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渤海南岸的沉积物结构、构造与其沉积环境紧密相关,不同的沉积环境使得沉积物在结构、构造上形成不同的特点。研究这些特征,有利于寻找其沉积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2.
深埋隧道层状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红  夏彬伟  李丹  韩昌瑞 《岩土力学》2010,31(4):1163-1167
层状岩体在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它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质。结合共和隧道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层状岩体的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变形位移、破坏区都主要集中隧道拱顶右侧,即靠河侧大于靠山侧。隧道围岩变形破坏区不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上,而是在岩体层理垂直方向。层状岩体中洞室变形破坏特征除了因地形产生的偏压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地层结构特征的影响,即与层状岩体的力学性质极大相关,其结果可为指导隧道的施工和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3.
锶在砂岩和花岗岩中的分配系数及吸附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批示法(BATCH)研究不同浓度条件下^87Sr在某放射性废物预选处置场围岩—花岗岩和砂岩中的吸附比,并利用面积修正公式求取分配系数。花岗岩和砂岩对^87Sr的吸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和砂岩对^87Sr的吸附机制为岩石中的Ca和K与水中的Sr之间的离子交换。由于砂岩中长石含量大,且胶结物质为钙质和泥质,因此砂岩对。^87Sr的吸附能力比花岗岩强。  相似文献   
54.
空化射流在岩石破碎中的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空泡云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空泡云长度随泵压、围压的变化规律,指出空泡云长度随泵压增加而增加,随围压的增加,存在一最优的围压值,此时空泡云长度最大。论证了缩放型喷嘴与收缩型喷嘴在岩石破碎中的冲蚀性能差异,指出在相同泵压下缩放型喷嘴产生的空化射流对岩石质量冲蚀能力平均是收缩型喷嘴的7倍,同时指出随着围压的增大,缩放型喷嘴对岩石的冲蚀深度、切缝直径、冲蚀质量相应减少,对岩石冲蚀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5.
考虑基质收缩效应的煤层气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层气的初级生产过程中,为了获取较高的生产率,需要降低储层压力,储层压力下降对于煤层气的渗透率具有两个相反的效应:(1)储层压力下降,有效应力增加,煤层裂隙压缩闭合,渗透率降低;(2)煤层气解吸,煤基质收缩,煤层气流动路径张开,渗透率升高。Shi和Durucan、Palmer-Mansoori以及Gray等都建立了包含了基质收缩效应以及有效应力的影响的渗透率模型,其模型都基于以下两个关键假设:煤岩体处于单轴应变状态以及竖向应力恒定。为了检验上述两个假设的合理性,建立了一个考虑基质收缩效应以及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煤层气流动模型,对煤层气初级生产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进行了耦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轴应变的假设具有合理性,而竖向应力是随指向生产井的应变梯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对于渗透率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竖向应力恒定的假设可能导致渗透率预测出现误差;上述渗透率模型都可能低估煤层气初级生产过程中渗透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6.
钻掘过程中岩石的发热效应对岩石材料性能和热损伤会产生重要影响。介绍了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并利用红外热像仪对硬质灰岩钻掘过程的红外热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钻掘过程中钻头前端岩石的热影响区呈类似弹头的形状,热影响区的厚度与钻头半径大致相当;钻掘结束后的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温度总体降低,热影响范围逐渐扩大;钻孔轴线上岩石温度总体下降,最高点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并有逐渐趋同的趋势,具体与钻孔直径、深度和岩石与空气的热物性质有关;热影响区内岩石温度最高值的下降速度表现为先快后慢,即钻掘刚结束时的温度下降速度最快,然后随时间推移温降速度逐渐放缓。试验结果证实了红外热像仪应用于岩石钻掘温度的动态测量与分析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改善钻掘效率和提高工程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GM(1,1)优化模型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灰色模型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斜坡(滑坡)地质灾害研究方面,灰色模型多用于斜坡(滑坡)变形的中长期预测预报,且精度较高;但对滑坡短临预测预报精度较差,甚至不能适用,有待改进。滑坡变形预测预报的实际算例表明,以优化灰色模型背景值为基础的优化GM(1,1)模型。具有对建模结果进行优化的能力,即能用于斜坡变形的中长期预测预报,又能适于滑坡短临预测预报。且都能获得较高的模拟和预测精度。应用传统线性GM(1,1)模型和非线性Verhuls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优化GM(1,1)模型的正确性和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8.
板岩遇水软化的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偏光显微镜、电子扫描电镜、粉晶X射线衍射,测定板岩泡水过程中吸水率、润湿角的变化,不同浸泡时间下的矿物颗粒微观结构、孔隙度的变化,并通过三轴压缩实验,研究了板岩泡水后发生软化的过程与机理。研究表明:板岩在浸泡后吸水率受板岩内层理面的产状、密度等参数的影响而改变,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吸水率在最初两天内变化较大,后期变化不太明显;板岩内部矿物颗粒在浸泡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胶结变得松散,颗粒膨胀的时间稍滞后于吸水率的变化过程;三轴压缩实验结果显示,板岩浸泡后发生软化,峰值抗压强度随着吸水率增加按负对数规律降低;微观结构分析及润湿角的降低趋势表明,随浸泡时间延长,矿物颗粒之间的毛细管力、表面张力降低,使得板岩内部黏结力降低,宏观上则体现为岩石发生软化;在垂直于层理面方向更易发生体积膨胀,因此岩石在浸泡后更易沿着层理面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59.
文章根据铀储集层及其地下水地质演化历史,推断控矿的层间氧化带发育程度,分析铀矿床仅在3条较大河流两侧形成的原因,总结了与铀成矿配套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类似地区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郑亮  张天华  张虎  李晓红 《气象科技》2014,42(4):593-596
研究了一种现场校准自动气象站风向测量系统的方法,即静态三点测量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对风向示值校准角度覆盖不全,即风向校准区间缺测问题。根据格雷码盘式风向传感器的风向值对应码的编码原理和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的方式论证该校准方法有效性和可靠性。在对风向测量系统的现场校准中,该方法能够很好的解决现场风向校准的区间缺测问题,并且校准数据准确可靠,在现场实际运用中切实可行。对于现行的室内检定风向示值,也建议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