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9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深部原状和扰动冻粘土力学性能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平 《冰川冻土》1996,18(3):256-261
根据原状冻土和扰动冻土的强度和蠕变试验结果,全面地讨论了原状,扰动冻粘土单轴抗压,抗拉,抗剪强度及蠕变变形特性的差异性。由试验得出,原状冻粘土强度及蠕变变形低于扰动冻粘土,而弹模高于扰动冻粘土。并说明了两种冻粘土力学指标出现差异的原因,其结果对冻结工程设计指标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2.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顶、底界线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近年来确定的国际年代地层界线标准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的顶、底界线。把石炭系的底界置于陆相沉积的阿木尼克组和海相沉积的穿山沟组之间。认为阿木尼克组可以与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全球性海退事件层对比 ,穿山沟组底界是这个海退事件层之上的海进面 ,相当于三级层序初始海泛面。把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扎布萨尕秀组上段类Pseudoschwagerina组合带或Sphaeroschwagerina带之底部。这个界线大体相当于以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首现为标志确定的二叠系底界。  相似文献   
113.
人工冻土声波参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平  李强 《冰川冻土》1997,19(2):149-153
用SYC-2型声波探测仪,对取自淮南矿区井下冻粘土,冻砂土进行了测定。其声波纵横波速振幅衰减系数及动弹模与冻土温度、含水量、容重的关系均用于幂指数形式较好地描述。其中容波速,动弹模及振衰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含水量;冻土振幅度衰减系数对其物理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大于波速。另外还研究了冻粘土与冻砂土怕波特性差异、截载大小及加载时间对冻土怕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海洋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土地利用变化通过对河流的水文学、营养元素、悬浮物、沉积物、水生生物的影响,进而对海洋产生的重要影响,土地利用变化是陆地—海洋相互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介绍了当前北海沿岸的英国及其它一些国家实施的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计划的研究内容和进展,提出今后应加强海岸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与陆地—海洋相互作用研究的结合,提高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5.
该系统采用日本三菱PLC作为主要的控制核心,以中间继电器对系统信号进行采集及转化。系统主要由数据处理模块、市电监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远程控制器、语音识别模块、显示模块、传感器、切换输出模块和UPS电源组成。系统可以实现当市电停电后,自动启用发电机供电;当市电恢复正常时,自动恢复市电供电的功能。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系统设有故障报警功能、远程复位功能和远程查询功能等,可实现市电与发电机无缝切换。有效避免了由于市电不稳定而导致气象数据丢失、延误、网络中断等,解决了基层气象台站的供电难题,特别是夜间,为综合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提供了稳定的供电保障。  相似文献   
116.
内陆水体是大气甲烷(CH4)的重要排放源,其中冒泡途径排放的CH4对总排放贡献较大。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内陆水体CH4冒泡的产生、传输、氧化及排放机制,并概述了CH4冒泡排放的测定方法与技术。其次,基于不同的时空尺度,对比分析了全球内陆水体的CH4冒泡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结了CH4冒泡产生与排放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介绍了水体CH4冒泡排放模型的发展现状。最后,探讨了内陆水体CH4冒泡的潜在研究方向与挑战,为后续中国内陆水体CH4冒泡排放观测、过程机理与调控机制探究、模型开发与估算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该文利用2010—2020年三穗县9个乡镇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结合地形特征,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探讨三穗强降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与地形的关系。结果表明:5—9月是三穗强降水高发期,占全年强降水总次数的86.7%;在汛期相同环境条件下,由于三穗地形四周高、中心低,强降水大值中心分布在台烈—良上等偏西偏南一带,与三穗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形基本吻合,且降水不同量级日数分布与地形分布存在一致性,均呈现南部多于北部。另外,雨带多从偏西北、偏西、西南等方向进入并影响三穗,但受地形的影响降水呈不同的分布,尤其西南部地势较高并处于迎风坡,交汇气流在此停留时间较长,导致该处更容易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且降水量往往更大。  相似文献   
118.
宝山铅锌矿床是湘南地区代表性矿床之一。宝山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与156~158 Ma的宝山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主要由古老地壳部分熔融而成。为确定成矿物质来源,文章系统研究了宝山铅锌矿床的硫、铅、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矿床中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δ34S值呈狭窄的塔式分布,变化在-2.17‰~6.46‰之间,平均值为3.13‰。δ34S值总体表现为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表明硫同位素分馏基本达到了平衡。矿石、花岗闪长斑岩和赋矿地层硫同位素对比研究表明,矿石中的硫主要由岩浆分异演化而来,岩浆中的硫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矿石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188~18.844、15.661~15.843和38.562~39.912,赋矿地层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268~19.166、15.620~5.721和38.364~39.952。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比地层中的更富放射性成因铅,矿石中部分铅来自宝山花岗闪长质岩浆,在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有部分地层铅参与了成矿,岩浆中的铅主要来自古老地壳。热液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岩浆和赋矿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之间,主要是由于岩浆流体和碳酸盐岩不同比例的水岩反应所致,测水组有机碳的加入造成了部分热液方解石δ13CPDB值偏低。  相似文献   
119.
地铁建设中时有穿越富含砾石的地层,需使用冻结法施工,而砾石地层的热物理性质是冻结法设计的重要依据。为研究人工冻结砾石土热物理特性,通过自制试验仪器,开展了砾石土冻结温度、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量测定方法及其特性研究,并与黏土、粉土等典型土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砾石土冻结温度曲线变化符合常规变化规律,且冻结温度为-0.21 ℃,高于黏土、粉土等;砾石土容积热容量与黏土、粉土等相近,随颗粒粒径增大,常温和冻结状态下土体容积热容量比值减小,其中砾石土的比值为1.19;砾石土导热系数较大,冻结状态下达3.89 W/(m·k),是常温状态下的1.65倍,符合颗粒粒径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砾石土导热系数可按各组成物质的导热系数及其相应的体积比推算。  相似文献   
120.
为深化认识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参数特征及其资源潜力,通过地球化学、矿物组分、物性、扫描电镜、比表面-孔径和等温吸附等研究,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富有机质泥页岩(TOC1%)厚度一般为54~162 m,优质段(TOC2%)厚度26~70 m,有机碳平均2.99%~3.78%,硅质含量27.96%~37.0%,长石2.87%~4.85%,碳酸盐岩44.2%~54.2%,黏土9.9%~27.80%,具有低硅质、高钙质及普遍含黄铁矿等特点。埋藏环境下页岩孔隙度明显与含气性呈正相关关系,含气性越好,孔隙度越高。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和黄铁矿晶间孔。孔隙演化可以划分为埋藏阶段有机质孔的形成、气藏破坏阶段有机质孔隙的破坏和表生岩溶3个阶段。Ro为2.38%~3.37%,古地温梯度32.57~37.55℃/km,大地热流值为84.32~97.21 mW/m2,受晚海西期岩浆活动影响,热演化程度、古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较高相对较高,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相有利、页岩厚度大,各项参数良好,该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影响因素为有利岩相组合、较好的保存条件和相对适中的热演化程度(Ro3.0%)。该区页岩气勘探应由"正向构造"向"稳定向斜"进行拓展,其中木杆、高桥、永盛、大谷堆等4个稳定向斜区是下一步页岩气勘探与突破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