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51.
蛇绿岩普遍被发现在碰撞型和增生型两种造山带缝合线上,因此经常被用来确定板块边界。自从欧洲地质学家在19世纪早期提出蛇绿岩的概念以来,蛇绿岩的研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研究认为蛇绿岩是侵入地槽的一套侵入岩;板块构造理论兴起后,蛇绿岩被认为是产生于大洋中脊的洋壳;在1972年的Penrose会议上,科学家们将蛇绿岩定义为一套从基性岩到超基性岩的,可以区分的复式岩体。此后,蛇绿岩的起源(构造背景),侵位机制,特征等研究都取得了很多进展。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一些较好的蛇绿岩形成模式和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452.
济宁三号煤矿目前开采的煤层为上组煤的3煤(3上、3下煤),自投产以来,发生多次涌水,如13下01综放面侏罗系底部含水层最大涌水量达533.84m3/h,63下01综放3煤顶板砂岩最大涌水量527m3/h,曾一度出现工作面局部被淹而导致停产,对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综合分析研究上组煤顶板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充水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上组煤(3上、3下煤)开采时的直接充水水源为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间接充水水源是侏罗系含水层水以及局部地区对侏罗系含水层起补给作用的第四系含水层;部分地区侏罗系含水层被采动裂隙导通而成为直接充水水源,大部分地段第四系底部均为粘土,有效的阻隔了第四系与下伏侏罗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对下伏含水层补给微弱;充水通道主要有断层、采动裂隙、封闭不良钻孔和破坏的井筒。为指导下一步煤矿生产预防水害事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3.
泾河流域和北洛河流域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的主要来源区域,两大流域地貌形态、气象水文都比较接近。本文选取两大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为方便研究按照流域自然形态划分区段,利用ArcGIS10.0为技术平台,提取不同区段地貌微观因子、宏观因子和水系网络等,对两流域不同区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根据两流域特性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水土保持建议。  相似文献   
454.
西藏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危险性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核真  假拉 《气象科技》2007,35(1):53-56
冰雹对西藏农牧业的影响仅次于干旱和霜冻,每年因雹灾造成的农业减产,是影响西藏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西藏30年有关冰雹资料,对西藏地区的冰雹天气和灾情进行了详尽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的藏北、藏南各有1个多雹区;各地冰雹具有季节性强、随季节变化迅速、雹日高度集中、以小冰雹(D<0.5cm)为主和降雹持续时间短(<10min)等特点;冰雹造成的危害中部大于东、西部,农区大于牧区。以冰雹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为主要致灾因子,将西藏高原降雹分为3个灾变等级,并结合冰雹灾情和地表覆被类型,将西藏冰雹的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区域。  相似文献   
455.
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直墙反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应用边界积分方法模拟完全非线性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给出了波形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本模型对计算孤立波的传播与直墙反射是有效的。三阶Boussinesq方程的孤立波解比低阶方程的孤立波解更接近完全非线性的数值解.当来波波高增大时,孤立波直墙反射的相位滞后变小。若考虑大波高孤立波的直墙反射或波——波相互作用,一阶理论预报的相位滞后往往低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56.
2021/2022年冬季新疆大部气温偏高,影响新疆冷空气活动频次少,并非拉尼娜事件对新疆冬季气温的典型影响特征。成因分析表明:2021/2022年冬季北极涛动(AO)为正位相,欧亚中高纬度500 h Pa位势高度西高东低,新疆上空700 hPa南风距平优势明显。2021/2022年冬季“拉尼娜”非典型影响新疆气温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东部型弱拉尼娜事件对北大西洋涛动(NAO)和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而对亚洲极涡面积的非典型影响是来自东部型拉尼娜事件对冬季AO的不确定性影响,冬季AO正位相有利于新疆气温正距平。2月300 hPa区域纬向风异常偏弱,削弱了NAO正位相对新疆气温的影响;70°E以东中纬度高度场负距平是冬季气温阶段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7.
传统大地电磁反演通常是基于确定性梯度的迭代求解,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计算雅可比矩阵,还依赖于初始模型的输入和正则化因子等参数的设置。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引入机器学习方法以试图改善大地电磁反演,该方法不需要计算雅可比矩阵,不用输入初始模型,训练好的网络仅需几毫秒就可实现反演成像。这里利用Google团队提出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经典框架搭建大地电磁数据和模型之间的映射网络,以9240组正演数据为样本,对Transformer网络参数进行训练。采用南非开源大地电磁数据,实现了由视电阻率图像到电阻率模型的反演成像。研究表明:①经训练后的Transformer网络可以较准确的反映出异常体位置和大小;②网络实现了简单的矩阵并行化运算,大幅度提高训练的效率,且成像效率高于传统的反演。  相似文献   
458.
根据1961—2018年喀什地区9个国家站浮尘日数逐日观测资料,利用气候学统计、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喀什地区浮尘日数的时空分布等气候特征,分析2019年3月19—25日喀什地区出现的强浮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成因。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年平均浮尘日数为71 d,浮尘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并于1997年前后发生了显著减少性突变。2019年3月19—25日出现的强浮尘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乌拉尔山高压脊发展,脊前横槽转竖,在新疆东部回流东灌冷空气是造成此次沙尘过程的天气背景。浮尘天气造成21—24日喀什地区空气污染指数AQI指达500,属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PM_(2.5)和PM_(10)在21日、22日达到峰值,分别为494、1 175μg/m~3。热力、动力条件以及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均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污染过程前后喀什市本站气压与PM_(10)、PM_(2.5)浓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62、0.507,均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气温与PM_(10)浓度呈负相关,与PM_(2.5)相关性不明显;相对湿度跟PM10和PM2.5呈正相关,表明气象因子在大气污染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59.
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CFSv2模式1982-2019年2月起报的预测数据和新疆99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利用EOF方法对模式预测结果进行误差订正,并评估了订正前后模式对新疆夏季降水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FSv2模式能够预测出新疆夏季降水前三个模态的空间结构,对第一模态时间系数的预测能力较好,对第二、三模态预测较差;对新疆夏季降水的总体预测性能较差,对降水趋势和量级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对降水异常偏少年的预测性能好于异常偏多年;空间上对南疆降水预测性能较好,北疆西部较差。EOF订正能够显著提高模式的降水预测能力,改进了主模态方差贡献、第一、二模态空间结构的中心位置和时间系数的预测性能;独立预报评分ACC、Pc、Ps比原始模式分别提高了0.19、18%、12%;对异常年预测性能的提高好于正常年;全疆除东疆外预测性能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北疆西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