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及机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刁口河流路废弃后飞雁滩海岸向海凸出的地形特征,是造成该岸段强烈侵蚀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滩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机制,其中潮流主要通过余流携沙外榆,造成近岸泥沙亏损。  相似文献   
112.
江陵浅水-半深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江陵浅水-半深水坳陷湖盆的层序地层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域不整合界面和沉积转换界面是级层序的主要界面;层序内虽均发育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但各体系域发育程度是不同的,致使层序的旋回性以非对称为主;层序内各体系域的沉积相构成均以河流三角洲和浅水湖泊为主,而冲积扇、扇三角洲不发育,湖泊水体基本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扩张、收缩,湖平面的波动没有造成沉积相带的区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江陵浅水-半深水坳陷湖盆特有的两种层序地层充填模式。  相似文献   
113.
GPS观测基线质量检核,为基线数据筛选、重测或补测提供依据,是保障外业高效、顺利实施,观测质量达到预期平差精度要求的重要环节。结合规范要求与长期外业GPS观测数据处理经验,采用VB6.0开发“GPS网基线数据质量检核程序”,为GPS基线质量检核提供了一个便捷、灵活、实用的基线检核和报表生成软件。  相似文献   
114.
赤道太平洋-印度洋海洋上层海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来自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海温再分析资料,通过对1955-2001年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层0-400m的海温月平均距平分析,讨论了该两大洋海温之间的联系,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虽然有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等岛屿阻隔,但海洋上层海温距平在东西方向上的分布是连续的,基本呈正负正或者负正负的分布格局,这3大冷暖中心分别位于赤道中印度洋、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和赤道中东太平洋,正负区域的交界处分别位于印度洋80°E和太平洋160°-135°W附近,正好对应于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不连续处,在该不连续处赤道印度洋的温跃层深度变化大于太平洋的温跃层深度变化.在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的3大冷暖中心中,赤道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冷暖中心是一个系统,在太平洋它的移动路径是由赤道西太平洋出发,沿着赤道向东,到赤道东太平洋转向北,到10°N再转向西,到赤道西太平洋再转向南回到赤道西太平洋,组成一个逆时针回路;而在印度洋则是由赤道东印度洋出发,向赤道西北印度洋移动,和赤道中南印度洋组成一个逆时针回路;而且这2个移动回路是同时存在的,由赤道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开始分别同时完成冷暖中心交替的时间大约是10个月.  相似文献   
115.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 ,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 ,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朱拉扎嘎金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古界朱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 ,但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入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 [(2 75± 6 )Ma]等证据表明 ,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晚期的构造_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 ,之后 ,晚期地层中的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 ,朱拉扎嘎金矿床属于沉积_改造型中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6.
内蒙古乌达矿区煤的显微特征与沉积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代世峰  张建华 《沉积学报》1998,16(3):141-146
通过对研究区主采煤层显微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并利用三角图解(在三角图解中,考虑了煤中矿物特别是自生矿物对指示煤相的意义)和组分含量平面图,论述了显微煤岩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研究发现,潮控下三角洲平原形成的煤层其活性组分和硫分含量较之河控下三角洲平原含量高,并且三角图解三端元的离散率小;在潮坪沉积基础上形成的煤层其惰性组分含量高并分布稳定;相同沉积环境形成的不同煤层显微组成相似,但它们的显微组成由于聚煤环境的变迁而在平面分布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7.
第二讲数理统计方法在海温预报中的应用 概率统计方法被引用到水文气象预报中来,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到60年代后期,统计预报已成为要素预报的重要手段,尤其是70年代以后"模式输出统计预报"在预报业务中使用以来,使统计预报出现了新的局面.现在水文、天气预报的概率统计方法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它已成为自动化预报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使海温预报走向客观化、定量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8.
近岸地带泥沙运动和海岸动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直接影响到选港、建港和港口航道的疏浚,所以,了解泥沙的来源、运移方向和淤积量是港口及海上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但由于地质作用及海水运动的复杂性,目前在这方面大多只能提出一些定性的论据。  相似文献   
119.
利用1994—2014年中国城市数据探讨气候变化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变化(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对城市TFP均有负面影响,其中降水量的影响更显著,但对中国东部地区城市的TFP影响不明显;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其TFP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越小,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这种影响就越显著;城市产业结构越趋合理,天气与气候的影响越低,反之则影响越大。其中降水量的变化对三大产业都有影响,对第一产业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0.
一、前言 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每时每刻都要接收来自海洋上的实时水文气象信息,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和数值计算模式,做出海洋水文气象预报和速报。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无线传真、邮寄等多种形式,将这些预报和速报及时地传递到在海洋上活动的交通运输、石油开发、渔业生产等产业部门,供它们参考使用,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不言而喻,发布海洋环境预报和速报的基础是来自海洋上的资料信息。对于预报部门来说,这种物质保证如同“粮食”和“水”一样重要。如果没有来自海洋上的资料信息,无论有多好的数学模式,也是无能为力的。另一方面,即使有资料信息,如果资料的信息少或者准确度不高,那么做出的预报也是难以准确的。因此采取多种途径,广泛获取准确的海洋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二、渔船测报的必要性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