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41.
对临夏地震台分量钻孔应变2008—2018年观测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发现S1+S3和S2+S4的年相关系数均值达到了0.98以上;计算的主应力和主方向结果表明:主方向在2013年岷县6.6级地震前存在明显的趋势转折,主应力的变化趋势在去除趋势漂移后,存在先降后升的变化特征,岷县6.6级地震就发生在趋势转变当中。  相似文献   
542.
运用VBA语言将Microsoft Excel作为开发平台来开发应用程序,可以实现一些专业功能.面对大量的分析数据,依靠传统的人工计算评价的方法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种情况,开发"水环境数据分析自动评价"大大加快了水样分析评价的进程,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43.
中国陆地1km AVHRR数据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中国陆地范围的长序列AVHRR数据集及处理方法。数据处理链包括辐射标定、导航定位、几何精纠正、云检测、大气纠正、双向反射纠正以及多时相数据合成等一系列过程。大气校正采用SMAC方法.利用每日的大气参数对臭氧、瑞利散射、气溶胶和水汽柱等4个主要大气因子的影响进行了纠正。利用地面能见度和水汽压信息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利用最大植被指数法合成旬数据集。完成了1991-2003年的AVHRR数据集处理,形成了标准的数据集。  相似文献   
544.
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实际探测中出现的测速模糊现象作了初步分析,探讨了出现测速模糊现象的原因及其识别方法。并以阿克苏3830多普勒雷达的观测实例,介绍了具体解决测速模糊现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45.
546.
对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在1:257万补力太幅、四子王旗幅区调修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讨论,结合1:25万区调修测的实际情况,把数字填图的核心PRB过程划分了6个阶段。强调了修测图幅对前人资料运用的重要性,提出了收集、录入前人资料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介绍了野外地质路线、剖面的采集过程和数据整理过程,指出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47.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灾害快速调查、震害损失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并为地震救援提供了重要、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震害影像增强处理,能够快速地从宏观图像上获取地震的破坏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往往只关注其感兴趣的区域,这就为震害增强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即要求该方法能够实现只对感兴趣区内的图像进行处理。本文利用ERDAS C-Toolkit提供的函数包,特别是Evec包中提供的丰富的矢量文件处理函数,实现了对感兴趣区内震害影像的增强处理。  相似文献   
548.
对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的观测与研究,是地震前兆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地下水动力学研究中,利用地下水测年方法,可以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特征及更新能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地下水测年方法,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地下水更新能力与地震前兆信息的关系、地下水运动规律与地震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地下水浅层补给与异常干扰排除的方法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地下水年龄的测定与分析方法对于了解监测点映震能力、评价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程度以及在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现场核实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9.
为了核实赤峰1号井2014年初气汞异常现象,安装ATG-6138M测汞仪与原DFG-B测汞仪进行对比观测。ATG-6138M测汞仪观测到赤峰1号井房内空气汞浓度明显高于井孔内逸出汞浓度,表明观测井房可能存在汞污染问题。两台仪器同步观测井孔内逸出气汞浓度结果表明,ATG-6138M测汞仪测试结果稳定,动态清晰,而DFG-B测汞仪观测误差较大。对比DFG-B测汞仪与ATG-6138M测汞仪校准结果认为,DFG-B测汞仪已不能正常观测汞浓度的变化,存在捕汞管老化等仪器问题。综合分析表明,赤峰1号井DFG-B测汞仪存在环境汞污染和仪器老化等因素,且集气装置不符合地震行业标准技术要求,2014年初出现的气汞浓度异常信度不高,不能作为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前兆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550.
基于吸附势理论、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煤储层压力与煤体吸附半径、孔隙半径与煤体吸附量、储层压力与煤体吸附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储层压力、吸附量、孔隙半径等多参数耦合的煤层气吸附量动态变化模型,利用潘庄区块煤体结构测试数据以及等温吸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潘庄区块以孔径小于7.7 nm的微孔为主,以孔径7.7 nm为临界点孔容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模型计算的吸附量动态变化结果与煤体空气干燥基等温吸附变化结果在趋势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模型的起始点为枯竭压力以及枯竭吸附量,得出潘庄区块枯竭吸附量为3 m3/t。模型不仅能够计算地层条件下不同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下煤体对甲烷气体的吸附量,且能够预测煤层气排采过程煤层气吸附量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确定煤层气排采工作制度以及提高煤层气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