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定年和示踪一直是伟晶岩成岩成矿过程和稀有金属富集机制研究的关键问题。副矿物不仅是伟晶岩中稀有稀土元素的重要载体,还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并常常具有较高的U- Th含量,是研究伟晶岩年代学、成岩成矿过程和物质源区的“理想探针”。伟晶岩中常用的适合于U- Pb同位素定年的副矿物有锆石、铌钽铁矿、独居石、锡石、榍石、褐帘石、磷钇矿和磷灰石等。由于封闭温度、矿物学特性和不同性质流体中元素行为的差异,伟晶岩中不同副矿物的U- Pb系统常表现出复杂的年龄谱系,可能记录了伟晶岩中潜在的后期地质过程,如:自交代、后期变质与流体改造等。因此,基于前期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冷阴极发光、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矿物微观结构研究,对不同期次或世代的副矿物进行原位微区U- Pb定年及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于全面认知多期地质事件和伟晶岩成岩成矿过程演化历史,进而更准确地构建其构造- 岩浆- 热液- 成矿作用时空框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2.
日本的主要油气田都位于从北海道中部延伸到本州东北部的地区。主要产油气地层一般是秋田盆地的中中新统(约12 ̄10Ma)女川组和其它盆地的同位地层。这些地层组主要由燧石岩、硅质页岩、硅藻岩、泥岩、泥灰岩和酸性火山碎屑岩组成。用岩石评价仪分析得出的相当于女川组的青森盆地的中新统大枥和女川组源岩的生油潜力表明,与该盆地的其它地层组相比,其生油潜力具最高值。TOC、S1和S2的平均含量一般增高的顺序是泥质岩  相似文献   
33.
34.
文中利用1948-2002 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1958-2002 年ECWMF再分析资料,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的618个测站1961-2005 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作者确定的东亚夏季风(EASM)建立标准,探讨东亚夏季风在南海爆发以后继续向北和向东推进活动范围、建立、持续和撤退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EASSM)的定义,计算其建立时间(候)和空间分布,发现EASSM除继续向北推进的方向外,在20°-25° N还有明显向东的分支,以及向西稍偏北的分支,107.5°E以西的季风建立等时线梯度十分密集,而以东的等时线梯度很小,季风建立的等时线的总体以110°-115° E为轴心、明显向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凸起的近于折线的分布,表明EASSM先在中国大陆建立,而同纬度的中国近海和两北太平洋地区的夏季副热带季风后建立;(2)撤退的等时线则近于与建立的等时线相反分布,沿120°E的方向凸向南,表明中国东北地区和近海地区先撤退;(3)给出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EASSM建立的概率等值线的空间分布,我们尝试定义了<35%概率等值线的地区为其影响的边缘地带,北边界始于黑龙江省北部48°N附近向东南经由黑龙江省南部和俄罗斯滨海省,穿过日本海止于日本北海道南部,其西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沿中蒙边境止于青藏高原.20世纪90年代北部边缘地带与多年平均比偏南3-5 纬度,而西部边缘变动较小,只向东偏了1个经度.  相似文献   
35.
Chri.  NH 张亭健 《海岸工程》1998,17(4):98-104
我们开发了一种计算方法,它能估计埋入海床的底部开口或封闭的倒置桶形结构S以下称其为"桶形基础"或简称"桶基")抗拨能力或上拔阻力,在估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结构的负压效应。该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十分简单,可是对桶基几何形状、基土情况以及失稳方式等条件的综合考虑却是很周到的。因为这个方法适合于一些简单参量的研究,所以它在小型离岸平台、水上CPT-钻架、碇泊浮体负压锚等结构物,在如何最恰当使用负压的设计方面尤其适宜.它是一个精巧的软件系统,耗电很少。  相似文献   
36.
计算土壤水滞后微分水容量(dθ/dp)有四种方法,本文将分别描述并进行对比。这四种方法包括早期研究中常用的三种,第四种是要用到土壤水力坡度的坡度法。它们被广泛地采用,这是因为这些方法易于使用,而且所有较高次的滞后曲线都可只从土壤水主滞后特性曲线得到。对某一类型土壤,当土壤水压力水头在-36至-25厘米之间循环变化时,过渡点法和坡度法能得到可观的排水量。当用这些方法大量模拟吸水———脱水循环时,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对三个试样,用这四种方法所模拟的初始吸水或脱水曲线,都只是某一段与实际吻合较好,而且当把这四种方法分别用于模拟的滞后水流数值模型的一部分时,其效果都很好。但是,考虑到使用的简单性和计算机的有限内存,对大多数模拟应用来说,计算土壤水滞后微分水容量时,应该选用直线法。  相似文献   
37.
廉毅  沈柏竹  高枞亭  隋波 《气象学报》2005,63(5):740-749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1961~2000年中国160个测站降水量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采取线性趋势变化、相关和水汽输送等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大陆40 a的年和季降水变化趋势显著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与东亚夏季风和极涡活动的某些相关。结果表明:(1)经内蒙古中东部、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和甘肃省东部至湖北省西部、四川省西北部和重庆市年降水量线性下降趋势较显著(其中相当部分为中国的气候过渡带),并明显向东与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线性下降较显著区连成一片,构成占中国国土面积约1/5的气候变化干旱化区域,其中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负距平为50~100 mm的面积约达90万km2,其季节变化主要为夏、秋两季降水锐减,长江中下游、东南部沿海和广东省大部年降水量线性上升趋势显著,其中江西省20世纪90年代年降水量正距平在200 mm以上;(2)20世纪90年代夏季1000~300 hPa水汽输送积分负距平区与中国40 a气候变化干旱化区域总体相吻合;(3)中国西部地区东部与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环渤海地区降水干旱化区域连成一片,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初步揭示了与影响中国的东亚夏季风在30°N以北地区活动和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自20世纪70年代前后减弱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8.
Deam  ETR 张亭健 《海岸工程》1999,18(1):113-124
关于筑立在中密石英沙层中小型三腿原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与孔隙压力的响应问题,我们用不带裙边的平板底座进行了位称对周期荷载响应和用带裙边的平板底座进行了也隙压力对周期性荷载响应的两种离心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底座非常高的基础固着性,在裙边无破裂的情况下,裙边的存在会少许削弱整体平台结构在动态情况下的稳定持久性(指由于底座在基土中植奶过固,绝少松动,则必对平台结构的受力不能起到缓冲  相似文献   
39.
桶形基础受负压作用下沉时,基础与地基土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为了合理地模拟2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限元、无限元、接触单元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引入到桶形基础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强度分析中,并将用该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比较。其中,接触单元考虑结构与土壤之间的错动滑移及拉裂;而无限元可有效地反映地基土体无限域的远场效应。  相似文献   
40.
赣南风情     
茨坪的雨夜,友谈到陈毅的"赣南游击词",到辛弃疾的郁孤台诗,说到老蒋的儿子蒋经国在赣县做过县令,奇心使我们决定去赣南看一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