角度,对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的成矿作用进行探讨,试图对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和不同地质历史背景下的成矿作用进行总结,以便为进一步指导找矿提供有关根据。  相似文献   
54.
抽拉构造—岩石圈板块重要的运动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志华  周义  苏生瑞  李勇 《矿物岩石》2001,21(3):165-168
抽拉构造是继地槽回返、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以后的第三种造山模式,是合理表现大陆构造变形、造山、造盆的新理论,文中简略介绍了抽拉构造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5.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壳在地球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的科学。大地构造是地壳改造和建造、形变和形成的总合。地壳的运动和发展不是活动向稳定,也不是相对活动和相对稳定之间的转化;更不是几个板块漫无边际的漂流。地槽、地台、地洼、断褶、断拗、断块、地壳波浪等实质是地壳拗陷、隆起等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  相似文献   
56.
西秦岭元古界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西秦岭西和、成县一带的详细区域地质调查,以多尺度、多层次、多要素的构造解析和构造—岩石地层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段,结合必要的测试分析,首次从西秦岭的“西汉水群”中解体出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再次提高了对西汉水群的认识。这一认识不仅给西秦岭地区地层、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对重新认识西(和)成(县)铅锌矿田以至整个西秦岭铅锌成矿带的成矿特征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维。  相似文献   
57.
论西成铅锌矿床的后生成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志华  张传林 《地质学报》1997,71(4):360-366
以往资料认为西成矿田的铅锌矿床均属泥盆纪热水—喷流沉积或它们的改造型矿床。经笔者研究证实,西成矿田容矿地层除泥盆系外,还有古元古界。超大型厂坝—李家沟矿床产于古元古界地层中。该区矿床不是热水—喷流沉积型或其改造型矿床,而是燕山—喜马拉雅期的后生热液矿床。西成矿田中所有矿床的产出特征、规模和部位完全受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控制。为此,原秦岭式或秦岭型铅锌矿床模式的基础已不成立,建议用厂坝式、毕家山式等名称代表西成矿田中两类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特征不同的矿床模式。  相似文献   
58.
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秦岭造山带的新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除地槽回返造山和板块碰撞造山之外,尚存在第三种造山模式,即抽拉-逆冲岩片构造造山模式,秦岭-大别造山带就是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典型代表。文中详细介绍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的基本概念、运动方式和在大陆造山带发展、演化中所起的作用,运用抽拉-逆冲岩片的观点对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并明确提出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是一种新的造山模式。  相似文献   
59.
对秦岭造山带几个重大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华  王北颖 《河南地质》1994,12(4):241-254
  相似文献   
60.
古滑坡是斜坡长期复杂演化过程的产物,物质组成复杂、岩土力学性质特殊,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扰动敏感性。随着人类工程活动不断加剧和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国内外发生了大量古滑坡复活导致的交通、水电工程等重要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等灾难性事件,灾害风险日益严峻。通过梳理国内外古滑坡研究现状,总结了古滑坡区域发育规律及古滑坡判识研究、古滑坡体和古滑带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古滑坡的复活机理研究、古滑坡复活过程及其模拟分析、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结合当前防灾减灾需求,提出古滑坡复活问题研究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是:(1)古滑坡自动化判识方法和准则;(2)基于新强度理论的古滑坡复活起滑机理;(3)古滑坡复活的早期识别模型和评价方法。破解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将为重大工程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