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唐王陵昭陵组砾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王陵砾岩的时代归属及其沉积物源环境一直是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沉积地层学研究和油气地质勘探备受关注且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采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定量分析探讨了唐王陵昭陵组砾岩的时代归属和物质来源。结果表明:昭陵组砾岩的碎屑锆石U-Pb测年数据主要分布在744~943 Ma(n=6)、1 005~1 412 Ma (n=15)、1 449~2 209 Ma(n=255)和2 274~2 696 Ma (n=49)四个年龄区间,相应的峰值年龄集中在815 Ma、1 182 Ma、1 811 Ma、2 454 Ma,最年轻的单颗粒锆石年龄为744 Ma。它与盆地西缘贺兰山地区震旦纪正目观组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非常相似,但明显有别于盆地南缘晚奥陶世平凉组,尤其是缺少平凉组碎屑锆石主要集中在454 Ma的峰值年龄,由此限定昭陵组砾岩的沉积时代主要发生在晚前寒武纪或震旦纪。锆石U-Pb年龄谱的区域对比揭示,昭陵组砾岩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华北(鄂尔多斯)地块的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岩系和其南缘北秦岭构造带的晚前寒武纪岩浆岩-变质杂岩,呈现稳定地块与活动带双向混合物源特征。  相似文献   
112.
113.
为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领域,提高生态气象服务水平,从2004年开始,锡盟牧试站就承担了自治区气象局下达的天然牧草营养成分分析任务。 天然牧草营养成分分析是以全区49个生态监测站天然草场监测场内建群种、优势种和混合牧草为代表的3种样品。测定牧草中所含吸附水、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钙、磷、胡萝卜素以及无氮浸出物9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4.
南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的南缘,是一条增生—碰撞型造山带。其碰撞造山的时间,是中亚造山带研究的一个关键构造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以往关于碰撞造山的时间证据,基本上都来自造山带自身,即南天山前新生界露头区。前陆区广泛覆盖着巨厚的新生界,无法直接考察,很少从前陆区碰撞相关构造的角度研究南天山碰撞造山的时间。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的前陆区。经认真系统地解释这里的地震资料,发现了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的同碰撞构造和碰撞后构造。同碰撞造构造由二叠纪末—三叠纪冲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组成。三叠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叠系两个不整合给出了二叠纪末—三叠纪初和三叠纪末—侏罗纪初两期挤压冲断的时间。造山后构造为侏罗纪—白垩纪正断层组成。正断层活动起始于三叠纪末—侏罗纪初,持续至白垩纪中期。根据同碰撞构造和碰撞后构造的形成时间推论,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起始于二叠纪末,结束于三叠纪末;侏罗纪—白垩纪中期为造山后应力松弛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15.
六盘山东麓断裂的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宏发  池田安隆 《中国地震》1999,15(1):74-81,91
野外详细调查和探开挖揭示,在六盘山东麓断裂的孙家庄-海子峡地段自距今4.6万年以来存在有6次古地震位借事件的地质形迷,它们分别发生在距今35250,20250,14750,12150,8550和4000年前,各次事件的重复间隔依次是15000,5500,2600,3600和4550年。按M-D经验关系,事件1,2约相当于8级地震的位错,其余各次事件约相当6.5-7.5级地震的位错。  相似文献   
116.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s of main streams of ten kongdui basins within Inner Mongolian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were characterized in this study by analyzing a series of quantitative indexes that are relevant to tectonic activity and river action, and by establishing a series of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all longitudinal profiles are concave in shape, with a range of concavity between 1.1 and 3.1, increasing from west to east. Data also show that the concavity of the profiles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file length, altitude difference, average altitude, drainage area and sediment load of the basins. Analysis reveals that kongdui basins have suffered from moderate-to-weak tectonic activity over time, again characterized by a west-to-east weakening trend. Stream power also varies along the main channels of the ten kongdui basins; average values in each case fall between 0.8 W/m and 8.4 W/m, generally higher within the middle reaches. This decreasing trend in stream power within the lower reaches of kongdui basins might provide one key explanation for sedimentation there. Data also show that the average stream power in western and central basins tends to be higher than that in eastern examples, even though both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values are seen within two middle ones. Thi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 concavity valu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ectonic activity and that the effect of river action is in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17.
油砂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通常具有资源量大,分布面积广等特点。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油砂资源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围绕松辽盆地外围(内蒙古境内)、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油砂矿富集情况进行了论述,对内蒙古自治区油砂的分布特征与资源状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自治区内油砂的发展方向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8.
上海春季沙尘与非沙尘天气大气颗粒物粒度组成与矿物成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上海春季典型沙尘天气的湿降尘和非沙尘天气总悬浮颗粒物、自然降尘的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沙尘天气湿降尘几乎全部由<63 μm的颗粒组成(99.45%),其中10~50 μm、5~10 μm和<5μm的含量分别占49.02%、21.75%和27.14%,平均粒径为13.57 μm,分选差。这一粒度特征与马兰黄土和下蜀黄土很相似。非沙尘天气总悬浮颗粒物的粒度分布范围和均值与湿降尘很接近,自然降尘颗粒则明显较粗。矿物X—衍射物相及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大气颗粒物都由粘土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角闪石等组成,所不同的是湿降尘中含有较多来自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源输入的矿物颗粒;而非沙尘天气总悬浮颗粒物中石膏含量较高(达14.59%),推测为溶解在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SO2与方解石作用形成的二次污染颗粒。  相似文献   
119.
复合型泥沙灾害过程特征及区域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复合型泥沙灾害的定义,从时间序列角度出发,表述了复合型泥沙灾害过程的复杂性、周期性、耦合性及层次性等特征,并对泥沙灾害的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差异,区域划分与分区特征作了研究。根据复合泥沙灾害过程发育的大环境及基本复合过程进行划分,分为东部平原-沿海地带复合泥沙灾害过程地区、中部高平原低山复合泥沙灾害过程地区、西北干旱高中山盆地复合泥沙灾害过程地区、青藏高寒山原复合泥沙灾害过程地区4个一级区;依据泥沙灾害复合过程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划分11个复合泥沙灾害过程二级亚区。  相似文献   
120.
黄河口泥沙淤积估算问题和方法——以钓口河亚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往在黄河三角洲沉积量的估算中,对沉积物干容重和计算边界等问题不够重视,导致计算结果存在明显出入。本项研究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和大量采样分析得到了多种沉积环境下沉积物干容重的计算模型,结合三角洲沉积结构分析和利用地形测量数据,计算了黄河口钓口河流路时期亚三角洲不同时期的沉积量。其中1965年至1974年间钓口河亚三角洲前缘坡脚以内的总淤积量为71.0亿t。其平均干容重为1.36g/cm3。这一干容重用于估算其它亚三角洲沉积量不会造成明显误差。认为忽略三角洲下松软沉积层的压实沉降、三角洲平原相和前缘相中粘性土与非粘性土干容重的差别以及来沙量的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