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昆明市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具有多功能特征的外向型都市农业格局正在形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建构了由生产、经济社会效益、资源禀赋和生态、农业现代化四位一体的功能区划指标体系,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将昆明市都市型农业分为滇池沿湖发展区、城市近中郊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区、北部农业综合开发区3个功能区,并结合现代昆明大都市建设提出了3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152.
辽中凹陷古近系发育有四套烃源岩,各套烃源岩对于辽中凹陷油气成藏的贡献大小不同。在对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排烃门限理论及生烃潜力法,对辽中凹陷古近系东二下段、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的排烃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排烃强度进行评价。经研究发现,各套烃源岩层的排烃门限深度分别为2 400m、2 900m、2 700m和2 500m左右,通过排烃强度的计算可知,沙三段烃源岩平均排烃强度最高。根据对各套烃源岩层厚,各项烃源岩评价参数,以及现今排烃强度等参数的综合分析认为,辽中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对于辽中凹陷油气成藏贡献最大,是辽中凹陷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3.
154.
用新老两台高频大地电磁仪,在同一测点上进行一致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款仪器在50Hz频率的陷波能力较强,老款仪器陷波能力相对较弱.在200~63100Hz频段上两台仪器一致性较好.两台仪器在同一测点同时观测时相互之间存在干扰.  相似文献   
155.
东天山东部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天山末端。东以甘肃省为邻;南面是较低矮的党罗塔格山,西与吐鲁番盆地有大戈壁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介于东经91°~96°,北纬41°~45°之间,是一个全封闭性的独立水文区域。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占全新疆总面积的7.6%。其中平原面积占三分  相似文献   
156.
龙首山中段芨岭早古生代花岗岩体与碱交代型铀矿化关系密切,是龙首山花岗质岩浆活动带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对芨岭岩体的成因、岩浆源区性质以及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还了解得不多.花岗岩体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期次花岗岩(早古生代第一次灰白色二长花岗岩、第二次肉红色二长花岗岩、晚古生代肉红色细粒(钾长)花岗岩)的(87Sr/86Sr)i值均介于大陆地壳范围内(0.706~0.718),同时有(87Sr/86Sr)i均值先升后降(0.707 12→0.710 00→0.707 89)、εNd(t)均值先降后增(-7.00→-8.09→-4.65) 的特征.不同期次花岗岩体tDM2均值分别为1 735.50 Ma、1 814.66 Ma、1 737.50 Ma,接近残留地壳年龄,表明岩体的主要物质来源为古元古代龙首山群地层,并有部分幔源组分或年轻地壳物质的加入.岩体的Pb同位素比值较高,灰白色二长花岗岩的206Pb/204Pb=18.328~19.240,207Pb/204Pb=15.549~15.619,208Pb/204Pb=38.390~39.075,μ=9.37~9.43(平均为9.40);肉红色二长花岗岩的206Pb/204Pb=30.209~43.529,207Pb/204Pb=16.097~25.076,208Pb/204Pb=39.107~39.420,μ=18.47~30.24(平均为24.355);肉红色细粒(钾长)花岗岩的206Pb/204Pb=19.071~19.767,207Pb/204Pb=15.577~25.438,208Pb/204Pb=38.682~42.593,μ=9.36~9.49(平均为9.41),显示为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的铅为混合来源但以壳源为主.Sr-Nd-Pb同位素对比研究表明,钠交代岩(矿石)的(87Sr/86Sr)i、εNd(t)与早古生代第二次侵入的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极为相似,在(87Sr/86Sr)iNd(t)图解投影点也吻合,表明研究区碱交代型铀成矿主要与早古生代第二次侵入有关.其他期次花岗岩体同样具有高铀背景值,表明其可能也提供了一定的铀源.   相似文献   
157.
在我国高寒地区进行冰期蒸发观测,仪器易冻裂渗漏水,要保持冰期和非冰期资料的连续性与统一性相当困难。根据新疆的特殊自然环境,试制成了自动排水减压和自动调压式冰期蒸发测定仪,基本解决了我国高寒地区冰期蒸发资料无法连续和统一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8.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matic diagnosis and long-term prediction and research. With the OLR data 1974 ~ 1997 as observed by satellites,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computed.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depict the loca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nual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the Fujian province and ITCZ / subtropical high. It is shown that in years of fewer (more) tropical cyclones, the ITCZ is southward (northward) located with weaker (stronger) intensity, and the subtropical high is southward (northward). As show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omalous years of tropical cyclon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eceding OLR fields, the OLR anomalies are just oppositely distributed in the Pacific Ocean for years of more (fewer) tropical cyclones. In other words, the years of fewer (more) tropical cyclone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anomalies of OLR in the tropical west Pacific but negative (positive) anomalies in the equatorial central and eastern Pacific. It is hoped that our study be setting foundation for short-term climatological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相似文献   
159.
张志刚  按新宇  曾厅余 《气象》2006,32(5):121-125
2月份,冷空气过程较少,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青海、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区偏高达4~7℃;暖湿气流活跃,全国平均降水量多于常年同期。新疆、内蒙古、湖北、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雪灾;华南大部地区干旱得到不同程度缓解,西藏、云南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或发展;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雾天气;南方阴雨(雪)天气较多。  相似文献   
160.
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璐  苏志尧  陈北光 《山地学报》2005,23(6):736-743
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研究是揭示植被地带性分布式样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变化模式、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带谱和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等。目前对于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格局变化模式尚无统一认识,但大致可概括为5类变化模式。垂直带谱研究从最初的单因子单目标已逐步过渡到单因子多目标,最后到多因子多目标。研究深度也从根据样地资料的简单描述和分析,发展为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机理假说的提出与证实,尚未见有关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机理的报道。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研究方法可分为取样方法和测度方法两大类。常用的取样方法有梯度格局法(或连续样带取样法)和典型群落随机取样法,其中最小取样面积的确定尤为关键。就山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测度和分析而言,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度和单元统计分析(回归、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较为常见,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创新,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等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