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珠江河口近期演变与滩涂资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黄镇国  张伟强 《热带地理》2004,24(2):97-102
珠江每年输出口门的泥沙有7098×104t.近20年,东四口门的分沙比从47.7%增大为56.8%,加速了伶仃洋的淤积.东四口门的年均淤积量、水域缩小面积、滩涂自然增长率都比西四口门的大.珠江河口滩涂的年均增长量为630hm2.滩涂年均围垦面积,除1984~1988年为900hm2外,都比自然增长量小.1996年珠江河口滩涂面积为5.47×104hm2.口门整治规划实施后,可围垦滩涂约7×104hm2.  相似文献   
32.
以广东第一"旅游强县"清新县为例,阐述旅游发展对清新县域经济的拉动效应,认为发展旅游休闲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之一.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可直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扩大旅游乘数效应;从经济结构方面看,旅游发展可直接推动县域经济结构转型;从综合效益方面看,旅游发展还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文化发展.最后,提出了"经旅互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3.
中国热带第四纪气候波动幅度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40多个有关气候波动的实例分析,中国热带第四纪几个特征时段比今升温的幅度为1.0~3.0℃:降温幅度较大者为3.0~7.0℃,较小者为1.0—3.0℃。而中国热带地区现代理论雪线高度约为4300m;北半球长年冻土地带南界的年均温为-6.0~-8.0℃。因此,中国热带除台湾岛外,第四纪不具备形成冰川或冰缘现象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4.
珠江三角洲治水方针的实施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治水方针从联围筑闸、以防为主,到合理导治、以泄为主,再到近期以清障为主。联围筑闸,利多弊少。洪水位长期呈上升趋势,但堤围的标准偏低。十余年来,口门的水沙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口门整治必须合理围垦和适当疏浚。三角洲腹心地区洪峰水位异常壅高,主要是由于北江的分流比增大。近期有必要清除河障,疏浚主干河道,但是长远之计是兴建思贤和南华水闸,调控西江、北江的流量,确保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35.
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圈作为地表圈层中的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直接发生关系的圈层。它具有三维形态、物质结构及其运动与演化的四大属性,并在全球充分连续的基本圈层。主要以亚洲与邻区海陆地貌为例,通过地貌圈大中地貌以内动力为主而微地貌以外动力为主的成因概念及其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四大属性的基本事实,论证地貌圈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在全球的连续性。论文在探讨地貌圈运动特征时,首次用岩石圈构造分层的现代概念,解析了现代板块边缘及其毗邻广大地区GPS所测试的地壳运动速度,普遍慢于以热点为参考架而确定的板块运动速度。最后,论文以地貌圈与其它地表圈层互相关系的简表,及其与内外环境圈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等示意图,来呼吁加强地貌圈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这对推动地球科学及其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南海现代海平面变化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镇国  张伟强 《台湾海峡》2004,23(4):530-535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对广东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并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现代海平面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认为数十年来南海相对海平面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一般小于2.5mm/a.1.8mm/a或1.9mm/a可以近似地作为绝对海平面上升速率.预测2030年或2025年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为20~25cm.  相似文献   
37.
GIS及其在三高农业规划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强  邹春洋 《热带地理》1997,17(4):354-358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及功能,并尝试把PC ARC/INFO应用于三高农业规划。通过实例应用,认为GIS在三高农业规划及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以"顺德天气"微信公众号为例,介绍微信公众号的设计和开发,重点介绍如何利用模板消息接口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并通过分布式系统,提高发布速度;微信预警信号的发布嵌入顺德气象台业务平台,实现和其它发布渠道的一键式分发,使得预警发布操作简便、分发迅速、覆盖面广,提升了顺德区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9.
华南与中南半岛三角洲发育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江、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三角洲同处东亚季风热带。河流丰水少沙,径流强劲, 洪枯流量比值大,洪泛平原和湿地发育,有珊瑚礁和红树林堆积,平原推进速率较大,出海口门多,这些都是热带三角洲的特色。各三角洲的构造基础都是断陷盆地,由于断陷的幅度和时代不相同,故而第四系的厚度和年龄差异很大。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末次冰期以来,各三角洲经历了相似的沉积过程,发育3期三角洲。所处位置(湾内或湾外)、滨外陆架坡度、海洋动力等条件,使各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地面高程、平原推进速率、水下三角洲、水动力类型等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0.
黄镇国  张伟强 《热带地理》2006,26(4):297-302
珠江三角洲表土的粒度组成以粉砂为主,床沙则以混合砂为主,北江的床沙比西江的粗.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对比,床沙的粒度组成变细;中值粒径ψ值变大;运动方式的推移组分增大.床沙的细化率西江(21.9%)比北江(15.8%)大.按河流段、近口段、河口段的划分,细化率的沿程变化,西江为从上游向下游增大,北江则相反.床沙细化的主要原因是河道纵比降变小,纵比降变小是河道采沙及分流比变化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