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大连旅游资源结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大连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32.
青藏高原海拔4000 m区域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对于研究人类对极端环境响应与适应至关重要,4000 m海拔区域是人类向高原腹地迁移与扩散的关键。下大武1号遗址(XDW1)发现了11290±69 cal. a BP人类活动遗留的灰烬层,及其年代主要集中在11.2 cal. ka BP的细石叶、石片等石制品,是目前青藏高原4000 m海拔区域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活动证据之一,说明在全新世伊始,人类就已经登上了海拔4000 m的青藏高原主体。据此推测人类在高原东北部扩张的时空演变过程,末次冰消期人类在海拔3000~4000 m高原东北缘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等区域活动,全新世初期扩张至4000 m海拔高原主体,全新世大暖期向高原腹地深入;上述3个人类活动阶段与末次冰消期环境的改善、全新世伊始的气候迅速转暖和全新世暖期盛期的到来等重大气候变化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跃层及底部浑水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黄海海水中悬浮体含量垂向分布中常见有跃层现象,它们是在海浪和潮流综合作用下,由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产生的。南黄海冷水团促进了浑水层和悬浮体跃层的发育。 浑水层能够改变光、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性质,增大海水的浮力,增强对海底的侵蚀力。  相似文献   
34.
白沙口海湾沉积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凡  张秀荣 《海洋科学》1984,8(6):10-16
白沙口海湾位于山东半岛南岸,五垒岛湾西南隅,面对黄海。东有宫家岛分隔,南有古龙嘴向海伸展,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型海湾。  相似文献   
35.
琼州海峡发现海底火山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其规模仅次于渤海海峡和台湾海峡,为我国第三大海峡。平均宽度约30km,最窄处仅19.5km,东西长约80km。海底普遍发育陡坎、深穴,地形非常复杂。特别是在海底地形图上,常见有一些略呈卵形的孤丘,引人注目。这种孤丘地貌,有的学者曾经怀疑是海底火山锥,甚至在  相似文献   
36.
传统的观点认为,河水流入大海是一种浪费。为了充分利用河水资源,在大河干流筑坝引水、发电,据美国学者Milliman(1997)统计,1950年世界上大坝的数量约为5000座,20世纪80年代疾增到40000多座。大量淡水被贮存或用在陆地,入海径流便大幅度减少,导致大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海洋生物资源遭受到重大损失。加利福尼亚湾内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及其滨海区原为美国西南部最大的沙漠湿地,湿地资源极为丰富,海湾区曾是世界上鱼类最多、捕鱼量最高的海区之一,具有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良好生态环境。然而,由于科罗拉多河多道筑坝截流、入海径流量锐减,导致部分湿地干枯、生态环境退化、水质下降,海湾内捕鱼量急剧减少,许多依赖河流冲淡水发育的生物之生存发育面临毁灭的威胁;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区的湿地、潟湖区也因该河干流上大坝的不断兴建而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埃及阿斯旺大坝兴建后,由于入海水、沙等物质通量的大幅度减少,使地中海东部海区的沙丁鱼产量下降了近83%,海岸遭受强烈侵蚀,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20世纪70年代初期,印度的恒河兴建法拉卡大坝,河口三角洲西岸陆域出现了明显的海水倒灌现象,同时引起了印、孟两国20多年的分水之争。  相似文献   
37.
白沙口海岸带沉积物粒度成分的Q型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凡 《海洋与湖沼》1983,14(1):44-53
近年来,因子分析在地质学各分支学科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Klavan,Solohus和Klavan等曾用Q型因子分析对现代海湾和湖泊沉积物粒度成分进行研究,根据端元原素所代表的典型沉积环境及粒度成分分布特征的分析,区分了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认为,这种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对古代沉积环境的研究。这种方法与Folk等人提出的方法不同,它运用了粒度分析的全部信息,而不是只取几个特征粒级或粒度参数,因而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它们与沉积环境间的关系。本文运用Q型因子分析法,对白沙口海岸带及滨岸浅海区沉积物的粒度资料进行了  相似文献   
38.
磁共振测深是当前唯一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磁共振测深找水仪探测接收性能灵敏度高,能够接收到纳伏(1 nV=10-9 V)级的NMR信号,但易受到环境电磁噪声的干扰,从而使得磁共振测深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往往不能反演出真实的地下含水层结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全相位模型估计方法,对电磁噪声中比重最大的工频谐波噪声进行压制。高精度的谐波建模是建模对消法的关键,本方法利用存在时移关系的两段含噪NMR信号分别进行全相位FFT处理,直接取主谱线的相位值即为相位估值,利用主谱线的相位差可获取高精度地频率估值和幅值估值。与传统FFT相比,全相位FFT具有良好的抑制频率泄露特征。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全相位模型估计法比传统的模型去噪法能够更加精确地找到工频谐波参数,精度提高一倍以上。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发现,全相位模型估计法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噪声复杂多变的情况,有效地压制工频谐波的干扰,提高MRS方法反演解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张坤勇  李凡 《岩土工程技术》2003,(2):102-103,115
针对合肥地区膨胀土进行劈裂注浆试验 ,分析了注浆及复合土体形成的过程 ;对注浆后形成的复合土体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试验 ,结果表明经注浆后土体的强度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 ,复合土体应力应变关系仍符合邓肯模型规律。  相似文献   
40.
王睿  张赫  强文丽  李凡  彭竞仪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2):1999-2010
论文选择中国1897个县级城市作为研究单元,基于CHRED-online碳排放公开数据库以及县、县级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格局及人口、经济、土地多维度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量非均衡性较高,碳排放总量高值地区数量少,但数值较大。② 碳排放总量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东高西低格局,高值地区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大城市周边和内蒙古中部、北部地区,呈“簇状”分布结构。人均碳排放强度和经济碳排放强度则呈现北高南低格局,主要聚集于内蒙古中部、北部和新疆青海交界地区。③ 经济和土地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对县级城市碳排放总量差异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总量影响不明显。经济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各指标之间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影响最为剧烈,并呈现非线性增强作用。④ 在分地区差异性比较中,城镇化水平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响作用最为剧烈。在同一指标的解释力和关键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应结合高碳排放区域和城镇化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差异化控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