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基于雷州半岛气象资料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相关分析、11种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雷州半岛降水和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点,研究降水和蒸发与雷州半岛作物布局调整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61年至2001年雷州半岛总体南旱北涝,年降水日数和年降水量均北多南少并...  相似文献   
322.
????μ???????????????????????????????????????????????????6???????????3?????????????????????????????????????????????  相似文献   
323.
MODFLOW在宿迁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地下水是宿迁市主要的供水水源,过去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在全区已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降落漏斗,且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必须进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本文采用MODFLOW模型对全区的地下水位和水量进行模拟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通过对开采量的优化和合理分析,在获得最大开采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降落漏斗区水位的下降,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4.
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广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8. 95万km2 ,占广西总面积的37. 82%。区内有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岩溶旅游资源,至今已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岩溶旅游资源实体达500余处,分属26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其中最重要的是湿润热带、亚热带峰林景观,包括峰林平原、峰丛洼地、名山和象形山石、洞穴、岩溶峡谷以及古人类遗址等。以举世闻名的“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岩溶峰林地貌景观构成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的主体。   相似文献   
325.
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生物降解烃污染物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的环境调查研究表明,山东省淄博市大武地下水水源地上游邻近石化厂区出现严重的地下管道石油污染物持续泄漏的现象。堆皋-柳杭地段地下水环境在成为集中污染区的同时,水化学环境发生了迥然的变化:地下水中电子接受体溶解氧、NO3^-几乎未检出,SO4^2-呈低值分布。这是因为地下水中存在微生物降解烃污染物的作用所致,其作用机理包括需氧降解、脱硝降解、脱硫降解以及有Fe^3+参与的降解作用。然而由于该地段  相似文献   
326.
本溪水洞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凛梅  朱学稳  郑伟 《中国岩溶》1998,17(3):212-220
本溪水洞为我国东北中高纬度地区规模最大的地下河洞穴,全长在5000m 以上,已探测长度3658m。与我国南方地下河洞穴比较,具有纵坡甚小,管道较规则,可探测深度大等特点。岩性、构造和水流最小功能原理是控制水洞发育的基本条件。本溪水洞的发育起始于中更新世,即约40万年前。   相似文献   
327.
统计偃师站近21年来的资料,发现7月、8月的平均气温与第二年春雨的多少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报指标。1 预报因子7月和8月月平均气温的距平之和为正时称“夏热”,为负时称“夏凉”。2 预报对象第二年4~5月两个月的降水量。两个月的降水量之和大于70mm时为春雨多,两个月的降水量之和小于70mm时为春雨少。3 对应关系从1974~1994年21年资料来看,夏热春雨少的为6/9=66.7%,夏凉春雨多的为9/12=75.0%。4 业务运用1995年7月、8月两个月的月平均气温距平之和为0…  相似文献   
328.
统计我站近 2 7年的资料发现 ,立夏日有否降水与三夏期(5月下旬~ 6月中旬 )的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报指标。1 预报因子5月 5、6日 (立夏 )两天降水量≥ 0 .0mm为有降水 ,否则为无降水。2 预报对象若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 (三夏期 )的降水量≥ 5 0 .0mm为降水量偏多 ,<5 0 .0mm为降水量偏少。3 对应关系统计 1971~ 1997年的 2 7年资料 ,结果发现 :5月 5、6日两天没下雨的为 12次 ,三夏降水量偏少的为 10次 ,立夏无雨对应三夏期降水量偏少的几率为 10 12 =83.3% ;5月 5、6日两天有降水的为 15次 ,三夏降水量…  相似文献   
329.
基于中国大陆GPS测网(1994~1996年)、福建GPS测网(1995~1997年)和跨断层形变测量网(1982~1998年)、精密水准网(1973~1980年)以及近数十年来的震源机制资料,综合定量地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缘-福建及其边缘海现时地壳运动.发现:此区域同大陆整体以11.2 mm/a速度较均匀地向SE方向运动;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由泉州湾指向大陆内部,主方向NW 并向两翼扩展,其平均速度为3.0mm/a的运动.地壳形变测定的现时应变场与震源机制应力场以及地质学推测的构造应力场三者相符.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为NW(NWW)-SE(SEE).在此应力场作用下,NE向断层呈压性运动,NW向断层呈张性运动.以泉州湾、晋江——永安NW 向断裂为界,地壳运动呈现分区特性:闽西南及闽粤交界区为上升区、闽东北区为下降区,前区的应变率和断层活动量均高于后区.本研究区受到喜马拉雅碰撞带侧向传递运动和西太平洋俯冲带挤压的共同作用;前者导致的运动量大于后者,但前者均匀后者不均匀.因此,本区强震的孕育发生与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关系更直接.   相似文献   
330.
山东淄博裂隙岩溶水中石油污染物分布和迁移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裂隙岩溶水是中国北方的重要供水水源,而石油污染又是地下水污染的一种重要类型.和孔隙水相比,裂隙岩溶水中石油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分布和运移特征.裂隙岩溶水具有比孔隙水大得多的实际平均流速,污染物运移是一个对流占绝对优势的问题.石油污染的范围可以扩展到离污染源数公里远,但这不是浮油池造成的,而是由溶于水的石油组分和乳化油造成的.石油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在平面上集中于强导水带,剖面上最高浓度出现在污染源坐落的层位.水井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非常剧烈,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大起大落.这和裂隙岩溶水大的流动速度、由于抽水和停抽造成的频繁的局部流场变化以及污染物运移通道的复杂性和包气带中残留油的淋滤有关.认识这些特点,对于裂隙岩溶含水层中石油污染的控制和防治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