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印度自由经济区的发展类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自由经济区不仅是各国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而且是推动城市化发展及制度创新的平台。印度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战略性地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印度自由经济区整体的发展类型及其发展的动力-阻力机制研究较少。文章采用文献归纳法总结出印度自由经济区发展经历了出口加工区、科技园、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际、国内、区内三个方面总结了印度自由经济区发展的动力-阻力机制;最后,探讨了印度各种类型自由经济区的发展对国内自由经济区的启示。文章对完善印度自由经济区整体演化规律的理论探索和国内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32.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运用“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方法,对大兴安岭中南段内蒙古查布其日地区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玛尼吐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将内蒙古查布其日地区玛尼吐组划分为2个岩性段,一段为火山碎屑沉积岩和少量中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二段为中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火山碎屑沉积岩、酸性火山碎屑岩,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划分出爆发相(碎屑流堆积相、空落堆积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喷发—沉积相等火山岩相,并圈出4个V级火山机构。获得查布其日玛尼吐组二段安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7. 8±1. 4 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玛尼吐组二段粗安岩的SiO2为64. 04%~65. 40%,高Al2O3(16. 02%~16. 96%),岩石富碱(K2O+Na2O=8. 07%~8. 38%),低TFe2O3(1. 38%~4. 43%),贫TiO2(0. 6%~0. 81%),A/CNK值介于1. 02~1. 12之间;稀土丰度总量??REE为177. 60×10-6~254. 61×10-6,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a/Yb)N=8. 13~12. 63,具弱负Eu异常(δEu=0. 71~0. 78); 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为特征。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查布其日玛尼吐组二段粗安岩为钾玄质岩。研究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浆来源于伸展作用触发先前俯冲板片释放流体交代的大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且受地壳混染影响较小,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33.
为探明淮河下游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于2020年11月对该区域进行代表性采样,共采集地表水样13个,地下水样82个.结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GNIP)公布的南京降水同位素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方程为:δD=8.49δ18O+17.71,其斜率和截距高于全球大气降水线(...  相似文献   
634.
目前,在北京市域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量计算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有CASS软件DTM土石方计算法和垂直纵投影(水平投影)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前者运算过程复杂,且难以查错,后者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利用3D Mine软件,计算北京市某村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量,计算结果经过相关部门证实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证明3D Mine软件计算结果真实可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查错、三维可视化、成果直观等优势。  相似文献   
635.
近年来由海洋生物入侵造成的核电冷源安全事件频发,表明冷源安全已成为核电安全与可靠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发生的主要冷源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冷源致灾生物的分类特征及其致灾机制,探讨致灾生物的筛选及分级预警标准,解析相关的探测技术、预警手段及处置方法,提出致灾生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期为更好应对解决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6.
摘要:利用2016-2018年6-8月ECMWF细网格、GRAPES _MESO、黑龙江省822个自动站资料研究黑龙江省6-8月短时强降水(一般短时强降水和极端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方法和各项影响因子指标与他们之间的融合。采用双线插值法或临近格点法、分位数法、配料法、排除法、多重分析法,形成以水汽、不稳定、抬升为框架的客观预报方法。研究发现,强降水的环境背景不仅受限于各物理因子阈值,也与他们之间融合密切相关。各因子间存在一定旬差异和日较差,夜间与水汽相关的各阈值明显大于白天,白天热力不稳定性高于夜间。6月中上旬与水汽含量相关的各因子阈值小于其他时段。从检验结果上看,由于强降水的突发性、局地形和研究方法以及模式本身的特性,预报的空报率非常大,漏报率较低,TS评分最低且随着分布密度的降低而降低。一般强降水检验中,两种模式点对点检验的TS评分为0.015左右,14km和40km点对面检验夜间TS评分约0.03和0.08。极端强降水检验中,两种模式点对点检验TS评分约0.004,14km和40km点对面检验准确率约分别为0.005和0.02。7月份由于强降水分布密度相对较大,检验效果也相对较好。一般性强降水EC细网格TS评分高于GRAPES_MESO,而极端强降水检验TS评分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637.
目前进行质量负荷位移建模时通常使用的是全球或区域平均的一维地球模型,这类地球模型无法反映地壳结构的局部差异,如地壳厚度、地震波波速等.本文利用地表气压再分析数据产品NCEP/NCAR Reanalysis 1(NCEP R-1)和不同地球模型(Preliminary reference Earth model(PREM)、AK135、STW105和CRUST1.0)计算的负荷格林函数计算中国陆区的大气负荷垂向形变,结合GPS实测位移数据,评估基于不同地球模型计算得到的地表形变的差异.通过比较PREM与不同地球模型的建模结果发现,一维地球模型之间的建模差异较小,主要集中在气压变化较大的东部地区和西北地区,气压变化较小的青藏高原地区的建模差异则更小.相反,PREM与CRUST1.0模型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建模差异最大,在东部地区的建模差异最小.PREM与STW105、AK135和CRUST1.0在中国陆区的最大位移建模差异分别为0.05、0.34和0.44 mm.不同地球模型的建模差异是由负荷格林函数不同产生的,而负荷格林函数在近场受上地壳厚度的影响较大.对于局部地壳结构差异明显的青藏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