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91.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深地震反射剖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别山南部和扬子地块前陆实施的深地震反射剖面(140 km)揭示出大别山造山带前陆地壳的精细结构。总体北倾的地壳内部结构与向北缓倾的叠瓦状莫霍面反射揭示出扬子陆块向北俯冲的行迹。莫霍面向北插入大别山造山带下与南大别山地壳内南倾反射震相叠置,构成交叉反射图像,刻画出扬子前陆与大别山造山带的碰撞构造面貌。  相似文献   
92.
雄村超大型铜金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及其外接触带强蚀变中细粒凝灰岩中,由产于斑岩体内的细脉浸染型矿体和产于凝灰岩中的细脉浸染型矿体、脉状矿体组成.文章在对含矿岩系及其侵位于含矿岩系的浅成岩和穿切矿体的花岗闪长岩等地质体进行详细的地质填图基础上,对雄村Ⅰ号、Ⅱ号矿体含矿围岩(暂定为雄村组J1-2x)、最早侵位的浅成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2δομ1)、含矿斑岩--具眼球状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2δομ)、穿插矿体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E2γδβ)(谢通门大岩基的一部分)、Ⅱ号矿体矿石中的辉钼矿等,开展了系统的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锆石的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含矿围岩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76±5)Ma(MSWD=0.63;n=9);与成矿有关的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73±3)Ma(MSWD=1.16;n=16);穿插侵吞矿体的谢通门大岩基花岗闪长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46.5±1.1)Ma(MSWD=0.83;n=14);所有锆石均显示岩浆成因锆石的特点.锆石U-Pb同位素研究显示含矿围岩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偏中性的含矿岩体侵位于中侏罗世,而侵吞穿插矿体的大岩基形成时代为始新世.雄村铜金矿Ⅱ号矿体4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辉钼矿w(187Re)为1 269~1 354μg/g,w(187Os)为3 587~3 993 ng/g.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为169.5~176.8 Ma,平均模式年龄为(173.2±4.7)Ma(MSWD=5.6),显示成矿年龄为中侏罗世早期.结合多个岩体和岩脉的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和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认为雄村铜金矿属于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由新特提斯洋的早期俯冲所致.雄村岛弧型斑岩铜金矿的发现和勘探、外围找矿的突破及本次系统年代学研究,提供了特提斯洋俯冲阶段成矿的信息,拓宽了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3.
卡瓦布拉克杂岩带出露于中天山地块东段卡瓦布拉克—阿克塔格地区,沿卡瓦布拉克断裂呈东西向展布。笔者选择构成该杂岩带的中—基性岩石主体闪长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长岩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发育典型的岩浆锆石振荡生长环带,Th/U值较高(均大于0.40),且Th、U含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这些锆石的206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5±1)Ma,MSWD=0.081,属晚泥盆世,可代表其结晶年龄;锆石具有较均一的Hf同位素组成,初始比值为0.282 655~0.282 747、εHf(t)值为4.0~7.2,其对应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714~842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卡瓦布拉克杂岩带中的闪长岩由亏损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  相似文献   
94.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的成矿与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并至少受3个玢岩岩枝控制。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元素为Au、Ag、Zn、Pb,其他微量元素Mo、As、Ba、Bi、Cd、Co、Mn、Ni、Sb含量较高。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特征,即从矿体中心向外可依次划分为Cu、Au、Ag、As、Sb、(Bi)→Co、Ni→Mo→Mn→Ba→Pb、Zn、Cd、Bi、(Sb),上述元素的异常和组合是寻找和评价该类矿床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Cu—Au—Ag成矿和晚期Zn—Pb—Cu—Au—Ag成矿两个阶段:早期成矿阶段形成了Cu—Au—Ag主矿体,晚期叠加Zn—Pb—Cu—Au—Ag矿化。Cu与Au、Ag呈显著的正相关,Cu主要呈独立矿物黄铜矿产出,Au、Ag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矿石的K/Na值为6.9、Rb/Sr值为0.8,显示出矿床矿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而Au(平均品位0.6×10-6)0.4×10-6、Au(0.6×10-6)/Cu(0.4%)1和n(Cu)/n(Au)(为20678)40000以及Mo(19.7×10-6),说明该矿床富金而贫钼。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与偏中性的斑岩有关,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主成矿阶段的Cu—Au—Ag矿化和晚期叠加的Zn—Pb—Cu—Au—Ag矿化,富Cu、Au、Ag和贫Mo的成矿元素组合及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均表明矿床具有产于岛弧或类似岛弧环境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特征且叠加斑岩成矿系统晚期呈脉状产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Zn—Pb—Cu—Au—Ag矿化。  相似文献   
95.
