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国内外用于地下水流和污染物运移的模拟软件很多,但用于地下水系统模拟优化的软件极少。在概略介绍一款模块化地下水模拟优化软件MGO基础上,利用该软件并选取遗传算法对美国犹他州某一地下水污染场地抽取-处理(pump and treat,PAT)系统的模拟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寻求最优动态抽水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动态管理策略下,管理期内PAT系统的总抽水量减小9.89%,使抽水成本和污染物处理成本相应减少,优化后的总成本较优化前减少11.27%。实例研究表明:MGO能够有效求解地下水PAT系统模拟-优化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大型场地条件下基于水力控制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案的优化实践。  相似文献   
82.
宋健  李晓 《地理教学》2014,(6):41-44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在的地理教材已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多样化现象,教材内容较以往更加简明扼要,栏目类型更加丰富多样,这也给地理教师在教材使用上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仍有许多地理教师无法适应地理教材的新变化,更无法用新的理念去接纳这种变化,这也让新地理课程标准和新地理教材之间出现了一片不确定的宽阔地带[1]。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克服对教材的盲目依赖,重新认识地  相似文献   
83.
图像系统、课文系统、作业系统共同组成了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图像系统不仅能够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而且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科书图像系统在组织编写中会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受到科技水平、教育制度及学科发展的制约,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特定历史时代的印记。本文选取新中国建国前(1904--1948)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图像系统为样本,通过对其编写社会背景、总体特征以及各类图像的详解等研究。  相似文献   
84.
张元清  宋健 《探矿工程》2010,37(12):13-16
长白多金属矿区地层复杂,深孔钻探难度极大,采用先进的钻孔结构以及采用绳索取心钻进,利用同径绳索取心钻杆做技术套管,同时选用PAB高性能无固相冲洗液和选择高端广谱钻头的钻探技术,成功完成了一个孔深1505.88 m的钻孔,创造了吉林省地矿局钻探深孔记录。着重介绍了该孔钻探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5.
刘志宏  宋健  刘希雯  吴相梅  高翔 《岩石学报》2020,36(8):2383-2393
松辽盆地位于欧亚板块东部,毗邻太平洋板块,是叠置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规模最大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断、坳双重结构。自白垩纪以来,松辽盆地南部主要经历两期挤压作用:NW-SE向挤压作用发生在下白垩统营城组碎屑岩段-上白垩统泉头组沉积时期,挤压作用持续了18Myr;近E-W向挤压作用发生在四方台组-古近系沉积时期,挤压作用至少持续了39.1Myr。两期挤压作用都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第二期挤压作用的变形强度远大于第一期,并且在明水组沉积晚期变形强度最大,这期挤压作用奠定了松辽盆地现今的构造格局。下白垩统营城组上部碎屑岩段-上白垩统泉头组和四方台组-古近系的沉积作用分别记录了第一期、第二期挤压作用形成的反转构造和断层相关褶皱的变形过程。上述构造在不同时期隆升速率与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控制了盆地的沉积范围、沉积地层的厚度和接触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松辽盆地在上述两个构造演化阶段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陆内区域,盆地性质都应属于陆内挤压坳陷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