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蒋家沟高含沙水流泥沙特性与泥石流滩地的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道杰  崔鹏  朱波  韦方强 《山地学报》2003,21(6):745-751
蒋家沟流水含沙量极为丰富,浑水期含沙量为23 1~335 1kg/m3。含沙水流泥沙颗粒主要集中在<0 02mm范围内,含量为73 07%~86 58%;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 02~0 002mm,含量为54 13%~80 08%;泥沙养分除全钾极丰富外,其它养分含量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状态。含沙水流泥沙对滩地土壤物理结构、剖面结构、微团聚体数量及组成比例改善作用显著,但对土壤养分改良效果较差。在引浑停淤改良滩地的同时,应增施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改良耕作措施,防止滩地土壤出现板结、瘦地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52.
随着人类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加上能源的紧缺,地热能这种清洁能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近些年来地热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3.
紫色丘陵区典型小流域氮素迁移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择四川盆地中部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通过2002~2004年3 a对主要土地利用地类氮素流失、小流域地表水和井水氮素迁移形态、途径与通量的连续观测,研究非点源氮素的来源、去向、迁移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紫色土坡地氮素主要通过径流与泥沙迁移,坡耕地、居民点氮素流失是小流域非点源氮的主要贡献者,其氮素流失负荷分别为150.4kg、73.84 kg,占小流域氮素迁移总负荷的52.4%、25.7%;紫色丘陵区小流域地表水已呈现明显氮索富营养化特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应重视该地区非点源污染控制;小流域氮素迁移的尺度差异明显,坡地以颗粒态氮为主,小流域以硝酸盐为主,氮素迁移的尺度效应可能导致非点源氮污染的异地效应,从而加剧长江三峡水体富营养化压力。  相似文献   
54.
AnnAGNPS(Annualiz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ant Loading Model)是一个基于连续事件的分布式流域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a紧密集成,快速提取地面数据,不仅可以模拟非点源污染过程,还可以模拟多尺度流域的水、沙、输移与转化等水文过程。在介绍了该模型的原理、结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后,探讨了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氮磷的吸收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消落带春夏出露,植物生长茂盛,可能拦蓄提取大量库区营养盐,研究消落带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富集特征及其种间差异将为三峡消落带高效截污植被的筛选与重建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本文通过三峡水库消落带实地调研,采集典型草本植物,测定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富集系数和养分累积吸收量,从生态计量角度分析种间差异。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优势草本植物有苍耳、青蒿、籽粒苋、铁线蕨、鬼针草、水蓼、稗草、空心莲子草、狗牙根、牛鞭草等。地上生物量的种间差异显著,苍耳和青蒿的地上生物量最高,铁线蕨地上生物量最低。(2)不同种类草本植物的氮磷吸收富集能力差异显著,苍耳和水蓼的氮富集系数最高;狗牙根和青蒿对磷的富集系数最高,苍耳和青蒿氮磷累积吸收量最高。另据植物对氮磷的富集系数、累积吸收量和其地上生物量,可将消落带草本植物分为5类:强氮磷富集型(苍耳和青蒿)、氮富集型(籽粒苋)、磷富集型(狗牙根)、弱磷富集型(水蓼和空心莲子草)、弱氮磷富集型(稗草、鬼针草、铁线蕨和牛鞭草)。(3)若仅考虑植物对消落带土壤(底泥)的养分吸收,强富集型和富集型植被具有更强的光合吸收提取效率,生态截污能力强,因此,消落带截污植被恢复草本可选苍耳、青蒿、籽粒苋、狗牙根等。  相似文献   
56.
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近些年国内外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介绍了土壤呼吸的研究进展情况:土壤呼吸是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土壤释放的CO_2具有一定的时空特性;土壤呼吸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但受生物因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凋落物及微生物等)影响,还受环境因素(温度、土壤水分、气候等)的影响,近年来人类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呼吸;土壤呼吸通量是直接测定从土壤表层释放的CO_2通量,测定方法也逐渐由静态气室法向动态气室法完善;作者认为,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区域及全球土壤呼吸释放CO_2总量和C减排对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7.
长江上游紫色母质养分溶出及环境效应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侏罗系沙溪庙组(J2s)、蓬莱镇组(J3p)、遂宁组(J3s)、三叠系飞仙关组(T1f)母质小于0.25mm、0.25~0.50mm、0.50~1.00mm、1.00~2.00mm、2.00~5.00mm、>5.00mm6个不同粒级,振荡时间为0.5h、1h、3h、6h不同振荡时间养分(全氮、全磷)溶出试验,模拟侵蚀颗粒在水流扰动中养分释放,分析母质颗粒养分溶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振荡时间与母质颗粒溶出的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粒级的大小对母质溶出的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存在影响,随着粒级的增大,养分溶出量先增加后减小;以振荡6h氮、磷最大释放量与水体富营养化临界值比较分析,以氮释放量计,紫色母岩区泥沙含量临界值在8.30~11.94kg/m^3;以磷释放量计,紫色母岩区泥沙含量临界值在24.10~37.04kg/m^3;长江上游紫色岩区泥沙含量已接近临界泥沙含量。侵蚀母质颗粒由于受到水流的扰动,溶出的全氮和全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