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正>石笋δ~(13)C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不同的洞穴甚至同一洞穴的石笋δ~(13)C值其变化趋势也存在很大差异。石笋中C可能的来源包括大气CO_2,土壤生物来源的CO_2(主要来自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活动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以及碳酸盐岩(石  相似文献   
42.
天子山客运索道下站场地的处理措施关键词客运索道天子山工程概况武陵源天子山客运索道,建于天子山、索溪峪两大景区之间,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第1条空中客运索道。这条索道水平距高2084m,上、下站高差达692m。工程总投资8千多万元,由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3.
日本海温度跃层分布特征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收集日本海海域ARGO和全球温盐剖面计划(GTSPP)海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逐站进行计算分析温度跃层,参考相关海洋水文图集,阐明了整个日本海温度跃层的海区和季节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日本海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致使温度跃层区域分布差异悬殊、变化复杂。温度跃层对海洋科学、舰艇航行等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44.
杨亮 《湖南地质》1992,11(1):75-75
汉寿县花山口—陏井湾一带褐铁矿为黄铁矿型铁帽带,产于岩坝桥岩体北侧外接触带近东西向断裂中,断裂向北倾60°~77°,破碎带宽数米,其内岩石破碎,遭受不同程度的硅化退色化和黄铁矿化(脉),部分地段具金矿化。赋矿围岩为震旦系上统和下寒武统硅质岩类岩石。铁帽带可分为东、西两段:东矿段位于花山口—清水塘,长2000m,脉宽1~3m;西矿段位于王家湾—陏井湾,长2500m,脉宽1~4m。褐铁矿矿体形态较复杂,有脉状、透  相似文献   
45.
近年,我国建立了大批的数字化地震台站,数字地震观测正逐渐取代模拟观测。而其地震计因采用电子反馈技术及其较宽的频带等,容易受到潮湿、气流扰动、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地震记录产生无规则的漂移,尤其是仿真中长周期后更明显。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用于FBS-3A型地震计的保温防潮防护罩的设计制作原理,鹤岗地震台实际使用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利用川东北梭子洞石笋SZ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高分辨率重建了120~103ka时段的石笋碳同位素序列。SZ2的δ~(13)C变化与该石笋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的长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整体变化趋势上δ~(13)C变化与生长速率相似,反映石笋表面滴水时间间隔影响的CO_2脱气作用和CaCO_3沉积可能是影响SZ2的δ~(13)C长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较短时间尺度上,SZ2的δ~(13)C与δ~(18)O变化基本趋势一致,反映了地表植被类型(如C3/C4植被比例)、植被密度、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洞穴通风效应的变化可能是引起SZ2的δ~(13)C短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乌兰浩特地区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其构造环境,对其进行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9.7±1.2) Ma,代表了其成岩年龄; 岩石高硅、高碱,贫铝、钙、镁、铁; 岩石稀土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负异常明显; 在微量元素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贫Sr、Eu、Ba,富高场强元素U、Th、Hf、HREE,贫Ti; 10 000×Ga/Al值(3.53~5.09)均大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2.6),明显高于I型和S型花岗岩的平均值(分别为2.10和2.28)。因此,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推断其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后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8.
金刚石复合片(PDC)钻头钎焊裂纹尖端两侧临近界面处应力高度集中,是导致其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基于ANSYS对PDC钻头钎焊裂纹进行数值模拟,针对焊缝裂纹形状、厚度、位置的不同,能对裂纹尖端应力场等值线图及应力强度因子进行数值计算。借助这一计算PDC焊缝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阐述了PDC断裂失效机理,用以指导钻头焊接工艺,稳定和提高PDC钻头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49.
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开展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既是对土地承载力研究体系的深化,也是对城市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总结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起源、发展、内容、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发现其多出自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延伸,或为某一领域的一部分,而其自身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已有研究主要从承载主体、承载对象和影响因素3个视角探讨了与城市土地承载力相关的内容,重在分析和评价城市各类土地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数理分析、模型方法、指标体系等被普遍采用,但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和城市特点有所不同,评估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的不同方法,从而使得到的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在实践层面,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的实际应用还很薄弱,但其指导作用已经凸现。研究认为,城市土地承载力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再到实践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完善城市土地承载力自身的研究体系,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城市土地承载力的功能分区研究和预警研究,建立城市土地承载力状态与土地政策调控的互动机制,逐步加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0.
通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及在雀替位置处设置黏滞阻尼器,可提升仿古建筑枋-柱节点的力学性能。为研究其力学性能,共设计3个试件,包括2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试件及1个未附设黏滞阻尼器的对比试件,进行快速往复加载试验,分析加载全过程中试件的破坏特性及破坏机制,对其力学特性关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恢复力特征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及刚度变化等。试验结果显示: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形式的仿古建筑双枋-柱节点力学性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结构破坏时形成梁铰机制,符合抗震设计要求;在阑额与柱连接处设置黏滞阻尼器能有效提升节点的变形性能及承载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试件的刚度退化速率。总体上,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