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李冰  申春生  李林  张君博  胡治华 《沉积学报》2019,37(5):1058-1068
针对地震资料难以识别薄互层储层的难题,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动态资料,从沉积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其薄互层较发育的馆陶组分级次进行了精细分析: 1)在精细标定基础上进行古地形分析及钻井揭示的沉积环境分析,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手段去刻画可识别的薄互层组的分布,得到砂层组级次的沉积主方向、最大厚度分布位置、储层分布范围等信息;2)基于沉积环境特征及模式分析,应用测井、岩芯和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砂体组合模式和类比现代河流及相似油田约束单层砂体边界,恢复了砂层组内部单层砂体级次的形成过程,最终得到单层砂体的叠置样式及连通范围。通过渤海湾P19油田实际生产资料证实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在综合调整项目中指导井位部署和优化,提高了砂体的预测精度及注采对应率。  相似文献   
172.
李列  盖永浩  欧阳敏  李林  王大为  吴涛 《地球科学》2019,44(8):2590-2596
南海西部海域珠三凹陷地区地下断裂体系复杂,不同的勘探阶段采集的地震资料,方位角窄,复杂断裂带成像困难,而同一批次采集多方位三维地震采集难度大、成本高.为了更好地实现宽方位地震成像目的,可将不同年度不同方位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先进的多次波去除技术和地震融合技术进行联合处理,从而间接形成一个宽方位三维地震资料,据此操作将极大地降低采集成本,从实际处理效果对比分析,该方法较好地改善了复杂断裂带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73.
利用乌兰树木年轮重建托托河冬季气温序列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探讨了利用乌兰多个树木年轮年表的信息,异地重建托托河站冬季1~3月气温的途径及方法,重建了托托河800多年气温序列。结果表明,重建的冬季气温序列的主要冷、暖期与已有结果基本吻合,13、15和17世纪的冷期及14和16世纪的暖期是存在的,而17世纪的寒冷期持续时问最长,寒冷程度也最强。本文对重建气温序列的阶段性、突变和周期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为青藏铁路工程沿线气候演变提供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74.
运用中小比例尺航天图象。对中亚天山地区的横向构造进行研究,探讨深部构造信息的地表遥感特征及深部不均一性与地表不均一性的关系,并分析了天山地区大-超大型金、铜矿床的遥感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75.
青海省连阴雨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连阴雨天气指标,计算了本省40年以来各地连阴雨出现次数,结果表明:连阴雨天气空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阶梯性递减;年际变化呈显的逐年减少趋势;年内分布以6月为最多,7-9月呈逐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对1984年6月12—14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的两次暴雨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梅雨暴雨环境场的重要特点是三支基本气流:即以低空偏南风急流为代表的低层暖湿气流;位于暖湿气流之上、以中层偏西风急流为代表的相对较干的暖气流,以及梅雨切变线以北的干冷气流。雨区上风方的低空急流及其上与暖干气流对应的中层急流的存在,造成  相似文献   
177.
青海省近40年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青海26个代表1961~2002年逐日雨量资料和青海东部地区10个站1981~2001年降水自记资料,分析近40a来青海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近年来虽然夏半年降水量和雨日在减少,但降水强度在增大。夏半年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降水日数的减少造成的;而冬半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是由于降雪日数增多和每次降水日平均雨量的增大造成的。近20a来十分钟、一小时最大降水的强度在明显增加。同时90年代夜间出现强降水的机率多于80年代,白天则少于80年代。因此从降水的强度变化和强降水出现时间变化来看,今后防止洪涝灾害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78.
青海沙尘暴天气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李林  赵强 《气象科技》2002,30(4):218-221
利用1961-2000年青海省41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青海省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沙尘暴天气产生的气候原因,结果表明:近40年来青海省沙尘暴天气出现次数呈逐年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79.
近1100年来柴达木盆地干湿气候演变特征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宗务隆山和沙利克山采集的祁连圆柏年轮宽度序列及其与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重建了柴达木盆地近1100年来的降水序列,分析了1100年间的旱涝演变特征,并对未来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采用祁连圆柏年轮宽度序列EOF分析的第一主分量与德令哈降水序列的关系,重建了降水变化方程,恢复了柴达木盆地历史降水序列;过去1100年以来柴达木盆地经历了4个相对湿润和4个相对干旱的阶段,最近的1971—2000年是近千年来相对多雨的阶段,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出减少趋势,同时降水序列存在着准3年的最显著性周期;推测未来50年柴达木盆地的降水可能以偏少为主。  相似文献   
180.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林  付强 《水科学进展》2005,16(6):822-825
影响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各个因素中,经常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传统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其估计参数存在较大误差,预测精度降低.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借助主成分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克服了自变量间的多重相关性,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