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热带第四纪气候波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热带早更新世气候波动以高频率小幅度为特征。“中更新世革命”发生在MIS20/MIS21之交。中更新世气候波动一般为三大旋回。晚更新世为两大旋回,但有变暖事件D/01~21及变冷事件H1~H6的表现。可以识别末次间冰期MISS及其阶段5a~5e。末次亚间冰期有4~7次冷暖波动。末次冰期温度一般比今低1~2℃或3~5℃。终止点Ⅰ为15000~13670aB.P.。终止点Ⅱ为0.135~0.130MaB.P.。新冰期Ⅰ、Ⅱ、Ⅲ都有表现。历史时期出现南北朝冷期、北宋冷期、明清小冰期。近200a的气候,前百年升温,后百年降温。  相似文献   
52.
黄镇国  张伟强 《热带地理》2007,27(2):97-101
夏代至清代约4000 a的历史时期,中国热带西部的气候波动比热带东部微弱。东部的5个冷期之中,周、战国至西汉、晋、唐末至南宋冷期,在西部仅有个别冷波动的实例,反而可以举出较多的暖波动现象。明清小冰期东、西部基本同步。东部的3个暖期(汉、唐、元明)在西部也有相应的表现。中国热带历史时期的冷波动与太阳活动的平静期有一定的相关。热带东、西部气候波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东部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而西部则受南亚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54.
台湾沿岸全新世海平面波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强  黄镇国 《热带地理》1996,16(3):226-235
本文汇集了一批台泫沿岸全新世隆起海相沉物样品的^14C年代,高程数据,尝试以华南海平面变化曲线为参照系。从相对海平面变化中剔除构造运动的影响,恢复台湾古海平面的高度,进而探讨海平面的波动变化。并与闽、粤沿岸海平面变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5.
张伟强  黄镇国 《热带地理》1996,16(4):291-298
本文从地形地貌,地层,孢粉,化石,古文化遗存等方面出发,结合构造运动及海平面变化,讨论台湾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并与邻区对比。  相似文献   
56.
全新世中国热带北界变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孢粉、动物群、石笋、珊瑚礁、红树林等约30个全新世古环境分析实例,认为年均气温变化2℃左右,就会引起热带界线的变动。热带北界的迁移过程可分3个阶段:全新世回暖期北返阶段(11000~8500aB.P.),热带北界北移1.5个纬度;升温期北进阶段(8500~5000aB.P.),向北推进3~5个纬度;降温期南归阶段(5000~3000aB.P.),向南回归1~4个纬度。热带北界的展布既有纬度地带性,也有经度地带性,这与东亚季风、寒潮、台风的影响以及地形格局有关。  相似文献   
57.
张伟强 《广西地质》1997,10(3):69-72
文章论述了伊岭纹理石资源的利用价值,空间分布,开发条件和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从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古文化遗存等方面,阐述台北盆地的形成及环境演变,台北盆地为断陷成因,断陷年代为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初,盆地的发育演变,环境变迁与构造运动、里斯-玉木间冰期及其后的海平面升降波动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9.
珠江水下三角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1995,50(3):206-214
根据海底地形,陆架残留沉和残留地貌,第四系厚度分布,断裂分布等综合分析,认为珠江口外的陆架只有1个水下古三洲。按照陆架第四纪地层及其分布,沉积旋回的更替,推断水下古三角洲经历过4个发育期的演变而与陆上珠江三角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60.
该文利用顺德国家气象站和自动站资料,运用气候学计算方法、5 d滑动平均法、分组法和直方图法分析了顺德地区的光照和热量资源。结果表明:顺德月太阳辐射呈现单峰型,以7月最大,2月最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 531.874 MJ/m2,属于太阳能资料较贫乏带。顺德月光合有效辐射(PAR)为119.68~263.38 MJ/m2,平均为184.286 MJ/m2,也呈现弱单峰型。≥15℃的初日提前不明显,终日延迟趋势显著。制作保证率日期表,以供农业气象分析查询使用。顺德积温地域分布存在"东高西低"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