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基于Geoway组合软件的两套方案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地表分类信息提取方法试验,对比两套方案的适用性,研究地表分类信息的关键技术,总结应用软件在地表分类信息提取的方法和步骤,为后续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地表覆盖分类信息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2.
胶北隆起区变质基底岩性较复杂,从中分离出正变质侵入岩,并按单元-超单元理论对其进行了谱系单位划分,其中古元古代吕梁期侵位的一套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类侵入岩划为双顶超单元,根据其穿插关系、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等进一步划分出5个单元。双顶超单元其侵位受构造控制,分布范围较广,同源岩浆演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3.
李国华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8):18-19,22
图形数据输出是GIS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所有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探讨MapGIS的输出技巧,详细介绍了数据输出的方法和步骤,指出了输出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降低了工程输出的复杂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4.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华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29-1036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发现了大中型金矿床多处,特别是辽上特大型金矿,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关注。中生代侏罗纪至白垩纪,在扬子板块、伊佐奈岐板块以及印度洋板块联合作用下,形成了鲁东地区特殊的格局,胶莱盆地为该时段的产物。复杂的构造环境及两期次大的岩浆活动,为牧牛山地区金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和成矿作用的动力及物质来源。古元古代荆山群含石墨的变质岩系和早白垩世形成的中基性脉岩,共同成为该地区金成矿重要的地球化学障。根据矿床显著的特点将牧牛山地区金矿分为蓬家夼式、土堆式、辽上式和宋家沟式四种类型,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分析了成矿演化机制。指出了未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5.
胶东中生代盆地边缘区是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突破的地区之一,已陆续探明了乳山蓬家夼、西涝口、牟平金庄、宋家沟、海阳郭城、平度大庄子、栖霞西林、笏山、福山杜家崖等中—大(超大)型金矿床。这些金矿床与胶西北蚀变岩型金矿具有同时、同源的特点,但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空间、不同的围岩条件,构成了一组与中生代燕山晚期岩浆构造活动有成生联系的热液矿床。其成岩、成矿时代介于127.6~105Ma;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源特点,岩浆活动造成围岩中的活化流体及岩浆分离溶出的新生流体萃取花岗岩内部和围岩中的金元素,是重要的成矿因素;金矿床赋存于盆缘断裂系统中,伸展拆离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伴随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大规模侵入岩(隐伏)侵位产生的热隆伸展构造,形成了盆地边缘独特的蚀变杂岩型金矿。矿床特征与胶西北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具有可比性,预示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6.
1986年2月27日—3月4日新疆地矿局在奇台县召开验收会议,对第一区调队提交的1:100万和1:20万区调成果,经评审后予以验收,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如下: 西昆仑布伦口—恰尔隆地区,通过1:100万修测建立了该区地层系统,首次发现早石炭世古生物化石,划分出卡拉巴西塔克组及库山河组;前人所划分的寒武—奥陶系、志留系,根据新获得古生物资料,分别修订为蓟县系和泥盆系;新发现矿点18个,各类异常49个。  相似文献   
57.
西藏东部三江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又是地矿部“七五”期间普查找矿的重点片之一。1985年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上决定,西藏地矿局在这个矿带上应立即开展1:20万区调工作。1986年4月5—9日,西藏地矿局在北京泰陵召开了招标会议,这次会议由西藏地矿局夏代祥副总工程师主持,并在地矿部计划司、物化探局、地矿司及北京市西城区公证处某单位的协助下进行。会议就1:20万区调工作的精度要求、完成时间、质量检查与验收、提交成果、经费及支付方式、双方承担责任、奖励办法等取得一致意见。云南、四川区调队中标、云南省地矿局区调队承测1:20万盐  相似文献   
58.
黄铁矿与石英含金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晶体结构化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金的电子结构及性质、黄铁矿晶体结构特点、二氧化硅的电子结构特点和石英晶体表面特征;探讨了Au^+和Au^-离子形式分别替代Fe^2 离子和S^2-离子的形成机理以及以可见金方式在黄铁矿中的赋存机制;认为金在黄铁矿中的富集主要与其晶体结构有关,特别是与黄铁矿中Fe-S,S-S,Au-S和Fe-Au键的电子结构特点有关;应用稳定配合物的18电子规则和晶体生长的界面相模型探讨了石英含金机理;研究表明,石英含金不仅与石英表面的结构、内部缺陷和表面特征有关,还与石英生长的环境有关,尤其是与石英表面键的电子结构特点有关,并主要受石英晶体生长过程中的界面相的控制。  相似文献   
59.
黄冈市水资源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南阳春  李国华 《气象》2004,30(7):47-51
通过计算黄冈市各县市及不同水系降水、径流、蒸发等要素的时空分布、不同保证率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了黄冈市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总结了平水、偏旱、干旱三种典型年全市水资源的盈亏特征。指出,黄冈市水资源总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但因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旱灾害频繁,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人均占有量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0.
论述了金刚石原生矿勘查模型的“三组合”标志,即重砂法异常标志是出现次钙高铬镁铝榴石及高铬铬尖晶石矿物等;地球物理标志是与刚性围岩相比具有磁异常、低阻、高极化异常、重力低与放射性强度异常等;地球化学标志是具有Cr、Ni、Nb、La、Ce、Th等特征元素的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