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1958~2015年疏勒河出山口昌马堡水文站径流资料以及同期流域气象资料,揭示了疏勒河出山径流及其对流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疏勒河出山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山径流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但近几年,疏勒河出山径流量缓慢回落,21世纪初暂时成为代际变化的拐点。研究亦显示,疏勒河出山径流对河源处高海拔山区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出山径流年际变化实际受到山区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时段各因素影响强度具有一定差异;降水是出山径流变化的主控因素,但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是近年来出山径流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定量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等对径流影响比重超过60%,而降水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42.
新近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新县城西北部发现了属于早古生代的头足类鹦鹉螺化石,归属内角石科。化石产于一套钙质片岩、片理化结晶灰岩中,这套岩层原属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仲巴微地体中—上二叠统的曲嘎组一段。鹦鹉螺化石的发现为仲巴微地体的地层多样化识别提供了证据,也为曲嘎组的解体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材料。进而认为,测区可能会有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仲巴微地体、拉萨地体、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的早古生带地层可能具有对比性,仲巴微地体在早古生代可能与华北/扬子板块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3.
西藏中部伦坡拉盆地古近系沉积有机质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上发育一些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与西藏海相沉积盆地相比,这些陆相沉积盆地沉积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及热演化程度中等,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伦坡拉盆地是其中的代表并且是目前西藏唯一的获得工业油流的盆地.本文对伦坡拉盆地古近系丁青湖组与牛堡组实测剖面有机岩石学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丁青湖组页岩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有机碳含量在2.84%~6.92%之间,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Ⅱ1型,母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少量高等植物的输入,有机质镜质组反射率(Ro)在0.46%~0.63%之间;牛堡组泥岩和页岩为滨浅湖相沉积,有机碳含量在0.25%~5.99%之间,有机质类型为Ⅰ型和Ⅱ 1型,母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极少量高等植物的输入,镜质组反射率(Кo)在0.49%~0.66%之间;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分布特征显示丁青湖和牛堡组沉积于分层的水体且底部水体盐度较高.  相似文献   
44.
西藏措勤盆地色林错凹陷郎山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措勤盆地是青藏高原内第二大海相含油气盆地,郎山组碳酸盐岩是盆地内重要的烃源岩。盆地东部的色林错凹陷保存条件好,前人还很少在该区开展石油地质研究。应用GC和GC—MS技术,对该凹陷内雄梅地区郎山组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郎山组有机质母质主要为海相藻类,也有少量高等植物的混入;主要形成于缺氧,盐度较高的咸水环境,有机质成熟度较高,经历了1~2级的生物降解作用。因此,结合其它有机地球化学参数、沉积和构造条件,考虑到风化作用因素,郎山组烃源岩应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这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张佳伟  李亚林 《地质论评》2019,65(Z1):197-198
正运用BasinMod 1D软件对北羌塘盆地托纳木地区埋藏史和生烃史进行模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王剑等,2009),北羌塘盆地东部埋深明显大于西部,相应的最大古地温也高于西部。托纳木地区新发现的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_2a)沉积表明,在晚白垩世,北羌塘盆地东西向沉积埋藏条件存在一定差别,盆地东部地壳较西部厚,可能早于西部隆起抬升。埋藏曲线的差异也证明了拉萨—羌塘碰撞  相似文献   
46.
比如盆地北部比如-那曲-索县地区碎屑岩储层发育于中下侏罗统希湖群、中上侏罗统拉贡塘组、下白垩统多尼组和上白垩统竞柱山组。通过储集物性和成岩作用等研究,认为比如盆地北部地区碎屑岩成岩作用较为强烈,多属于晚成岩期。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孔隙结构主要为微-细孔微喉型。储层的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岩性和沉积相控制。竞柱山组物性较好,拉贡塘组次之,希湖群和多尼组的物性较差。  相似文献   
47.
对可可西里中新统五道梁群油页岩研究表明:油页岩有机质丰度中等一高;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Ⅰ)-腐殖腐泥型(Ⅱ,)为主。有机质的热演化以低成熟为主;总体上为较好的烃源岩,中新世时可可西里盆地为封闭、干热的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盐湖盆地。封闭与还原性静水环境为有机质的堆积和转化形成油页岩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8.
西藏措勤盆地白垩系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岩石学、阴极发光、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方法对青藏高原措勤盆地郎山组白云岩进行了成因研究.研究表明本区白云岩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细晶白云岩和灰质白云岩,阴极发光主体呈棕红-暗棕红色光,并且具有高的有序度和低的CaCO3摩尔含量.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石U含量(1.5~45.2×10-5)和U/Th(0.89~68)明显高于一般的海相碳酸盐;高的87Sr/86Sr(0.710092~0.711719)同位素比值,表明在成岩过程中Sr的加入.白云岩δ18O值为-15.13‰~-6.94‰,平均-8.7‰,δ13C为-0.56‰~2.53‰,平均1.7‰,反映出白云岩具有较高的盐度指数Z值(118.0~128.0)和成岩温度(50.77~95.95℃),表明形成于超成浓缩海水环境并具较高的成岩温度.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白云岩属于埋藏成因,并在后期由于淡水加入发生去白云化作用.  相似文献   
49.
西藏措勤盆地构造特征与地壳缩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措勤盆地为青藏高原仅次于羌塘盆地的第二大海相盆地,笔者通过对盆地基底和盖层变形特征分析,将措勤盆地基底划分为北部拗陷、北部隆起、中部拗陷和南部隆起4个一级构造单元;盖层划分为北部拗褶带、北部冲断带、中部拗褶带、南部冲断带和南部拗褶带5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利用平衡剖面计算得到措勤盆地晚白垩世缩短约24%。  相似文献   
50.
西藏多龙矿集区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在增生楔基础上发育的超大型岛弧斑岩铜金矿床。对多龙增生杂岩中的辉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主量、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了多龙增生杂岩中辉长岩的成岩时代。由LA-ICP-MS测得的辉长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246.0±1.4Ma,代表了岩浆的结晶年龄。辉长岩以低钛、富钠、富镁、贫钾、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Ba、U、La、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和Ta为特征,具有与岛弧玄武岩相似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相对于原始地幔具高Sr、低Nd的同位素组成和古老的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0.54~0.99Ga),属于增生楔基础上发育的板内岛弧辉长岩。由此认为,多龙矿集区早三叠世末岩浆活动很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诱发洋壳物质与岩石圈地幔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该发现和认识为班公湖-怒江洋早三叠世向北俯冲,提供了重要的岩浆作用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