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细沟发育的形态演变规律是认识细沟发生机理的前提,本研究通过人工降雨与微地貌扫描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特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不同降雨时段坡面,生成高精度坡面DEM图像,统计各时段不同坡段等高线偏离度,量算坡面凹陷区的表面积、周长、直径以及沟头下切深度;结果表明,等高线偏离度越大细沟发育越完全,有细沟发生坡面等高线偏离度是无细沟坡面的1倍以上;凹陷区的表面积、周长、直径相对于单位降雨量的扩展速率均在细沟贯穿时段出现最大值;跌坑位置与坡面水平起伏关系不明显,统计的3条沟头分别发育于水平方向起伏的最高点、中间点和低点;跌坑下切深度及其单位降雨量的扩展速率在跌坑贯穿形成细沟时段出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说明跌坑的形成是细沟造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兴莱鞋业是个台资企业,也是全球十大制鞋企业之一,2010年公司投资1.7亿元在广西灵山县办厂。灵山县国土资源局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同时盘活一家烟花爆竹厂的闲置土地,为该厂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用地187亩,使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顺利投产.  相似文献   
43.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的多宝山矿集区,矿体呈脉状产于闪长岩体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凝灰岩的接触带,受断裂构造控制.流体成矿作用可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方解石-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其中阶段2和3具有复杂的金属硫化物组合并含金,即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自然金.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主要为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大小集中于3 ~ 15μm,气液相比集中于5%~10%.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9 ~ 305℃,盐度集中于0.3% ~ 10.4% NaCleqv,密度介于0.760.99g/cm3.从阶段2至阶段4,流体均一温度从150~ 220℃,经140~190℃,降为130~150℃.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认为争光金矿床属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44.
阿尔金断裂新生代活动方式及其与柴达木盆地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肖安成  吴磊  李洪革  汪立群 《岩石学报》2013,29(8):2826-2836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线性构造之一,其新生代以来的活动方式是限定高原生长机制的重要边界条件.本文在对阿尔金山中不同方向隆起构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前人资料论证了阿尔金断裂在晚始新世-中中新世时以基底剪切为主,大规模地表走滑则发生在中中新世以后.对柴达木盆地内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系统的分布、形态、活动时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它们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控制条件下形成的两套断裂系统,与阿尔金断裂的两阶段活动方式存在很好的耦合关系.柴达木盆地西北侧的沉积和构造特征表明阿尔金山的隆升幅度和范围在中中新世达到最大,随后则逐渐减小,这种变化也与阿尔金断裂从基底剪切到地表走滑的转换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45.
有一种笑容神神秘秘、忽隐忽现,那是蒙娜丽莎般令人倾倒的微笑。在广西钦州湾畔,一位国土资源局局长的微笑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让当地群众和他的同事们无法忘怀。他的突然离去让人们痛惜不已。  相似文献   
46.
四川紫色土耕地面积406.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5%,属全省农业生产的主体区域。四川紫色土普遍退化。退化分为物理性(含构造性)、化学性、营养性三类。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了四川(主要为盆地丘陵区)紫色土退化的程度和状况。同时又建立了退化紫色土的分区原则,将四川紫色土退化分布区域划分为6个退化亚区,10个退化小区。  相似文献   
47.
中国南天山西部冲断褶皱系前缘区的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南天山冲断褶皱系是中-上新世以来形成的以薄皮滑脱为主的冲断构造,冲断作用导致了盆地内及周缘区古-新生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发主形变。本文对该冲断系前缘区 (巴音库鲁提北部至喀什地区 )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南天山冲断褶皱系从平面上分出了六个冲断褶皱带。从剖面上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冲断体系。冲断系的前锋为盲冲结构的构造三角带。冲断作用导致前锋区中新世以来层系变形、抬升并出露地表,本区有两个区域性的主滑脱面,冲断作用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形成是冲断层沿主滑脱面向前陆方向逐渐推进的结果。同时发育的次级冲断层导致冲断褶皱带的复杂化。文章同时指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的冲断扩展顺序为逆序。这与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活动方式相反,暗示着南天山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是独特的。利用平衡地质剖面的方法,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作出本区的构造横剖面图并进行了平衡恢复,从而得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前缘区上新世以来的南北缩短率为30 %,缩短量为 5 0km,缩短速率为 9- 10mm/a。  相似文献   
48.
分析评价西北区域参加实验室比对的试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总结实施实验间比对工作的经验,提高实验室检定/校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参加比对的计量检定实验室分别对气压、温度、湿度、风速比对样品进行比对试验,用归一化偏差(En)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西北区域气象计量检定的温度、湿度、气压实验室比对结果为满意,风速实验室比对结果为较满意。该次比对的实验数据客观、真实、可信,是对各参加比对实验室检定/校准能力的综合评价,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各技术机构检定装置的测量能力、检定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西北区域气象计量标准装置的现状。  相似文献   
49.
作者通过对冀西北张家口-赤城地区广泛出露的所谓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地质、矿物、岩石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它们是太古代的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并且认为它们不是变质的火山-沉积岩,而是地壳中先存的镁铁质角闪岩或麻粒岩的重熔岩浆在固结或半固结状态下被长英质麻粒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混合、交代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为分析延安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关系,利用2016年延安大气成分站PM_(2.5)、PM_(10)和国家基本气象站相对湿度、能见度观测资料,对能见度与相对湿度、PM_(2.5)和PM_(10)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年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线性相关系数最高,与PM_(10)次之;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能见度明显降低。相对湿度<50%时,能见度与PM_(2.5)的非线性相关性高于与PM_(10)的相关性;相对湿度>50%时,能见度与PM_(10)的非线性相关性则较PM_(2.5)好。相较于线性拟合方法,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非线性拟合公式能更好地表现二者的关系。利用相对湿度、PM_(2.5)和PM_(10)观测数据对能见度做多元非线性拟合,检验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拟合公式能较好地模拟延安市能见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