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3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V.  E.  Khain  I.  D.  Polyakova  李学杰 《海洋地质》2008,24(3)
北极东部宽广的陆架展布着几个不同时期、不同走向的裂谷成因构造。利用构造纲要图,展示了上Brooksian地层单元(白垩纪-新生代)的主要构造元素,并勾画出Ellesmerian地层单元(晚泥盆世-侏罗纪)的构造轮廓,通常认为本区该期烃源岩最丰富。上地层单元发现了3个主要沉积盆地:Vil’kitskii-北楚科奇盆地,南楚科奇盆地和东楚科奇盆地,它们被楚科奇中央隆起所分隔。该隆起在EUesmerian期最活跃。通过与研究详细的陆架和陆坡区对比,概括了这3个盆地烃类的形成和聚集模式,了解可能的油气储集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12.
杨丽娟 《海洋地质》2007,(2):43-54,42
工程钻探船 1.0概述本技术指标对工程钻探船提出了最低技术要求。与此指标一致并不意味着钻探船可获得自动认可。  相似文献   
13.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192-67041197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积极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2000年7月9日,太仓市成功敲响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第一槌。2001年5月,太仓市政府明确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一律在土地市场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出让。目前,全市经营性土地出让已形成了市场化运作、阳光化操作的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为市场化配置土地资源提供组织保障。为形成土地公开出让的良好工作环境,太仓市努力做到三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大范围宣传,使各级领导和…  相似文献   
15.
16.
群体滑坡的地质结构类型与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溯源、剖析、界定了前人关于滑坡群、滑坡带术语的由来、内涵、定义,提出了群体滑坡和滑坡集群2个新的术语,并整合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厘定了群体滑坡的分类方案,确定了群体滑坡的基本组合型式;列举中国南方和北方大量有关的实际例证,逐一介绍了目前已知的5种最基本组合型式的发育产出特征及平面构图特点.认识到研究群体滑坡的科学意义:可拓宽灾害地质的研究视野和内容,将丰富灾害地质研究的已有理论,能为灾害地质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大尺度的分析依据.最后强调指出,研究群体滑坡首先必须厘定其组合型式,最终才能揭晓新生滑坡的产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SAMU-3D,是由Sultan等(2007)最近研发出的一个能解决复杂形态的三维陆坡稳定性评价软件。该模型以陈等人的塑性上限定理为基础,利用三维分析评价了一个有可能引起滑坡的块体的安全因素。这个模型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给出了复杂的临界破坏面,适用于峡谷这类具有破坏面形态(用椭圆率、曲率和大小尺寸等8个参数定义)的复杂测深。  相似文献   
18.
海底陆坡对地震或风暴载荷的响应已经成为海上平台以及当地海啸灾害风险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底陆坡稳定性评价需要对土体的特性加以描述,而且要选择恰当的参数值。由于海洋沉积物样品的采集非常昂贵,所以海洋沉积物的土工资料很有限。  相似文献   
19.
受地震加速度、沉积物超荷载或超孔隙压力等外部机制的触发,开阔陆架或峡谷内可能会出现斜坡失稳的情况。这些斜坡失稳可以迅速释放出大量的物质,形成驱动滑坡或各种流动的重力。滑坡发生后,滑体沿着陆坡向下的加速移动会对水体(海啸成因)、沉积结构和构造产生不同影响。一些滑坡没有足够的能量流动,因此当它们开始滑动后可能会突然终止。其它一些滑坡则发生剧烈变形,加速并形成可以产生流动(具有紊流、混合、沉积分异等特征)的重力。本次工作的目的是将三维斜坡失稳分析(Samu3D;Sultan等,2007)得出的初始条件与一个模型框架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海底滑坡是一种在地中海陆缘随处可见的地质现象。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表明地中海的海底滑坡出现在受构造控制的陆缘以及被动陆缘和火山岛的两翼。利用这些资料,目前已建成了一个记录有232处大规模滑坡事件以及211处滑痕情况的数据库。欧洲陆缘的资料比较丰富,北非的资料则相对贫乏,因此有必要加强地中海南部地区的研究工作,以便获得详细的、有助于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的资料。多数滑坡是以远距离流动的碎屑流的形式出现的,但滑塌和深层滑动也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