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洞中拉铅锌矿床是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扎雪—亚贵拉成矿带内新发现的矿床,矿区出露的花岗斑岩侵入体与洞中拉铅锌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为精确限定其形成时代,笔者对洞中花岗斑岩进行单颗粒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显示其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4.4±1.9)Ma(MSWD=5.09),该年龄对应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火山岩浆岩带东段的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事件(介于109~130Ma),与扎雪—金达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带内出露的花岗类岩体年龄(120~130Ma)一致。结合区域资料,洞中拉花岗斑岩是早白垩世弧间裂谷伸展作用下地壳挤压增厚局部熔融的产物。为念青唐古拉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侵位活动以及铅锌铜钼多金属矿产找矿方向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42.
该文结合济南市实际,对如何落实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矿产督察工作制度等情况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了重组矿产督察员队伍后的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矿产督察员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技术培训,完善基础资料整理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济南市矿产资源规范化管理水平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3.
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核算的基础。作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指示因子,森林高度的精确估算是提高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精度的关键。现有研究已证明,由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立体观测数据可用于森林高度提取,但光学遥感数据最大的问题是受云雨等天气因素的影响严重。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产品的生产需要充分挖掘潜在数据源。国产高分二号卫星(GF-2)虽然不是为获取立体观测数据而设计的专业星载摄影测量系统,但其获取的图像空间分辨率可达0.8 m,且具备±35°的的侧摆能力,在重复观测区域可构成异轨立体观测。本文以分别获取于2015年6月20日和2016年7月19的GF-2数据作为立体像对,其标称轨道侧摆角分别为0.00118°和20.4984°,以激光雷达数据获取的林下地形(DEM)和森林高度(CHM)为参考,对利用GF-2立体观测数据进行森林高度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立体处理得到的摄影测量点云的栅格化得到DSM,以激光雷达数据提供的DEM作为林下地形,得到了GF-2的CHM。结果表明GF-2提取的CHM与激光雷达CHM空间分布格局较为一致,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像素对像素的线性相关性(R2)达到0.51,均方根误差(RMSE)为3.6 m。研究结果表明,在林下地形已知的情况下,GF-2立体观测数据可用于森林高度估算。  相似文献   
44.
在详细的钻井资料和岩心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塔北隆起西部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礁滩体沉积相特征及展布规律的分析,结合礁滩体储层同生期溶蚀作用特征研究,按照古沉积地貌单元结合岩相的方法建立了一间房组礁滩体同生期溶蚀作用模式。研究认为一间房组开阔台地相包括台内滩、滩间海和台内点礁3个亚相,沉积相平面分布稳定;一间房组的同生期暴露溶蚀作用明显,普遍反映出滩体的间歇性暴露的特征:生物钻孔和溶蚀孔洞内充填礁滩体暴露形成的古土壤泥;发育潮间带的化石碎片堆积和软体生物活动遗迹;岩心观察和成像测井可以识别出渗流-潜流带溶蚀作用旋回。按照礁滩相沉积地貌结合岩相的模式,将一间房组开阔台地的浅滩和点礁沉积划分出潮上长期暴露滩、潮间间歇暴露滩、潮下高能滩、瓶筐石障积礁、潮汐水道等地貌单元。  相似文献   
45.
羌塘地块中生代时期的漂移演化及其成钾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东  颜茂都  陈毅  张大文  栗兵帅 《地质学报》2015,89(11):2005-2018
通过研究地块的古纬度,可以为我们认识该地块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位置和南北向漂移演化提供定量约束。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评判中生代时期羌塘地块已发表的古地磁数据,建立了该地块在中生代时期的漂移演化历史。羌塘地块在中—晚三叠世期间,可能发生大规模快速北向漂移,并与羌塘北部的构造单元体发生碰撞;中侏罗世时期位于北半球21.4°N,晚侏罗世期间已北向到达31.8°N。中晚侏罗纪期间,羌塘地块古纬度值逐步升高,发生约1154±223km(△λ=10.4°±2.1°)的北向漂移。白垩世期间羌塘地块相对稳定,在古纬度30°N左右。综合上述羌塘地块的漂移演化历史,结合其它地质证据,如古气候、构造和从古地理位置等,中晚侏罗世夏里组时期羌塘地块具备较好的成钾条件。  相似文献   
46.
用MapInfo软件实现地震震中县乡一级地名的快速检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大震地震速报时 ,通常不仅需要迅速确定地震的三要素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需要尽快知道震中的地名 ,以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 ,各省地震局上报中国地震局的快报和月报也要求给出乡 (镇 )一级的地名。目前 ,多数省的地震部门在确定地震震中地名时 ,采用的是根据所定位地震的经纬度在地图上查找地名的方法 ,既繁琐费时 ,又容易出错。本文介绍的是利用目前最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 ( GIS)软件 Map Info及开发工具 Map Basic,快速精确的确定出地震震中到县和乡 (镇 )一级地名的方法。1 GIS软件 Map Info及开发工具 Map BasicMap Inf…  相似文献   
47.
张大争  何建国  董恒  柏桦 《测绘科学》2004,29(Z1):100-102
本文探讨了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异构存储和数据再现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和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情况后,提出基于Oraclespatial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实现数据库的异构存储和数据再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在工程测绘中,有大量的树木需要进行测绘和树种、胸径的标注。在传统的作业方法中工作量很繁重,而且容易出错。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外业测绘时的准备工作,利用AutoLISP的简单编程实现快速的标注,以此减少内外业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49.
通过数值求解包含二阶费米加速的一维扩散方程,探讨在准平行激波条件下激波厚度和级联阿尔芬波对粒子加速的影响,研究粒子分布函数的演化与激波厚度和阿尔芬波强度的内禀关系.计算结果表明:(1)考虑激波厚度时,谱指数明显依赖于激波厚度,随着厚度从0.32增大到2.56,低能端(3-10 MeV)谱指数逐渐从2.1增加到3.7,高能端(20-60 MeV)谱指数从2.4增大到5.0,能谱逐渐变软;当初始注入粒子动量增大1.3倍,质子能谱指数从4.3减小到3.1,且与零厚度激波加速的谱指数差值缩小;厚度不变时,随着压缩比从2增加到4,准稳态分布时低能端(3-10 MeV)粒子能谱指数逐渐从4.0减小到1.8谱变硬;(2)在级联阿尔芬波的影响下,随着时间的增大,粒子在低能处(3-10 MeV)的谱指数从2.5减小到0.6高能端(20-60 MeV)谱指数从11.6减小到5.0,能谱变硬,拐点能量值从7.5 MeV增大到为19.6 MeV;随着波的能量密度增大,谱指数从5.8减小到2.9,这表明阿尔芬波强度越大,加速效率越高.通过与激波厚度解析结果和高能粒子事件的观测能谱比较发现两者是一致的,说明数值模拟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0.
本文利用多种遥感资料提供的大量的新的构造信息,对北京西山煤田已有的地质认识和成果进行了重要补充和修改,划分出推覆型和滑型两种基本类型的滑脱构造,并详细研究了各个滑脱构造系统的影像特征、展布规律、几何形态、成因机制、演化历史以及控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