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介绍了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构成,功能,特点;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工艺流程,以及目前已投放市场的几个地图电子出版系统,认为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出现是地图制作与出版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72.
广东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镇国  张伟强 《热带地理》2001,21(2):135-138
认为广东至2010年的城市化目标以50%为宜,在城市化进程中,下列问题值得重视;加速发展中小城市;采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若干个大都市圈;依法做好土地利用规划;注意城市分质供水的发展趋势;建设多功能的城市;国家、企业、个人多元化参与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3.
再论中国稻作的起源发展和传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较新的考古资料 ,认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是在湖南道县和江西万年 ,最早的栽培稻实物是在湖南澧县 ,因此 ,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稻作的起源地。 12 0 0 0aBP以来 ,史前稻作的发展经历了起源、确立、扩展、兴盛 4个阶段。稻作的传播 ,先是从起源地向东扩展 ,尔后向北和向西扩展。约 35 0 0aBP之后 ,稻作从长江下游地区传到日本 ,再扩展到朝鲜半岛。越南和泰国的稻作最初可能不是从中国传去 ,而是源自印度  相似文献   
74.
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遗迹高程的区域差异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镇国  张伟强 《台湾海峡》2005,24(2):228-235
本文较全面地列举南海地区6500~5000a(BP)期间的古海平面遗迹,共61个实例,其中正高程的或高程为0m的有45例.这些遗迹的现存高程差异很大,主要是受构造升降运动的影响.按照遗迹高程的分布,可分为5个区域,台湾为高程最大值。巽他群岛居其次,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居第三位,华南沿海的高程较小,南海海盆为最小值.负高程的实例主要分布在五大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75.
中国红土与自然地带变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我国第四纪冷期气候及自然地带变迁的研究较多,本文则专论暖期,根据棕红色土,红土,强风化红土网纹红土的时空分布,结合其它环境标志,论述亚热带北部,亚热带南部,热带这3个自然地带在上新世以来的4个暖期的配置,推断华北,长江中下游,华中,华南这4个区域的暖期气候变迁及其变幅。  相似文献   
76.
人为因素对珠江三角洲近30年地貌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黄镇国  张伟强 《第四纪研究》2004,24(4):394-401,T001,T002
近二、三十年,珠江三角洲的218个围联成53个大围,堤线缩短。束水归槽,使水位呈上升趋势。河道大量采沙,使西、北江的分流比发生变化,相当于增加一条北江的水量和沙量向东四口门输送。控支强干,主要河道由淤转冲。来水量增多而河道比降变小,造成局部洪峰水位异常壅高。东口门伶仃洋水域面积的缩小、年均淤积量、浅滩面积的增长、港口的淤积等,都比西口门磨刀门显著。1966~1996年,平原扩展速率达160~260m/a,各口门延伸10~13km。伶仃洋围垦面积占可垦滩涂总面积的52%,磨刀门为88%。磨刀门的口门导治格局已基本形成,构成一个新的“磨刀门三角洲”。  相似文献   
77.
广东区域旅游正向休闲度假转型,旅游度假区(城、村)建设正从城郊向山区与滨海延伸,呈现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区域特色,如:"环城市(群)休闲度假带"的空间布局模式,"度假 观光 娱乐 专项 特种旅游"的产品开发模式,民营企业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多业共生"的产业组织模式,主题体验型的旅游度假区发展模式,主题休闲型的度假旅游地发展模式等;立体地构造了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区域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文中以滨海"休闲城市"珠海市与中国"旅游强县"粤北山区清新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8.
中国热带第四纪动物群与气候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热带第四纪动物群的70多个实例约有40%出现在冷期,反映气候波动幅度较小.动物群的时空分布可以佐证早更新世气候波动的2个主旋回、中更新世的3个主旋回、晚更新世的2个主旋回和全新世大暖期.末次冰期和新冰期未曾危及热带动物群的生存.历史时期的冷波动使动物逐步南迁,但其绝迹主要是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9.
利用偏振升级改造后的广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D)水平反射率ZH、差分传播相移率KDP、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和广东佛山219个地面气象自动站雨量数据,形成不同偏振量组合的8个数据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建立雷达定量降水估测网络架构QPEnet, 并将该架构用于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评估结果表明:数据集通道数N的增加可降低QPEnet的定量降雨估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并提高相关系数(CORR);对于由ZH形成的数据集Z、Z_1~3 km和Z_6 min,随着通道数N的增加,数据集Z、Z_1~3 km和Z_6 min的性能逐步得到提高,数据集Z_1~3 km和Z_6 min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4.71和3.78,比数值集Z分别降低了1.3%和18.7%;数据集Z_1~3 km和Z_6 min的CORR分别是0.82和0.88,比数据集Z分别提高了2.5%和10.0%;对于ZH、KDP和ZDR偏振量组成的数据集里面,数据集Z_ZDR_KDP的拟合性能最好,RMSE为3.97,比数据集Z的RMSE降低了14.6%,CORR是0.86,比数据集Z提高了7.5%;分别对0.6~5 mm、5~10 mm、10~20 mm、20~30 mm、30~40 mm、40~50 mm和50 mm以上的7个降水量级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偏差比(MBR)、平均误差(AE)和相对误差(RE)等的统计结果表明,数据集Z_6 min降雨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粤东北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区域旅游资源组合层次,提出应从纵、横向上对粤东北山区进行资源的有机整合.基于五华县"山、水、泥"生态旅游资源组合优势以及客家文脉之旅的区域组合优势,探讨如何从客家文脉、资源布局、线路组织、产品开发、精品培育、建设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组合战略,促进五华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粤东北山区独特资源,盘活山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