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1 毫秒
81.
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风险评价和管理为目的,选择灾害易发程度、受威胁人口数、威胁基础设施的数量和等级为评价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中的CCR模型对位于广州市萝岗区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大小进行排序和分组,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研究表明,运用DEA方法的CCR模型并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82.
山东半岛和苏皖北部的第四纪火山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和苏皖北部的第四纪火山岩常与黄土共存于同一地质剖面中;山东黄土发育年龄与黄河中游地区的类似,在华北黄土带內的黄土地层具有等时面的意义。因此,根据黄土与火山岩的地层关系大致可以推断火山活动年龄。第四纪火山岩、火山岩烘烤层、以及黄土的热释光年龄测定数据表明,研究区的第四纪火山活动可分为四期,年龄分别为1.15—1.03、0.86—0.72、0.55—0.33和0.02 Ma B.P.。由于第四纪时期火山多期次活动,山东黄土层中有可能存在火山灰层。  相似文献   
83.
新构造活化与气候恶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北方大陆河流阶地形成初期强烈的侵蚀活动与构造活化、火山喷发、巨厚层黄土发育、冰川扩展等构造、气候事件近于同时,其他大陆上也有类似现象。据此提出了新构造活化在在伴有气候恶化(一般为变冷)以及地球星体运动存在一种具有0.4Ma准周期的气候-构造旋回的概念,并指出自上新世末期以来存在八个主旋回。  相似文献   
84.
朱照宇 《地球化学》1994,23(1):69-79
实地考察研究了中国黄土分布区及其它地区上新世末期以来的各种地质事件,用多种测年法和古土壤断代法确定了黄土、水系、沉积、侵蚀、火山、断裂等气候和构造事件的发生年代,指出第四纪事件具有一种准周期为0.4Ma的同步群发性,提出了一种描述地球内外地质动力全球性变化的“气候-构造旋回”模式。  相似文献   
85.
陕西蓝田公王岭猿人遗址处L15层磁组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十多年前,考古学者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约70km的蓝田县发掘出著名的蓝田猿人头骨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丰富的具有南方色彩的哺乳动物群化石[1]。An等[2]结合古地磁研究将蓝田公王岭的黄土地层与洛川黄土剖面对比后认为猿人头骨出土层位应与L15下粉砂层中部相当,利用平均沉积速率外推计算其年代约为距今115万年。这个年代目前为多数人所接受[3]。但由于猿人头骨化石和共生动物化石常被胶结在钙质结核中,其赋存层位或值得商榷。因此,进一步将猿人化石与同进化阶段的爪哇人化石对比后认为前者年代可能会更老些[4]。而与猿人头骨赋存层位相关的下粉砂层是黄土高原野外地层识别和剖面对比的一条重要标志层,以发育粗粒沉积  相似文献   
86.
滇西北金沙江河流袭夺的研究——兼与任美锷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与研究,对长期有争议的金沙江袭夺问题提出一些认识供讨论。从石鼓段金沙江河谷地貌发育、鸿文村—剑川谷地的地貌、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成因三个方面,论证了金沙江在石鼓、鸿文附近自早更新世以来河道并无明显变迁,鸿文—剑川谷地也不是金沙江的古道。  相似文献   
87.
朱照宇  曾昭璇 《热带地理》1999,19(3):275-281
简略回顾了华南热带亚热带古环境和现代环境研究在90 年代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红土与全球变化研究, 海岸带沉积与海平面变化研究, 海洋沉积与环境变迁研究, 构造- 火山- 地貌与海陆环境变迁研究, 现代环境与应用第四纪研究, 等等。文中对进一步开展华南古全球变化和现代全球变化研究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88.
南海北部造礁珊瑚碳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南岛东岸和南岸两个礁区采集了3个活体滨珊瑚,沿珊瑚生长轴线切样进行月分辨率的氧碳同位素分析,目的是研究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3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与季风气候的联系.结果表明,珊瑚的δ18O值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在全年都基本上受表层海温的控制,基于这一相关变化可以建立同位素序列的时间标尺.在同位素的时间序列上,珊瑚δ13C值季节性变化与日照基本同步.由于日照变化主要受大气顶部太阳理论日照和云量变化的控制,而理论日照在某一地点随时间的变化是规律的,所以,云量变化是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过去30年珊瑚δ13C值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是1986~1987年δ13C值的突然减小事件,这一事件与日照的变化在时间和统计特征上都有一致性,但与云量变化关系不大,可能与其他因素引起的日照变化有关.现代滨珊瑚碳同位素组成普遍存在着变小的趋势,这种年代际变化与大气CO2同位素变化一致,两者在机理上成因关系也说明,近代珊瑚碳同位素组成变小的趋势与大气CO2的变化有关.不同海区的珊瑚同位素记录对比显示,海水及其中的有机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决定着珊瑚δ13C值季节变化性在空间上的分异特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淡水注入量的影响;同时,日照起主要作用的光合作用也对珊瑚δ13C值的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异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9.
云南剑川盆地第四系模式剖面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川盆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中段东侧澜沧江流域,地处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地台之界,为云南高原新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区内陆相第四纪地层发育,前人由于工作精度所限,对其未作过详细划分对比。我们在袁复礼老师的指导下,与本院地震地质专业部分师生一起,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运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对第四系的剖面岩性、岩相、层序、厚度、上下界限,接触关系、生物化石、横向变化以及地貌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将其作了详细划分并且拟建了几个新组,建立了系统的模式剖面(表1)。  相似文献   
90.
采自南海南部的YSJD-86GC柱样(113°02.5860′E,10°18.1740′N,水深2 651m,柱长1.68m)提供了该区近27ka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沉积物岩性特征、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全岩样品AMS14C测年、氧稳定同位素等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一直处于稳定的陆坡—半深海沉积环境;氧同位素Ⅱ期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逐渐增高;温跃层在氧同位素Ⅱ期相对较浅,之后逐渐变深,全新世中期以来又再次变浅。11—9.5ka BP期间有一次古气候回返事件,与"新仙女木"事件相对应;6—5ka BP期间古气候波动较大,是全新世中期气候波动剧烈阶段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