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成像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地震资料的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在国外一直是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克希霍夫积分法到单程波方程到全波方程、从各向同性到各向异性、从一般偏移成像到振幅保持偏移成像、从窄方位到宽方位、从单分量到多分量等,在国外盐下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已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叠前偏移近几年来在国外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积分法偏移、单程波动方程...  相似文献   
92.
福建省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钟军  陈衍景  陈静  李晶  祁进平  戴茂昌 《岩石学报》2011,27(5):1410-1424
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位于紫金山矿田北东侧,产于四坊花岗闪长岩和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根据矿物组合与脉体穿插关系,将矿区各类热液脉体分为早、中、晚三阶段,分别为:早阶段钾长石-石英±磁铁矿±辉钼矿脉,产于钾化蚀变带;中阶段石英±辉钼矿脉±黄铜矿±黄铁矿脉和硬石膏-黄铜矿脉,产于被绢英岩化叠加的钾化蚀变带和绢英岩化蚀变带;晚阶段石英±石膏±黄铁矿脉,产于绢英岩化带和明矾石-迪开石-绢英岩化蚀变带。早、中阶段脉石矿物中以富气相水溶液和含子晶包裹体为主,其次为CO2包裹体和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偶见纯CO2类包裹体;晚阶段仅发育富液相的水溶液包裹体。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420~540℃之间,盐度介于0.4%~62.9% NaCleqv,流体属NaCl-CO2-H2O体系。中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40~480℃,盐度为0.5%~56.0% NaCleqv,CO2含量降低,压力、氧逸度低于早阶段。晚阶段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280℃,盐度为0.4%~8.4% NaCleqv。中阶段流体沸腾作用强烈,导致大量硫化物沉淀,晚阶段流体演变为NaCl-H2O体系,可能有大气降水混入。  相似文献   
93.
基于MODIS-NDVI数据及像元二分模型,对辽宁省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辽宁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18年辽宁省植被覆盖度整体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平均增长速率为0.38%,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2.3%;2000年以来,裸地及低覆盖区域占比逐年减小,中低覆盖、中覆盖及高覆盖区域占比分别增加11.35%、11.00%和9.22%;辽宁省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其中,西部易旱地区覆盖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东部地区覆盖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辽宁植被覆盖度对降水的响应存在一个月的滞后期,对气温的响应无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94.
为了保障进口煤炭质量和安全, 急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地溯源方法对进口煤炭进行产地溯源和掺假识别。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来自5个进口国家的煤炭样品进行了分析, 并对有机质中代表性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期对煤炭产地溯源新方法新技术提供启示。结果表明: 根据样品饱和烃Ph/nC18和Pr/nC17关系结果认为这5个国家的煤炭样品基本都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 澳大利亚、俄罗斯、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煤炭主要为陆源氧化环境下的Ⅲ型有机质; 除来自印度尼西亚的c56号样品外, 印尼其他煤炭样品和菲律宾全部煤炭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以中高相对分子质量为主, 暗示母质来源可能为陆源高等植物。研究结果证明不同的样品来自于不同的沉积环境, 有着不同的有机质输入类型等, 采用特定的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溯源可起到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5.
