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李培军  夏邦栋 《地质科学》1995,30(2):130-138
中晚三叠世,在扬子和华北两大板块碰撞拼接过程中,郯庐断裂产生大规模走滑运动,使下扬子沿江地区处于走滑挤压作用下,从而形成走滑挤压盆地。黄马青群是这一盆地的沉积记录,盆地内沉积中心呈侧向斜列展布,沉积物与其物源区发生错离,盆地随时间推移逐渐收缩。盆地内发育的两组共轭剪切带、斜列分布的褶皱及其伴生的逆冲推覆构造是走滑挤压应力的反映。郯庐断裂是华北、扬子两大板块间斜向拼接所形成的转换断层。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在理论上对电探查法探测由数层地质构造组成的海岸带含水层的淡盐境界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太平洋沿岸某地区进行了实地测量研究。在测量设置在海岸附近及分布于海岸纵深方向的观测井铅直方向电导率的同时,在观测井附近进行了电探查。结果表明,电探查法探测的淡盐境界面的深度与依据井水电导率区分的混合区域上端几乎一致,即电探查法探测的淡盐境界面的位置在混合区域的上端。因此,该方法作为一种监测海水入侵的手段是非常适宜的,且与以往的手法比较也是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廉的确定淡盐境界面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通过介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1缔约方和非附件1缔约方递交"履约信息通报"的情况和主要内容,阐述我国编写"履约信息通报"所存在的难点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4.
针对黑土耕地资源管理中幅员辽阔、空间基准不一、精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优势,通过本底数据制作、数据库建设、平台研建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黑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并给出实现方案,为黑土耕地资源管理与保护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为提高我国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水平,促进对海洋的科学认知和高效开发利用,文章综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探测技术研发进展,并分析关键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载激光、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双频识别声呐、合成孔径声呐和水下三维扫描声呐等探测技术以及无人船、水下机器人和海底观测网等探测平台,可获取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水下地形地貌信息;应在提高设备性能、减小探测误差和完善数据算法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重点发展综合探测技术,从而全面和清晰地反映水下地形地貌。  相似文献   
126.
“海鳐”波浪滑翔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 1 代波浪滑翔器产品,性能优异,可靠性高,已完成包括海洋环境观测、水下目标探测、跨域通信及信息传递等应用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作业技术与应用示范”等领域项目的支持下,“海鳐”波浪滑翔器平台技术成熟度及应用研究上均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在我国在军事、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介绍了“海鳐”波浪滑翔器在水下声学定位与跨域组网通信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应用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对波浪滑翔器装备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7.
湖冰光谱特征是湖冰遥感反演的物理基础,是研究湖冰光学特性和空间分布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查干湖为例,使用ASD Field Spec 4便携式地物光谱仪采集冰封期不同类型湖冰、积雪和水体光谱,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法和包络线去除法分析白冰、灰冰、黑冰、雪冰、积雪和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探索气泡对湖冰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积雪和雪冰、白冰和灰冰、黑冰和水体的反射特征随着波长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冰的反射率介于积雪和水体之间,其中白冰的反射率高于灰冰和黑冰,在包络线去除结果中,黑冰和水体在440 nm吸收谷处的吸收面积为5.184和10.878、吸收深度为0.052和0.106,雪、雪冰、白冰、灰冰在800和1030 nm吸收谷处的吸收面积和吸收深度的变化表现为雪<雪冰<灰冰<白冰。气泡是影响湖冰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气泡使白冰反射率减小和黑冰反射率增大,并且气泡使得白冰在800/1030nm和黑冰在440 nm处的吸收面积和吸收深度减小,其中气泡大小和疏密程度的不同会导致湖冰反射率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同时,本文选取时间同步的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在完成辐...  相似文献   
128.
宋帅华 《地球》2020,(4):42-46
在太平洋东海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处海滩上,每当退潮时分,便会有一排排的“巨大圆球”露出来,形似一堆堆的大号保龄球,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保龄球海滩”类似的圆球,也纷纷在世界各地被报道,位于新西兰南岛的摩拉基(Moeraki)海滩上便散布着很多圆形巨石。也有些大圆石分布在砂岩峭壁的周围,每块巨石都重达数吨,高达两米。  相似文献   
129.
徐爱功  宋帅  隋心  乔智  高嵩 《测绘科学》2019,44(12):1-6
针对单目视觉/INS的组合定位算法中,单目视觉本身不具备尺度的问题以及在景深变化明显和光照不均匀的环境下会产生粗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目视觉/INS组合室内定位抗差方法。在尺度恢复方面,借助INS的位置增量信息,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单目视觉进行尺度恢复。在抗差方法方面,利用INS在短时间间隔内增量信息高精度的特性,对单目视觉在此时间间隔内的增量信息进行检测,判断是否产生粗差并进行粗差剔除,进而提高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的探测并剔除单目视觉/INS组合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产生的粗差,提高组合定位系统的精度及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0.
改进的BTOPMC模型及其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this paper, a grid-base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BTOPMC (Block-wise use of TOPMODEL) is introduced, which was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TOPMODEL.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model's application to arid regions, improvement methodology is also implemented. The canopy interception and soil infiltration processe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original BTOPMC to model event-based runoff simulation in large arid regions. One designed infiltration model with application of time compression approximation method is emphasized and validated for improving model's performance for event hydrological simulations with a case study of Lushi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