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利用包气带环境示踪剂评估张掖盆地降水入渗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水入渗补给速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保护中的重要参数。长期以来在河西走廊中游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中,一直认为地下水位埋深>5m的地带难以产生降水入渗补给。本文在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盆地分别选择沙丘区和裸地区,综合运用包气带同位素和水化学信息,开展了降水入渗补给研究。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法结果表明:现代气候条件下,张掖盆地地下水位埋深>5m的地带仍存在降水入渗补给,在沙丘覆盖区,地下水位埋深6.3m时,降水入渗补给速率为13.3~14.4mm/a,入渗系数0.10~0.11;在裸地区,地下水位埋深8.6m时,降水入渗补给速率为16.8~18.4mm/a,入渗系数0.13~0.14。  相似文献   
42.
大坪金矿构造矿体空间分布特征与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坪金矿是哀牢山造山型金矿的典型代表。矿床明显受到了红河—哀牢山断裂、小新街断裂以及小新街断裂的次级断裂的控制。研究断裂构造与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新生代(58 Ma)以来研究区内发生的多次构造动力机制的转变对成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找矿意义。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汇聚碰撞,形成NW向的三级断裂构造系统;汇聚过程中,印度板块发生四次旋转方向的转变引发区内构造动力机制的四次转换,构造动力机制的转换与哀牢山造山带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具有重要关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受壳—幔相互作用影响。红河—哀牢山断裂控制了区内造山型金矿的分布,小新街断裂是大坪金矿的导矿构造,次级断裂带构成了大坪金矿的容矿构造,断裂带中构造应力引张部位为金矿的矿化富集带。研究成果为大坪金矿成矿机制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区内其他造山型金矿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3.
晋州地区是典型的农业井灌区,通过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季节降水量-农业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埋深之间互动变化特征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枯水年份,农业地下水开采量的大小与小麦、玉米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变化密切相关;平水年份,小麦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变化对农业地下水开采量影响占主导,其次为玉米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变化;丰水年,农业地下水开采量仅与小麦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变化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与玉米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变化相关性明显弱化。不同水文年降水量变化,在影响农业地下水开采量增减的同时,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呈现与开采量逆向变化,二者叠加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平水年份或丰水年份,小麦生长季节地下水埋深增大,玉米生长季节降水量一般能满足玉米需水量,地下水埋深减小。因此,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降水量,对减少地下水开采和高产农业的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河北平原是中国粮食和蔬菜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以地下水作为主要供给水源的地区。近50年来粮食持续大幅增产,驱动区内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农田灌溉节水有效地缓解了粮食增产对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的速率,拓展了在有限的可利用地下水资源条件下粮食增产的发展空间。在1977年之前,每增产10000t小麦和玉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增加0.14×108m3,1978年以来,每增产10000t小麦和玉米,多年平均实际开采量只增加0.04×108m3。因此,大力发展抗旱节水作物,合理调控农业种植结构,是缓解河北平原农田区地下水超采状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率及水势变化具有入渗排气、渗吸增能、吸脱水减能和缓慢脱水减能的阶段性特征。当土壤处于水分亏缺状态急需补充水分(土壤吸水)时,土壤水势梯度大于1.0 cmH2O/cm;当土壤水分得到充分补给达到过水(土壤含水率不变,且水通量不为零)状态时,土壤水势梯度等于1.0 cmH2O/cm;当土壤中水分过剩而处于脱水(流出大于流入水量)状态时,土壤水势梯度小于1 cmH2O/cm。由此,根据上述特征指导农田灌溉调控节水,其中土壤层下部(深度15~60 cm)的水势梯度等于或小于1.0 cmH2O/cm可作为监测及预警节水灌溉的阈值。  相似文献   
46.
区域地下水功能及可持续利用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流域尺度地下水循环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功能的基本理念、评价标准和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华北滹沱河流域作为示范区应用,结果表明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7.
石家庄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DRASTIC评价模型,不考虑地形与土壤两个因素,将人类活动(抽取地下水)与其他5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石家庄地区的地下水进行评价,由结果可以看出在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人类活动是地下水脆弱性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8.
我国铝土矿床的新类型——平果岩溶堆积铝土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二叠纪原生高硫沉积铝土矿在强烈的岩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次生沉积改造矿床,是华南特有的铝土矿工业类型。目前已探明远景矿石储量占全国总探明远景储量的23.3%,在我国铝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9.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的自然属性,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的理念基础、评价原则和评价机理3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认为它们同源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都以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为研究主体,以保护生态与地质环境为目标,彼此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合理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充分条件,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合理确定是实现地下水功能评价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二者缺一,则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0.
证据权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证据权法证据权法是一种利用矿产形成后的后验概率来圈定研究区有利成矿部位的数学模型,它由加拿大数学地质学家Gterberg A提出.它最初是基于二值图像的.该模型以贝叶斯条件概率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数学计算方法确定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证据层的权重值,进而计算空间任意位置矿产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