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542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背景的一种链式关系。运用"MT监测优显参数"进行择优监测,将可能为大陆地震的震源物理发展过程和中短期预报提供丰富可靠的判据。  相似文献   
992.
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殷宁万  何红蓼 《岩矿测试》1991,10(3):171-176
本文利用ICP-MS分析技术检出限低,可同时测定多元素,以及溶液进样等特点,建立了天然水中多种痕量元素分析的有效方法,研究了整个测定质量范围内的背景、干扰及其克服方法,讨论了水中Na、Mg、Ca等元素产生的基体效应对被测元素的影响。对含盐量较低的天然水样,可直接测定的痕量元素达50余种,测定限为0.x—xμg/L。高盐水样如海水、卤水等的测定,本文选择共沉淀法,以Fe(OH)_3为捕集剂,使被测元素与大量的碱金属、碱土金属基体分离。分离后可测40种痕量元素,测定限为0.0x—0.xμg/L。  相似文献   
993.
1.前言煤矿地下电气作业会在其周围局部地区造成一定的电磁干扰,但是对其影响程度目前尚未进行过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1970年宁夏石咀山市党校测点的大地电磁观测中曾发现过这种干扰,结果使该测点工作无法进行。1979年在甘肃山丹邮电农场测点亦发现此种干扰。1986年4月在山丹南湾测点上又发现了这种干扰。我们针对这种典型的场源背景,经过数百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常规探测、自动站逐时雨量及ECMWF0.25°×0.25°每日4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10—2018年6—8月天山北坡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及其环流配置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北坡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主要发生在沿山海拔1000~2000 m区域,尤其昌吉州频次最多;雨强R≥10 mm/h出现频次2015年最多,而R≥20 mm/h出现频次相较前者骤减,2016年出现最多,均在2014年最少,且6月出现最多;短时强降水日变化明显,16时—次日03时发生频次最多,占总次数的73.8%。天山北坡短时强降水过程以局地分散性居多,占总过程的65.1%;影响系统主要分为西西伯利亚低槽(涡)、中亚低槽、中亚低涡、西北气流等4类,其中,西西伯利亚低槽(涡)、中亚低槽两者占总过程的73.2%。  相似文献   
995.
2018年洛阳地震台观测技术保障系统升级改造,地电场观测系统短极距NS、NE测道数据出现大幅度阶跃变化,其中NS测道变化达-420 mV/km,NE测道变化达-290 mV/km。通过走访调查地电场观测环境,巡检测试观测系统,并核实、分析观测技术保障系统,发现本次数据变化非地震地球物理异常,应为电源防雷插排漏电及机柜内接地线未明确分类所导致的干扰。  相似文献   
996.
997.
大地电场临震突变异常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震前的各种突跳性前兆是短临予报的标志,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前兆异常的突变形态为研究将有助于排除各种干扰,正确地区分异常,较好地做好时间、地点和震级方面的予报。对于已经观测到的各种临震突跳性前兆,目前还没有一种比较  相似文献   
998.
1.引言最近许多研究都强调对流层臭氧的重要性(比如见Levy 1984;Fishman 1985;Levy等1985;Logan 1985),这是由于臭氧在对流层光化学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以及作为温室效应的气体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尽  相似文献   
999.
张云琳  司玉兰 《地震学报》1989,11(1):98-105
本文讨论了青海祁连俄博测点和甘肃山丹霍城测点1979年7月——1986年10月间的大地电磁测深重复观测试验结果。测点所在地区的电磁干扰背景较小、地震活动性较强。文中分析了观测记录和资料处理中的误差。结果表明,以初始值为基准,俄博测点1984年两次复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在部分频带范围内出现过15——30%左右的系统变化,与此期间测区附近发生的一些M5的地震活动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1985年复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又恢复至初始值,而此期间测区附近没有M5及其以上的地震活动,1986年霍城测点和俄博测点复测的视电阻率曲线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发生了40——70%左右的系统变化,与此期间震中距为60km左右的青海门源M=6.7,5.7和5.0地震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安德鲁A·斯乃林博士在昆加拉矿床工作多年,1988年9月应邀来四川地质学会作学术报告,本文根据他赠送的文稿译出。昆加拉矿床的形成和演化对我们四川的铀矿床有一定参考价值,译文做了必要的精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