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张少华  杨明慧  罗晓华 《地质论评》2015,61(5):1183-1191
断裂结构对油气运移的影响是当前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的前沿与薄弱环节。本文在调研断裂结构及其流体流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断裂带油气幕式运移过程,探讨断裂带油气运移机理及相关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控制着油气运移的路径和方式,含油饱和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气运移的路径;破碎带是油气幕式运移的优势通道,且油气聚集成藏的潜在圈闭为位于油源断裂主动盘一侧的圈闭。单次幕式充注过程中运移量与时间之间的对数型关系表明,流体沿断裂幕式运移具有非线性流的特征,且流动速率可能介于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其数量级约为10~2~10~3m/a;流体沿断裂幕式流动过程包含高速非线性流、过渡流动机制和线性达西流3种流体流动机制,其间的相互转换是一个多物理场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此外,断层体油气藏的形成条件为油气沿断裂运移时,运移动力与阻力在断裂带内达成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淄川区矿产资源丰富,伴生、共生矿较多,矿产资源组合好,煤炭、耐火材料、紫砂、陶土、铝土矿、石灰石、铁矿石、石英等储量大,分布广。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引发的地表采空塌陷面积约60km2,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农田造成破坏。该文对淄川区采空塌陷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莱西市加强耕地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莱西市从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入手,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该市各类土地面积变化趋势,指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1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1)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在经济上有损失。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征收补偿有一定的标准,即: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一般情况下为该土地征收前3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4~6倍,其他相关法律也规定了给予“适当补偿”。在实践中,具体的补偿标准主要是由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具体制定,且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应标准还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莱西市从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入手,通过对比分析近年来该市各类土地面积变化趋势,指出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钻井及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奥陶纪末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其顶面遭受侵蚀下切,形成一个大型东西向的侵蚀谷.谷底多处零星分布了一套30m左右的玄武岩、凝灰岩.后期该侵蚀谷被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下段填平补齐.柯坪塔格组下段主要分布在塔中Ⅰ号断裂带以北和塔北隆起之间,东西向展布,最大厚度约1000m,据其厚度和在古沉积斜坡的超覆特征,可分为北部缓坡带、中央深陷带和南部陡坡带三个古构造单元.柯坪塔格组下段早—中期物源受侵蚀谷充填控制主要来自塔东地区,晚期物源则主要来自塔北地区,Ⅰ号断裂以南的塔中隆起没有提供物源.柯坪塔格组下段经历了从半深海泥到潮控三角洲的过渡型沉积环境,发育三角洲储层和低幅度构造,形成了良好的油气成藏区域.  相似文献   
17.
拉萨地块南缘发育了广泛的中、新生代岩浆作用,然而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南拉萨地块西部地区的研究程度还相对偏低,尤其是缺乏中生代以前岩浆活动的发现和研究。本文对南拉萨地块西部鸭洼地区新发现的中、新生代侵入岩开展了详细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发现鸭洼地区发育了晚三叠世(210~208Ma)辉长岩和闪长玢岩、晚侏罗世(约155M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始新世(约50Ma)花岗斑岩。晚三叠世辉长岩和闪长玢岩具有相对亏损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_(Hf)(t)值分别是+1.9~+6.2和-3.0~+7.4。晚侏罗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始新世花岗斑岩则具有明显富集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其ε_(Hf)(t)值分别是-10.0~-5.2和-7.9~-2.7,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分别是1534~1836Ma和1297~1624Ma,分别反映了古元古代和中元古代古老陆壳物质为主的再循环作用。结合区域文献数据,鸭洼-打加错地区中生代以来由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而发生了明显的地壳增生作用,新生地壳的生长从中生代到新生代早期逐渐进行,并且具有从陆内向海沟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口泉断裂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的西侧,晚中生代具有独特的逆冲构造样式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野外地质考察、构造建模及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了口泉断裂带晚中生代的分段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口泉断裂带自东南向西北逆冲推覆,沿断裂带走向的位移活动具南强北弱特点;上盘为太古宇片麻岩,下盘地层依次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及侏罗系。(2)口泉断裂带具有分段特点,主体构造样式为非典型的构造三角带,具有两套以上的滑脱层;底滑脱层自南向北从太古宇、寒武系—奥陶系升高至石炭系,被动顶板滑脱层则位于下寒武统馒头组—毛庄组或下伏的太古宇片麻岩。(3)据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模拟,口泉断裂带逆冲活动的最早年龄是(147. 1±6. 0) Ma,为晚侏罗世,其形成机制与晚侏罗世伊泽奈崎板块俯冲造成的NW向挤压大地构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9.
鼠尾藻劈叉筏式养殖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4~2005年,在山东省威海海区进行了鼠尾藻劈叉筏式养殖试验。2004年试验持续123d,试养鼠尾藻2×667m2,平均株长由5.5 cm生长至79.1 cm,鲜藻产量2.52 kg/m2;2005年试验持续70d,试养鼠尾藻3×667m2,平均株长由13.0 cm生长至73.7 cm,鲜藻产量为2.88 kg/m2。试验结果表明鼠尾藻的劈叉式筏式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牙鲆饲喂湿颗粒饲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0,10% ,20% ,40%和60 %比例的全价粉末饲料与冰鲜杂鱼混合 ,配制成湿颗粒饲料 ,投喂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T.&S.) ,进行工厂化养殖试验。结果证明随着添加全价粉末饲料量的增加 ,饲料系数逐渐降低 ,鱼体增重率逐渐增加 ,在鱼体防病、成活率、体色方面 ,投喂添加粉末饲料的湿颗粒饲料都明显优于单一的冰鲜杂鱼 ,其中 ,4号饲料在养殖成本方面 ,每公斤鱼的饲料投入比鲜杂鱼节省1.26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