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2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1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0篇 |
大气科学 | 155篇 |
地球物理 | 90篇 |
地质学 | 336篇 |
海洋学 | 36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1篇 |
自然地理 | 7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6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1933年 | 2篇 |
1932年 | 2篇 |
1931年 | 2篇 |
192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152.
基于逐5 min地面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逐日气象观冰站电线覆冰观测数据、安庆站逐12 h探空观测资料以及逐6 h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初安徽省沿长江及跨江线路电线舞动过程中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对导致电线覆冰和大风的天气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舞动位置附近出现不同程度冻雨导致的电线覆冰,并伴有较强的东北风,极大风速风向与舞动线路夹角多在45°以上,冻雨和大风是导致此次输电线路舞动的直接因素;此次输电线路舞动发生伴随的冻雨属于典型的"过冷暖雨";700 h Pa南支槽前西南气流为此次冻雨输送水汽的同时带来暖温度平流,维持暖层的存在; 925 h Pa大陆冷高压下东北气流带来的冷温度平流使近地面层降水处于过冷却状态;锋面后冷空气在华北地区上空堆积致使冷高压加强是导致安徽沿江地区较强东北风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3.
统计分析中巴公路沿线红其拉甫河(Khunjerab River)、洪扎河(Huza River)、吉尔吉特河(Gilgit River)、印度河(India River)共计45个河床沉积物样本,对比分析了样本的平均值、中值、分选系数、偏态和峰度等粒度参数,初步探讨了公路沿线河床沉积物粒度分布与区域内泥石流沉积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泥石流补给,因而具有了类似于泥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54.
广西气温对青藏高原积雪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藏高原资料序列长度均在30年以上的54个台站(1967~1997年)的积雪深度资料,与广西气温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研究,找出广西气温对青藏高原积雪的响应特征:不管是上一年还是当年的青藏高原积雪与广西当年气温都有一定的相关,但大多是分散的个别显著相关,有少数属于区域显著相关及全区性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5.
广东肇庆西江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2006-2008年对西江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江段进行鱼类组成与生境调查,共采集鱼类81种,隶属于11且25科69属.其中洄游鱼类8种,外来种6种,土著淡水鱼类67种.以种类数及其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西江保护区鱼类种类多样性较高.优势种是鲮鱼、赤眼鳟、广东鲂,主要经济鱼类为广东鲂、赤眼鳟、鲮鱼、黄尾鲴、花鰶,珍稀濒危物种有花鳗鲡.珠江长臀鮠、台细鳊及多种珠江水系特有鱼类.保护区鱼类生态类型多样,以定居性、杂食性和底栖鱼类为主.保护区江段水文动力条件独特,河床底质结构复杂,是西江鱼类栖息、产卵的理想场所,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等是保护区鱼类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胁迫因素. 相似文献
156.
157.
传统石油资源评价中进行勘探的方法是依据圈闭容量。然而,碳氢化合物的圈闭更经常的是缺少碳氢化合物或达到溢出点的碳氢化合物的量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碳氢化合物的获取量,圈闭和未圈闭量是限制一个地区碳氢化合物量的因素。石油勘探地球化学方面的进展,为确定碳氢化合物源区岩石和确定经热熟化而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的性质,已建立了一些判别标准。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岩石学和地层学原理的结合,使地质工作者不仅能从化学角度上描述源区岩石,即使当所取样品不能利用时,也可对源区岩石在时空上的分布进行预测和制图。与此同时所取得的进展也可以模拟有机成岩作用与石油的形成、排出和破坏的关系。随着这些成果的结合,建立了一种可靠的估算产生、迁移和圈闭在盆地或次级盆地中的碳氢化合物量的方法。我们将该方法作为石油资源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