禹海涛  李晶  王祺 《地震学报》2022,44(1):123-131
为探讨“最不利地震动”概念在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适用性,以软土地铁区间隧道为对象建立相应的地层-结构动力分析模型。以直径变形率为分析指标,基于动力时程方法研究18条不同输入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分布及差异性,得出基于隧道地震响应的输入地震动排序,并通过调幅手段对比分析了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和隧道埋深变化对隧道结构地震动响应排序的影响规律。最后,评价了不同输入地震动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位移、绝对累积速度(CAV)和阿里亚斯(Arias)强度(IA)与隧道地震响应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 随着PGA从0.5 m/s2增加到2 m/s2,地震动排序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不同输入地震动引起的隧道地震响应差异显著提高,最不利地震动引起的直径变形率与平均值的比值从1.1增加到1.9;② 隧道从浅埋到深埋的过程中,地震动排序结果基本保持不变;③ PGA为2 m/s2时,隧道地震响应与基岩面峰值速度(PBV)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94,其次是与基岩面峰值位移(PBD)和IA,相关系数分别为0.62和0.48,相关性最差的是基岩面峰值加速度(PBA)和CAV,相关系数仅为0.37和0.22。研究结论可为今后软土隧道的输入地震动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渤海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其主要成分是温室气体甲烷,自然环境下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其泄露与迁移,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泄露与迁移过程中微生物会氧化绝大部分甲烷,而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影响氧化过程中的速率及碳同位素分馏过程。为了更好地认识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规律和同位素分馏规律以及为进一步研究此区域的甲烷氧化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渤海沉积物作为进行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原料,借助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渤海沉积物中的甲烷氧化速率,确定了甲烷氧化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ε。结果表明:渤海沉积物中甲烷氧化作用以好氧氧化占主导,氧化温度和气体流速是影响甲烷氧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在连续培养的模式下,当温度由28℃降至15℃时,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降低60%±10%,即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甲烷氧化作用的发生。而气体流速由50μL/min增加至150μL/min时,甲烷的平均氧化速率增加90%±10%,即增加气体流速有利于氧化反应速率的提高。实验还发现,甲烷碳、氢同位素的分馏效应主要受氧化温度制约,分馏程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实验结论认为温度是影响甲烷氧化速率和同位素分馏规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冰川流速是冰川动力状况的重要标志,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能快速获得大范围冰川的表面流速.利用日本高级陆地观测卫星(ALOS)相控阵型合成孔径雷达L波段(PALSAR)及欧洲太空局的ENVISAT/ASAR数据的特征匹配方法获得帕米尔高原公格尔山区冰川表面流速,并结合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相干与不同时期数字高程模型对公格尔山区典型冰川动力进行分析,获得研究区不同时间基线冰川表面相干性、表面流速以及基于不同时相DEM的典型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信息.结果表明:30 a来克拉牙依拉克冰川表面高程下降了(15±12.1)m,表碛区域近期运动速度变化不大;其木干冰川平均表面高程几乎无变化,但2007-2011年夏季表面流速明显减缓,靠近末端附近部分区域可能已经演化为非活动区;姜满加尔冰川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积累区面积大,冰川流速较快,无表碛覆盖,但表面高程仍下降了(8.8±12.7)m.编号为5Y663D0009的冰川冰舌表碛覆盖区可能已经演化为非活动区,30 a来表面高程下降(8.6±12.0)m.综合分析表明,冰川规模特别是积累区面积的大小及所处位置、地形对冰川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8.
分析了当前主要的测速手段与卫星导航测速间的差异,并通过实验考查了卫星导航测速的精度以及可靠性,证明了卫星导航测速可用于超速处罚。根据卫星导航测速信息的特点,首次引入了可以全面评价车辆安全危害的"危险驾驶系数"这一概念,提出相应的系数算法,此方法已在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网络中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表明此系数可全面反映车辆驾驶行为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9.
地电阻率仪观测系统故障分析及诊断系统的初步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陕西省地震前兆台网5个地震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对不同型号地电阻率仪器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地电阻率观测系统中各种典型故障的判别和维修经验,提出地电阻率观测系统建设的优选方案,建立一个初步的故障诊断系统,为地震预报人员使用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应用煤岩学、煤化学、煤地球化学理论以及多种煤相学的参数及其组合对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矿区ZKL805钻孔西山窑组巨厚煤层进行了煤岩煤质、煤相特征及成煤环境分析,并在巨厚煤层内部识别出了若干水进水退含煤小旋回。该巨厚煤层宏观煤岩类型以暗淡型煤为主,其次为半亮型煤及半暗型煤。煤层有机显微组分组总体以惰性组含量占优势,镜质组次之,壳质组含量极低。煤相类型主要为干燥森林沼泽,其次为潮湿森林沼泽。依据煤相参数的垂向演化,巨厚煤层内部识别出4个水进型、4个水退型及1个加积型含煤小旋回。巨厚煤层形成于覆水较浅、水体活动性较弱的稳定泥炭沼泽环境,垂向上由这些水退水进含煤小旋回叠加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