PIXE(质子感应X射线分析)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新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法。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尝试用PIXE方法分析了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斑岩系列多金属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液相多元素化学组分,其结果反映了地质矿化规律。该方法对于多金属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非常有用。结合其他包裹体研究,提出甲乌拉与直干布拉根矿床流体组分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均不同,初步认为不存在同一矿化中心;还提出了查干布拉根矿床西矿段深部可能存在乌奴格吐山式斑岩型Cu矿床,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6.
冈底斯渐新世—中新世斑岩铜矿带是特提斯成矿域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现了多处超大型-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金矿床。然而,渐新世以来铜矿带所处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强烈抬升与剥蚀作用,在此背景下带内矿床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尚未清楚,带内剥蚀作用的发育特征及对渐新世—中新世斑岩矿床的分布影响如何,控制机制有待解决。笔者通过泽当以北40km处冈底斯弧内部垂直剖面锆石和磷灰石(U-Th)/He定年,发现成矿带内部发育了早中新世(17.3~15.1 Ma)快速剥蚀作用,期间平均剥蚀速率>1.82 km/Ma,剥蚀量为4.0 km,而后剥蚀速率降低至0.14~0.19 km/Ma,15.1 Ma至今剥蚀量~2.5 km。结合前人数据,笔者发现成矿带内早中新世强快速剥蚀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且受谢通门-沃卡剪切带向南逆冲作用控制,其南、北两侧也发育同期剥蚀作用,强度明显低于剪切带活动区域,说明高原内部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剥蚀作用具有差异性。冈底斯带渐、中新世斑岩矿床分别分布在早中新世强剥蚀区南、北两侧弱剥蚀区内,指示差异剥蚀作用是成矿带内已发现的渐新世—中新世矿床时空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7.
该文分析了NetFlow技术的基本原理, NetFlow协议的功能、用途、交换特点及NetFlow数据报文格式。 作为NetFlow在网络测量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基于NetFlow的流量测量系统的架构, 详细介绍了NetFlow技术在广东省气象局网络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 利用NetFlow技术监测网络流量非常有效, 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NetFlow技术适用于大型网络的流量采集分析。  相似文献   
98.
K-Ar法地质年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ZBH-25黑云母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ZBH-25黑云母采自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它的40Ar/39Ar阶段加热实验结果表明,40Ar*在矿物晶格中保存均匀稳定,年龄谱平坦,39Ar析出量高达96%,40K-40Ar*同位素体系封闭良好,证明该黑云母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坪年龄为133.0±0.3 Ma,总气体年龄为132.1±0.6 Ma;36Ar/40Ar-39Ar/40Ar反等时线年龄为133.1±1.3 Ma,40Ar/36Ar初始值为293.5±1.6,与大气氩丰度比(295.5±0.5)处于同一范围,表明样品不含过剩氩.激光显微探针单颗粒坪年龄为132.8±0.2Ma,年龄谱和K/Ca谱线平坦,激光熔样总气体年龄为131.3±0.2Ma(图6).这几个Ar-Ar年龄的一致性,说明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理想的K-Ar和Ar-Ar法年龄标准物质.对均匀性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检验,在0.05显著性水平下,证明K和40Ar*的F分布值小于F临界值,说明该样品是均匀的.国内外14个实验室参加了K含量的定值分析,15个实验室参加了40Ar*含量的定值分析,经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显示全部定值数据都服从正态分布并具等精度.在置信概率为0.95时,40Ar*和K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小于0.5%.两个特性量值定值分析结果的一致值和不确定度分别为40Ar*=1.817±0.013×10-9 mol/g,K=7.60±0.02%,K-Ar年龄(标准值)=132.9±1.3Ma(2σ).此标准物质纯度为98.8%,粒度为0.25-0.63 mm,总重量为5800 g,缩分成最小样品单元共400瓶,每瓶重量为14.5 g.可供我国K-Ar和Ar-Ar法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使用120年.  相似文献   
99.
黑龙江省漠河地区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的遗迹化石其和日格(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区调处)所述及的遗迹化石,产于黑龙江省漠河地区二十二站(卫东林场)后山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Jer)。二十二站组顶界与中侏罗统漠河组(Jm)连续沉积,其下界与下一中侏罗统绣峰组(Jx...  相似文献   
100.
1995年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总结(地矿部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测绘处)1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情况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本年度有山东(修测)、西藏等省(区)进行此项工作。截至1995年底,累计完成陆地填图面积691万km2,约占可测面积的9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