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测绘学   291篇
大气科学   364篇
地球物理   378篇
地质学   1516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研究2种充气模式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工厂化养殖水体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方法】使用EPDM微孔管(MA)和PVC普通通底管(DG)两种充气模式对该物种工厂化养殖水体进行充气,分析水体的水质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1)微孔管的充气效率明显优于通底管。MA组的水体溶解氧含量(DO)显著高于DG组(P <0.05),亚硝态氮含量(NO2--N)显著低于DG组(P <0.05)。2)两种充气模式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在门水平,MA组微生物群落组成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4.81%)、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13.15%)、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0.49%)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56%),DG组优势菌门较为集中,66.99%为变形菌门,12.81%为髌骨细菌门。在科水平,MA组的优势菌科为红环菌科(Rhodocyclaccae,34.07%)和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10.48%),DG组的优势菌科为红杆菌科(Rhodoba...  相似文献   
42.
江苏丰、沛、铜地区高氟地下水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该区太古界一新生界氟的地层地球化学剖面及岩浆岩和土壤中氟的丰度的研究,论证了该区为一高氟的地球化学区。根据重矿物对比研究和地貌分析,阐明了泰沂隆起区太古界和元古界的高氟古老岩系为该区土壤沉积物源,黄河多次泛滥堆积(粘土矿物对氟的吸附)对土壤氟起了叠加富集的作用。研究揭示该区土壤水溶氟较高,经降水淋滤和浸取作用氟转入地下水,并在凹陷区或河间洼地中聚集,水体停泄、蒸发浓缩形成高氟地下水区。  相似文献   
43.
蛇绿混杂岩(OPhiolite Mélange)或称蛇纹混杂岩(Serpentenite Mélange),是世界各地蛇绿岩产出的一种常见形式,特别是在特堤斯蛇绿岩带。另外它也见于滨太平洋带,如日本、北美科迪勒拉的佛朗西斯科;在古老的加里东构造带和华力西构造带,前者如纽芬兰的顿内吉,后者如哈萨克斯坦斋桑蛇绿岩带,都是以蛇绿混杂岩的形式出现的。而以蛇绿岩的完整序列产出者,除阿曼的萨麦尔蛇绿岩和塞浦路斯蛇绿岩以外则很少见到。这些蛇绿混杂岩大都沿古板块的缝合线或俯冲带出露。研究蛇绿混  相似文献   
44.
溶井微污染水供水就地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井是西南岩溶区主要的分散式供水方式。本文在对典型地区溶井水污染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分散供水水处理工艺原理的分析,提出了溶井供水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并结合中试试验,对溶井快渗池的设计思路、设计参数、水处理工艺以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试验表明,溶井在采取水处理措施后,出水浊度均低于5度,微量有机物去除率大于35%,氨氮可削减60%以上,细菌总数最大可截留95%;溶井快渗池工艺在溶井水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药剂,避免了混凝剂和消毒剂对水质产生的副作用和卫生问题,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5.
总结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在毛乌素沙漠开展地震勘探攻关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取得的成果,认为该区虽然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勘探难度较大,但勘探精度基本上可以达到解释5m断层的的精度。并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依托工程,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新上海庙地区SZT井田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对地震激发、接收技术进行改进,并采取精细静校、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等处理手段,结合多参数信息,进行资料精细解释。成果表明:依托工程野外原始资料甲级率达到70%以上,获得的三维数据体信噪比高,构造及煤层解释成果可靠、准确。  相似文献   
46.
提要:成都平原晚更新世成都粘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不同剖面样品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平均75.24%)、Al2O3(平均14.12%)、Fe2O3(平均5.81%)为主,地球化学特征与UCC基本相似。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具有较高的TiO2/Al2O3、Zr/Al、Zr/Ti和Y/Al以及较低的Eu/Eu?鄢、LaN/SmN和LaN/YbN比值,这些特征与成都平原第四系深层土壤样品组成一致,表明成都粘土来源于当地,与北方黄土物源不同。成都粘土CIA平均值为78.59,高于北方黄土平均值(69.34),经历了中期的K迁移阶段,在风化过程中Ca、Na、Mg和K是主要的活动性元素。与北方黄土相比,成都粘土Na、Mg、K和Ca亏损较大,表明经历了更强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47.
构建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框架,引入信息熵和偏移份额模型定量剖析2000-2017年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用地结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阶段对比分析收缩情境下东北地区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用地总面积持续增长,用地结构信息熵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以后,城市用地结...  相似文献   
48.
盐岩在深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很强的蠕变特性,在岩盐层钻井经常出现井眼缩径、卡钻等复杂事故。目前关于岩盐层井段安全钻进泥浆密度的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均匀地应力的情况,难以在非均匀地应力条件下应用。为此研究建立了三向地应力作用下盐岩和砂泥岩相互交错的复合岩盐层井眼蠕变缩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塔里木油田羊塔克地区深井为例,研究了非均匀地应力条件下,复合岩盐层井眼随时间变化的蠕变缩径规律,得出了一定泥浆密度下岩盐层井眼在不同时刻的井径值。计算结果表明,安全泥浆密度有限元模拟值与羊塔克地区岩盐层井段实际采用的安全泥浆密度非常接近,验证了所建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岩盐层井段的安全钻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9.
根据野外水准测量与室内实验分析,本文探讨了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和气候变迁。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m以下,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研究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ka 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ka 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等藏北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小型湖泊,都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古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藏北内、外流(怒江)水系的分水岭。它或许还与藏北高原南部和西部的其他古湖相连,成为统一的藏北高原“古大湖”。通过对纳木错湖相沉积形成时代与深海氧同位素对比,易溶盐、pH值、地球化学、介形类和孢粉分析等的综合研究发现,湖相沉积记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和气候变迁信息。资料显示古大湖期湖面最高,气候温和清爽;外流湖期湖面急剧下降,气温和湿度较现今略高;纳木错期以来气候经历了全新世最宜期的暖湿后日益干旱化,气温波动,湖面持续下降。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气候在逐渐变干的总趋势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50.
我国海洋沉积物的研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缺少有定值的氮、有机碳标准物质。本文针对及其匮乏的氮、有机碳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进行了我国近海沉积物总氮(TN)、总碳(TC)、总有机碳(TOC)含量的分析标准参考物质的研制。研究样品采自"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提供的表层沉积物,经过冷冻干燥、研磨至74μm,使用元素分析仪和氧化热解-气相色谱法分析总氮和总碳的含量;使用元素分析仪和氧化热解-电位法分析总有机碳的含量,制备了一系列16个有定值的总氮、总碳、总有机碳含量的近海沉积物标准物质。样品在均匀性检验中,F的实测值小于临界值,相对偏差较小,样品的均匀性较好。在稳定性检验方面,两年内多次测定的分析结果无方向性变化,统计计算结果显示稳定性良好。本文研制的这16个近海沉积物标准物质在3家实验室进行了联合定值,按照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给出了该系列标准物质总氮、总碳、总有机碳含量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这批标准物质分为不同海区,不同海区的标准物质又分为不同的沉积物类型,研制的不同海区不同沉积物类型的标准物质对现有的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