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1篇 |
免费 | 366篇 |
国内免费 | 3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5篇 |
大气科学 | 161篇 |
地球物理 | 371篇 |
地质学 | 874篇 |
海洋学 | 239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177篇 |
自然地理 | 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5篇 |
1974年 | 5篇 |
1963年 | 7篇 |
193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该文从发展性、共享性、可持续性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2011—2020年重庆三峡库区15个区县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重庆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共同富裕水平不断上升,区县间差距依然存在,但呈“良性追赶”态势,从各维度看,发展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最高,共享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增长最显著,可持续性维度共同富裕水平最低;(2)重庆三峡库区共同富裕水平等级由中等及以下水平提升至中等及以上水平,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域差异显著;(3)库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主要有高—高和低—低2种空间集聚类型;(4)经济发展、金融支撑、市场化水平和城镇化率为共同富裕水平的主导影响因子,区位因子、政府调控、地形条件与产业结构为重要影响因子,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类型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2.
大地震在哪里发生是地震预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反演GNSS观测数据得到的2011年日本东北9级大地震前7年(2004—2010年)断层上的应力变化,我们发现了这次地震断层的孕震区.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孕震区的演化过程,本文继续反演这次大地震在1997—2003年间的断层应力变化过程.通过这两期的反演工作,我们看到,在这14年中,断层应力的年变化图案的主要特征基本是稳定的,并存在明显的应力增加区和降低区.前者与地震的破裂区吻合,后者与前震、重复小地震和无震滑动的区域一致.显著的剪切应力增加区不但与主震,而且还与大余震的破裂区相符合.我们发现断层面上高应力积累区的零剪应力和零正应力变化的等值线不重合,前者在断层面上的深度大于后者,这意味着在剪应力增加区存在着正应力降低区或剪切强度降低区(由于剪切强度与正应力成正比).断层初始破裂点似乎更偏好零正应力等值线附近的位置,这是因为该处不但靠近剪切强度降低区,而且位于剪应力积累最显著的地方.研究结果表明,正应力变化对大地震的初始破裂有影响;本文所使用的断层应力变化反演方法,可以用来作为预测大地震发生位置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163.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肩腰腿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结合药酒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对照组为69.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4.
利用河南新密超化镇某矿区布设的密集临时地震台网观测资料,通过微震震源精确定位手段,实现强干扰背景下该地区某煤矿地下开采面的定位追踪试验研究。微震定位后,爆破点位置的水平精度为±70m,垂直精度为±500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密度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可较为准确地监测矿山地下开采面的动态变化,从而实现对矿产资源越界开采和小矿非法开采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同时,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地震台网的监测控制范围受爆炸源能量、地下开采面的深度、监测区背景噪声、监测仪器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影响,试验结果可对今后矿区地震监测台网的合理布设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65.
166.
167.
以1982—1985年实施的中层大气研究计划(MAP)为契机,一改过去的情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层大气的存在对于了解上下大气圈是不可缺少的。大型雷达(指中层、平流层、对流层探测雷达)在前些时候已成为中层大气运动观测的主要手段。近几年,用大型雷达进行的高层大气观测,在科研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不过,它的能力和界限还未必被人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168.
利用高精度的MTS材料实验系统,在1473-1673K的温度区间和可控热力学环境条件下,对[100]pc和[110]pc两个方位的CaTiO3-钙钛矿单晶体进行了高温蠕变试验,着重观测了晶体结构相变和高温流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钙钛矿的晶体结构相变对其高温流变性质有明显影响,斜方晶系钙钛矿蠕变强度大大高于四方和立方晶系钙钛矿,后两者具有很强的高温塑性各向异性.在分析相变过程晶体结构变化特征和观测到的高温流变数据基础上,认为钙钛矿晶体结构相变中发生的位错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其高温流变性变化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9.
平原水网区无人值守水文站测流技术的研究姜洪鼎,周五一(浙江省水文总站)1前言平原水网区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河道纵横交叉,河道水流受上、下游水位,下游潮汐顶托以及风暴潮等因素的影响,流向顺逆不定,变化无常,水量交换频繁,水文情势十分复杂。水文站测流断面...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