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01.
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储层隔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储层中的隔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是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隔夹层剖面对比模式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也就成了研究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及预测剩余油分布的关键环节。将准噶尔盆地东缘滴南凸起八道湾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露头、岩心及测井资料分析隔夹层的成因及垂向分布特征确定隔夹层与测井曲线对应关系,借助野外露头的实测数据建立八道湾组一段储层隔夹层的定量地质库,以随机模拟的方法预测研究区隔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最终总结出一套基于露头、岩心、测井和随机建模具一定实用性的砂砾岩储层隔夹层综合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602.
梯田生态系统是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主要生态系统,但是,目前该湿地公园的梯田弃耕现象严重,当地农民接受生态补偿的意愿较强烈。采用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当量因子法和影子工程法,估算该湿地公园梯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采用条件价值法,对与梯田利益相关的农民的“复耕还湿”态度和接受生态补偿意愿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下限。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广东连南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梯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92.19×104元,正服务价值为505.63×104元,负服务价值为13.44×104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38 042.20元/hm2;其中,水文调节服务价值最高,为261.92×104元,占正服务价值的51.80%,其次为食物生产服务价值,为159.20×104元,二者之和占正服务价值的83.29%,二者对梯田生态系统正服务价值起着重要作用;100户农民接受生态补偿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梯田实施生态种植的前提下,79.31%的农户愿意接受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603.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发现土壤中与成矿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而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我国北方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具有大而富的特点.选取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区某已开采矿体上方6号土壤垂直剖面、以及距离6号剖面分别约1.0 km和4.5 km的非矿土壤垂直剖面3和8,垂向上通过每隔10 cm取样,进行了系统的土壤磁化率测试和与成矿有关的部分微量元素的总量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近矿剖面6和远矿剖面3中磁化率与土壤深度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但剖面6中9种元素含量均显示“顶底低中间高”的“倒C型”分布,而远矿剖面3和8中元素含量多呈动荡波动.这些研究思路与结论可为覆盖区表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矿产预测研究提供借鉴,对系统模拟和研究地球化学组分在矿区及周边残积土剖面中的迁移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亦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04.
山东LK地区三维区块主要为海陆两栖带和浅海水域,地下勘探目标煤层埋藏浅,地震资料比较复杂。针对滩海浅层地震资料的特点及地质目标,利用SLS直达波二次定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检波器的漂移问题,提高了浅层成像效果;运用子波校正技术,消除激发、接收因素造成的资料品质差异,实现了海陆资料的无缝拼接;采取两步法自适应反褶积,有效消除了海底鸣震;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很好地解决了浅海地区复杂构造的偏移成像问题。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滩海地区浅层煤炭资源探查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获得了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辩率和高保真度的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605.
埃达克岩与Cu-Au成矿作用:有待深入研究的岩浆成矿关系   总被引:29,自引:19,他引:29  
研究表明,环太平洋地区新生代斑岩铜矿和浅成热液金矿与同期的埃达克质岩浆活动存在密切的时空与成因联系。埃达克岩是许多世界级的斑岩铜矿的容矿岩,也是许多浅成热液矿化系统的成矿母岩浆。根据目前的研究,二者成因联系可能在于埃达克质岩浆的富流体、高氧逸度和基性源岩等固有属性,有利于Cu、Au等深源金属元素的萃取与富集成矿一因此,这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岩浆成矿专属性关系,但对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这有待于今后深入开展成矿与无矿的埃达克岩、成矿的埃达克岩与非埃达克岩、无矿的埃达克岩与非埃达克岩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以揭示这种成矿专属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606.
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基底断裂对盐构造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地震剖面解释和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库车前陆褶皱—冲断带前古近系基底构造对上覆盐构造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位于冲断带前缘的秋里塔格构造带西段前古近系基底表现为古隆起形态,并发育有丰富的基底断裂和盐构造。基底断裂大多表现为逆断裂,其走向与地表山系基本一致,倾向主要为NNW和SSE,具有较明显的分段特征。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塑性流动变形形成的盐构造主要有盐枕、盐推覆、盐焊接和鱼尾构造等。前古近系基底断裂通过影响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膏盐层的塑性流动方式和平面展布特征,进而控制盐层及上覆层的构造变形过程,最终导致在盐层和上覆层形成了大量形态各异的盐相关构造。  相似文献   
607.
采用连续形态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市城乡交错区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及其与莴笋吸收Cd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和莴笋中Cd污染严重,土壤各形态Cd总体分布特征为:残渣态Cd>有机质结合态Cd>离子交换态Cd>碳酸盐结合态Cd>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水溶态Cd,其中活性较强的交换态Cd(包括水溶态Cd和离子交换态Cd)比重较大.Cd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及粉粒含量密切相关.而在土壤各形态Cd中,离子交换态Cd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研究区土壤和蔬菜中Cd污染已经较严重,建议加强城乡交错区的环境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608.
林启栋  蔡一清 《地理教学》2011,(10):50-51,5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GIS技术在地理教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Global Mapper、Surfer二种常见的GIs软件也为大多数地理教师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以江西省等高线地形图为例,就如何利用上述软件制作等高线地形图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609.
长江流域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转换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模拟施肥进步和灌溉模式的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施肥制度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过程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总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0 kg/kg;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56.8%,在有机物料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到80.1%;化肥应用的进步可使水稻产量增长62.5%或通过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38.4%,有机无机肥配合水稻产量增长80.1%,或通过施肥达到的产量中有机无机肥配合所占的份额为44.4%。本区双季稻年灌溉需水量为5838 m3/hm2,年变异C.V = 8.3%。晚稻灌溉占全年的71%,7~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占全年灌溉量的68%。生产灌溉效率 (灌溉水量与产量之比):生物量3.67 kg/m3,精谷量1.48 kg/m3。常规管理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它环境耗水 (维持) 占1/5。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比例过高。不同灌溉处理试验表明:双季稻生产的灌溉,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610.
利用MERRA-2再分析气象变量(降雪量、降水量、地表风速、相对湿度、2 m气温、日最高气温)和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通过逐步回归方法构建1997~2020年间北极不同关键区内气象因子与野火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析北极地区2019~2020年野火极端事件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在北极的3个关键区中,野火排放的主导因子都是火险指数之一的粗腐殖质湿度码(Duff Moisture Code, DMC)。2019~2020年北极地区850 hPa位势高度异常偏高,带来极端升高的日最高温和显著减少的降水,共同导致异常偏高的DMC值并促进了野火极端事件的爆发。这一结果表明高温和干旱等气候异常对于目前频发的北极野火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