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篇 |
大气科学 | 30篇 |
地球物理 | 35篇 |
地质学 | 135篇 |
海洋学 | 41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4篇 |
自然地理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爱景山天青石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溧水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中,矿体受断裂带控制,与龙王山组晶屑凝灰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火山热液型锶矿床。笔者在矿区踏矿时,发现长江中下游常见的植物种属呈现生态变异现象,其典型特征是植物的株、叶发红。为探明原因,在爱景山矿段,卧龙山矿段采集了18个种属近40个植物样品,为了进行对比,在南京近郊也采集了相同种属的近20个样品。原始样品在日光下干燥后,于500℃马弗炉中灰化,其灰分用发射光谱进行了半定量全分析。初步研究表明,爱景山锶矿床存在明显的生物地化异常,这种生物地化异常可作为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2.
针对以往滨海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吸纳海洋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海洋观测资料和滨海旅游资源调查大量数据,构建两层次定量评价方法,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两个方面,针对3类旅游资源(水体—沙滩类、生态类、人文类)分别建立评价指标。应用SPSS和ARCVIEW软件,采用聚类和空间分析方法,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的空间分布、组合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认为,两层次定量评价法能充分考虑到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性,针对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定量地评价滨海旅游资源的现实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能准确地识别滨海潜在旅游区。结果显示,广西滨海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现实价值和潜在开发价值高,且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便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3.
利用乌鲁木齐市1990年8月6日、2001年7月11日和2013年7月4日三期热红外遥感数据,定量反演亮度温度,利用均值-标准差法对温度进行分级后评价城市热岛效应时间变化特征:1990、2001、2013年3个时段,乌鲁木齐市最大热岛强度分别为11.48℃,12.06℃和14.01℃;加权平均热岛强度分别为1.033℃,1.603℃,1.236℃;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分别为0.1054,0.3945和0.4328;乌鲁木齐市城市热岛效应在平均水平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最大热岛强度、热岛比例指数均增加,城市已初步形成区域内的"热岛",城市高温区温度将继续上升且面积存在扩展趋势.利用PSR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在同时段内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协调性均在提高.从评价结果出发,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因子包括:人口密度、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地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这些因子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4.
45.
黄河"八七"分水方案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颁布30余年来,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发生了显著变化,亟需科学认识分水方案对环境变化扰动的适应性。运用动力系统原理构建分水方案适应性的动力微分方程和综合评价模型,从敏感性、稳定性、抗力和恢复力4个方面建立包含20个指标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1999年以来分水方案的适应性,并采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识别适应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分水方案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良好,19年中63.2%的年份适应性值大于1;适应性先升后降,2005年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2014年起适应性值小于1,表现为不适应。分析影响分水方案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提出分水方案调整策略,为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方向参考。 相似文献
46.
斜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斜向坡的旋转式变形和破坏机制,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此种斜坡中的剩余下滑力的分布方式,并以此来解释在滑动过程中发生一定旋转的原因;论文还运用离散元法,模拟了此种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47.
本文根据FIDIC条款.结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特点,介绍了黄河小浪底国际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计量”监理模式,这种模式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了这是行之有效而且经济合理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8.
南海北部陆坡海域内波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998年南海季风实验中定点观测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ADCP)海流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地区内波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的强弱影响着该海域的内波谱特征。在季节性温跃层(水深22m和58m)中,由于存在着强的非线性作用,内波带的谱斜率趋于σ^-1和σ^-2之间,而且较高能量的潮谐波频率的峰值随着频率呈现少见的一。递减。在季节性温跃层(水深130m)以下,内波非线性相互作用较弱,观测的内波带谱特征与标准Garrett-Munk内波谱相似,均显示了σ^-2的谱斜率。 相似文献
49.
黄河"八七"分水方案已实施30余年,亟需动态调整分水方案以适应变化的水沙条件和用水格局。为在变化水沙条件下科学配置水资源,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保存量、分增量"的动态配置思路,在优先满足河流和近海生态需水的基础上,根据变化来水来沙塑造高效输沙洪水减少河道内分水指标,兼顾公平和效率将河道内节省的水量作为增量配置给沿黄省(区)。配置结果显示:黄河下游来沙4.00亿~5.00亿t时,采用高效输沙方法黄河河道内分水指标减少5.07亿~24.24亿m3,上游省(区)分水指标增加;动态配置方案体现了生态优先原则,保障沿黄省(区)分水指标不低于现行指标,并增加部分省(区)分水指标。研究成果为多沙河流动态配置水资源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八七"分水方案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0.
西藏东喜马拉雅错那地区亚马荣淡色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东喜马拉雅错那地区亚马荣岩体的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试图探索亚马荣岩体的形成机制,解释地壳深熔作用过程。锆石U-Pb定年获得两期年龄,分别为14.4Ma和17Ma,结合前人已有结果,本文认为错那地区的深熔作用至少持续5Myr时间。亚马荣岩体具有较高Si O2(71.85%~72.91%)、Al2O3(15.30%~15.67%)含量,较低的Fe2O3T(0.58%~0.90%)、Ca O(0.72%~1.05%)含量,铝饱和指数(A/CNK)为1.08~1.22;锆石Ti温度计、εHf(t)的变化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比值和Ba含量之间的协变关系都说明,错那淡色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存在多种熔融方式,经历了脱水熔融和水致熔融的转变,发生熔融反应的转变可能与藏南东-西向伸展构造的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