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464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对于内生金属矿床,特别是组份分布不均匀或极不均匀的金属矿床,查明有无特高品位存在,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涉及到高品位样品值算不算特高品位因而是否需要进行处理的问题。以往,内生金属矿床中有无特高品位,通常都是利用经验数字(即高品位样品的品位值  相似文献   
122.
本地段大部分岩石为片麻岩和火成花岗岩,岩浆及其热液使有些变质岩改造,所看到的变质岩应归因于同构造的渐进变质作用。证据有:典型的花岗鳞片变晶结构,高度发育的片麻构造,常见的矿物共生组合,Bi—Pl—Kf—Qz,此外,区域性的各斜长石An牌号的连贯关系,仅仅局部性的与绿帘石密切共生的那些少量斜长石的An牌号的有规则变动,显示了,变质平衡在总体上的完成。再则,三叉连接结构伴着出溶的钠长石边,反映出变质后的退火作用的存在。花岗岩具有种种主要的足以说明岩浆成因的特征。其中,明显的贯入行为以及表明岩浆逐步冷却作用的各不同斜长石依An牌号大小次序先后结晶,是很重要的。作者发现:在这些岩浆的和变质的钾长石中,双晶形成过程相似,双晶图案有异,光轴角的数据各具特色。据此,作者探索一种方法,无需使用X光衍射方法,有效地鉴别和研究不同成因的钾长石。这里出现不少混合岩化片麻岩。从科学严格性来衡量,所见到的几乎都够不上称混合岩。  相似文献   
123.
124.
黄土高原陆面水分的凝结现象及收支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强  王胜  问晓梅  南玉合  曾剑 《气象学报》2012,70(1):128-135
中国黄土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理区域,其陆面水分过程比较特殊。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的陇中黄土高原定西陆面过程综合观测站的资料,分析了陆面水分凝结现象及其出现频率与局地微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露水(霜)量及其出现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以及受降水和天气阴、晴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降水、露水、雾水和土壤吸附水对陆面水分的贡献率,讨论了涡动相关法、蒸渗计和蒸发皿观测的陆面蒸发量的差别及其与陆面水分来源的年平衡关系,给出了半干旱区陆面水分平衡的日循环特征。发现露水对风速、大气湿度、近地层温度梯度的依赖很强,一般在风速为1.5 m/s、相对湿度大于80%和逆温强度为0.25℃的情况下露水(霜)量最大;刚降水后的晴天露水量比较大;实际蒸散量与蒸发力的差距十分明显,陆面水分平衡特征表现为一个"呼吸"过程。  相似文献   
125.
2009年6月28-30日湖北区域性大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张文  王珏  孟英杰  徐明 《湖北气象》2009,28(3):215-221
利用NCEP资料、LAPS产品、地面自动站资料及卫星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拼图资料,对2009年6月28—30日湖北区域性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与动力、热力、水汽条件等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贝加尔湖低槽东移、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抬、西南急流发展、低层切变线南压和低涡东移的条件下发生的;低空急流的发展使大气强烈转暖,低层辐合与正涡度、高层辐散与负涡度及其相互配合,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和动力条件;冷空气南下在高温高湿的长江流域形成锋区以及西南急流加强,不仅向暴雨区提供了充沛水汽,还与切变加强、低涡东移共同造成能量锋区锋生,沿低层θse能量锋区及切变线有多个对流云团和强回波生成引发区域性强降水。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历史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广东省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风雨及其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地区受TC大风影响最为频繁,但TC经济灾损率和受灾频次在粤西和粤东较重。根据广东省TC风雨和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广东分为粤西、粤东、珠三角和粤北4个区域,进而利用演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广东省各区域TC经济灾损率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模拟的TC经济灾损率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0.66以上,基于该模型对独立样本的预测检验结果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61以上(显著性水平a=0.05)。这表明,基于演化建模方法建立的广东省各区域评估模型在广东省TC灾害评估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7.
利用甘肃省河西地区17个风塔观测资料和风向风速标准差法,计算了风塔处的下垫面粗糙度,并与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中使用的粗糙度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式中使用的粗糙度值和实况具有一定差异,其使用的粗糙度定义方案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下垫面粗糙度和非均一性特征。差异最大出现在草原下垫面上,可达375%,且差异程度随下垫面植被复杂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8.
东北降水过程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1959-2004年东北81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年降水量、年集中度和年集中期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年集中度很大,多年平均值为0.66;年集中期出现的较晚,多年平均值为全年的第40候.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与年集中度在空间上表现出非常好的正相关性,年降水量越大,降水量越集中,直接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将越大,尤其是在相关显著区域.从长期趋势上看,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年集中度和年集中期都表现为减少趋势,但3者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年降水量与年集中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而与年集中期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则不太相同.  相似文献   
129.
张文 《山东气象》2008,28(3):44-46
介绍了雷电的危害及防雷设计中的三级防护,并从接闪器、接地装置、引下线、均压环及电气设备保护等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防雷的一些常规措施,着重论述了电涌保护器SPD的分类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0.
从预测高原不同区域春、夏季温度趋势分布的需要出发,利用聚类分析法将高原温度场分为3个区域。通过对3个区春、夏季温度指数与前期太平洋海温相关普查,定义了与高原春、夏季温度指数相关关系清晰的海温分布型指数。冬季西太平洋海温偏高(偏低)的海温分布型造成后期高原Ⅱ区春季温度偏高(偏低);冬季西太平洋海温、东太平洋海温同时偏高(偏低)的海温分布型造成后期高原Ⅱ区南部、Ⅲ区夏季温度偏高(偏低)。进一步分析这2种海温分布型与后期春夏季500hPa北半球高度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当冬季西太平洋海温指数偏高(低)时,春季高度场高纬冷空气活动的势力弱(强)且路径偏北(南),同时高原高度场较低(高),有利于(不利于)偏南气流北上,有利于(不利于)冬季向夏季环流形势的转变,春季高原中部温度偏高(偏低);而当冬季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海域海温综合指数偏高(低)时,同年夏季500hPa高度场高原北部至中西伯利亚南部脊加强(减弱),高原及北部为高值(低值)系统活动,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弱),夏季高原中部、南部温度偏高(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