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3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21.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处理地下水质资料,得出研究区地下水具有如下三种类型:(1)低矿化的弱碱性水;(2)相对高矿化的碱性甚至强碱性水;(3)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并由反馈信息得出,现有水质监测点似多了些。根据具体的水质特征,遵照反映不同水环境的监测点应保留、而反映相同或相似水环境的监测点应精简这一原则,对现有水质监测网作了优化分析。新的水质监测点数虽少于原有的,但只要定期的监测,仍能够反映原有水质监测网所能反映的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22.
膨胀土含水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基桩的工作性状,为研究实际工况条件下膨胀土中基桩的浸水胀拔特性,开展钻孔灌注桩在浸水条件下的胀拔力原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浸水过程中,土体位移缓慢增长,最后达到稳定,受土体密实度和含水率的影响,表层土体竖向膨胀位移总是大于深部土体位移;伴随着土体的吸水膨胀过程,桩顶胀拔力首先快速增大,之后缓慢增大,最终达到稳定。分析认为,桩顶胀拔力是浸水过程中土的胀切力、桩体自重和桩土界面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应合理设置桩长,使中性点以下的桩体锚固力大于桩顶极限胀拔力。  相似文献   
23.
清江石门地区第四纪冰川沉积与岩溶发育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汉兴  宋汉周 《中国岩溶》1992,11(2):173-180
通过对区内第四纪堆积物的研究,为本区岩溶发育期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丘顶第四纪冰川堆积物的确定,并结合邻近区域古气候环境演变特征,认为大姑-庐山间冰期是本区岩溶地貌基本格架的形成时期。古水文网与岩性是制约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同时认为用地文期和阶地来划分岩溶发育期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24.
陈村水电站坝基丙凝加强帷幕的防渗时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丙凝是一种曾流行过的化灌材料,形成帷幕体的防渗时效如何过去还很少有报道和研究。本文以陈村水电站为例,根据多年的观测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测试等成果,经过综合分析,指出第7-17坝段丙凝加强帷幕的总体防渗减压效果是显著的且较稳定的。但局部的防渗效果是在衰减。今后,对这种异常部位应加强观测,以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5.
基于原型监测资料的渗流统计模型可用于分析枢纽区的渗流动态,而其中因子的选择影响模型的有效性。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变量监测频率的不一致性,对输水系统所在山体的地下水水位进行因子分析并对提取出的公共因子进行识别,而后将其中的降雨因子应用于基于滞后效应的渗流统计模型中。计算结果表明,与不考虑降雨因子相比较,所建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精度。因而,该模型适用于环境变量监测频率不一致或缺少相关资料的情形。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黄河断代工程这一全新的研究黄河的学术问题,强调通过对黄河生命发展演化过程中自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在河流断代界面上、下中沉积物记录的某些重要信息的对比研究,可以获得河道发展、演化、河流行水规律(包括黄河下游环境演变)等方面的重要结论、重大启示,以更好地为当代治河服务,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坝址渗水析出物是液—固相系列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坝基岩体的渗透稳定性和帷幕体的防渗时效性具有指示意义,而目前对其量化分析还不够。在明确析出物的成因及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以一大坝工程作为例,应用PHREEQC中Equilibrium_phases模块对渗水析出物进行定量解析,并与类似成果进行对比,认为此模块的应用更为合理。结果表明:目前区内大坝廊道渗水析出物的析出量总体上对大坝的稳定性影响不大,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相对其它单元析出量稍多一些,建议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8.
吴志伟  宋汉周 《岩土力学》2015,36(2):584-590
为有效应用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渗流热监测技术,需研究待监测区的背景温度场特征。为此,建立了土石坝饱和-非饱和瞬态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模型(流-热耦合),模型考虑了热对流、热传导和热扩散效应,温度边界按周期性气温考虑,且相关参数按非线性考虑,如流体黏度的热效应、导热系数受含水率影响等,其仿真结果更接近土石坝温度场的真实状态。基于典型算例,讨论了与大气温度相关的周期性波动温度场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场受坝体渗流和气温的影响,库水及气温是两个重要热源,饱和带的温度受库水渗流控制,非饱和带主要受气温控制,具有季节波动特征;在土石坝心墙部位若发生集中渗漏,渗漏通道附近岩土体的温度受库水影响;若在心墙上敷设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很容易捕捉到渗漏点位置及渗漏发生的时刻。渗流热监测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反映渗流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在资料分析中还应关注由气温波动引起的温度异常。  相似文献   
29.
霍吉祥  宋汉周 《岩土力学》2015,36(Z2):57-63
近些年来地下水中多组分反应-运移模型在地球科学及环境领域开始得到应用,但其求解较为复杂,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可以采用去耦合化方法处理,从而使模型求解得到简化。针对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均质地质体,提出该类条件下的去耦合化方法,即根据水-岩间、水溶组分间反应的不同,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获得对应的去耦合化矩阵。对化学场中各子区域间相邻边界进行设定,达到简化模型求解的目的。最后,以一维非均质介质中基于热力学平衡的反应-运移问题作为算例,基于以上方法进行求解,并与该算例经PHAST软件所示的结果较为一致。结果表明,基于去耦合化方法获得的各离子浓度随时间演变和沿空间分布特征与PHAST所示的结果较为一致,显示该方法在非均质区域模拟溶质运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0.
彭鹏  宋汉周  徐建光  郭张军 《岩土力学》2010,31(9):2889-2893
坝基帷幕体的防渗性能及其时效可由传感器采集到的地下水宏观动态反映出来,而在异类多个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各个评价指标不一致的现象。为消除这种现象,采用Bayes融合方法,首先验证各个传感器的可靠程度,确立正确的关系矩阵,然后将各传感器的可靠程度模糊化,进而给出各传感器的综合支持程度指标,最后给出融合结果。将其应用于某坝13坝段帷幕体防渗效果分析,结果较为符合规律。经分析知,2003-2008年间帷幕体防渗效果呈现了阶段性衰减,其中2005年和2008年为该坝段帷幕体防渗性能的相对明显衰减时期。建议加强监测,为必要时采取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