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前言本文主要列举我国天山地震带一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地下流体的水位、流量、氡含量等的异常变化。进一步分析了孕震不同阶段特别是短临异常阶段地下流体变化的时空特征。这些现象和事实再次表明观测地下流体的变化对于预报浅源地震以及了解震源区临震前的物理过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2.
Taking the northeastern Fujian area as an example, we provide some new technological ideas and contents for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of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s. ① Make sure the integrity of earthquake materials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gional histories of culture and disasters; ②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on the basis of actual records, review and identify the epicenter location and magnitude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The research by the new technological ideas will endue the investigation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ith new meanings in the cultural phylogeny and credible time domain, so as to make the results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 research more scientific.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for a better service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13.
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区域评价对制定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地质环境的妥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的基础。本文以滑坡灾种为典型,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和所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出了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该注意的方面和有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4.
为评估2020年粮油作物生长季内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贵州84个观测站气温、降水、日照3个气象要素的变化特点,结合作物生物学特性对气象的要求,与历史同期气象条件进行对比,结论为:①夏收粮油农业气象条件利弊相当,属于正常气候年景:生长季内热量条件充足,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0%~40%,总体上光温水匹配良好。春旱影响轻,有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稳健生长和产量形成;但冰雹灾害偏重及倒春寒天气的发生造成局地小麦、油菜等作物产量和品质受损。②秋收粮油作物农业气象条件弊大于利,属于中等略差气候年景:生长季内热量充足,日照时数大部接近常年同期,但雨水偏多且时空分布不匀,省之中部大部、西北部等地玉米、高粱移栽进度因旱受阻,入汛后13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诱发洪涝灾害,且发生了自1961年以来最强的秋绵雨天气,严重影响水稻颗粒归仓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5.
李奇  孟国杰  张奎  苏小宁  戴娅琼  汪慧 《地震》2015,35(3):22-30
2010年玉树MW6.9地震发生后,已有学者利用DInSAR技术得到了该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在此基础上反演了其震源破裂滑动分布。本文以提高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准确度作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种新的解缠方式获取相应的同震形变场:首先沿地表同震破裂迹线将InSAR干涉图像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然后利用网络流解缠算法对其分别进行相位解缠,最后通过统计重叠部分的相位一致性信息将两部分结果进行拼接。利用震中区GPS同震位移数据对分区解缠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整体解缠结果,分区解缠方式得到的最大视线向沉降值由42.6cm增加到48.1cm,所得结果与GPS观测结果更加接近,采用分区解缠方式提高了断层附近形变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6.
孙琼  安宇翔  李林  王丽 《热带地理》2024,(3):442-455
持续增加的中国中产阶级老年人口数量为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社交媒体的使用已广泛融入到中国中产阶级老年旅游者的消费决策中。文章对26名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生态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抽象提炼出影响路径,构建出一套社交媒体对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路径模型。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对中国中产阶级老年人生态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涉及五大要素。其中,社交媒体信息效用、社交媒体对消费心理影响和社交媒体平台支持有助于激发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意愿的形成。在社交媒体的支持下,良好的生态旅游消费体验有助于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并满足其精神需求。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又进一步强化社交媒体影响下中国中产阶级老年群体生态旅游消费意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7.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为近十年来找矿突破明显的一个矿带,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矿种以铜金为主,总体研究程度尚低.荣嘎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缘西段,为2016年新发现的首例具大型远景的斑岩型钼矿床,其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99.3±0.1 Ma(MSWD=0.2,n=8),等时线年龄为99.2±0.4 Ma(MSWD=0.2,n=8),表明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成矿发生在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的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阶段.该矿床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成矿理论认识,填补了该带钼矿资源的空白,对已有的成矿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预示着班-怒缝合带还存在一期斑岩钼成矿事件,并为该带进一步寻找相似的钼矿床提供了例证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8.
鸡公村钼矿位于冈底斯下察隅晚燕山—喜山期岩浆弧带南缘。文中以矿区广泛分布的中酸性岩体为研究对象,从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鸡公村中酸性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少量的花岗闪长岩;中酸性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1.8±0.5) Ma,表明其形成于始新世(E2)时期;中酸性岩具低K(w(K2O)为1.66%~2.44%)、高Na(w(Na2O)为3.58%~4.06%)的特点,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具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较大((53.6~117)×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斜型,其(La/Yb)N值为3.90~7.31,铈、铕异常不明显(Ce/Ce*=0.92~1.17,Eu/Eu*=0.96~1.15);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显示出Rb、Th、U、K等元素的正异常和Ba、Nb、Ta、P、Ti等元素的负异常;鸡公村中酸性岩属I型花岗岩,是变玄武岩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鸡公村中酸性岩体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环境,起源于地壳加厚导致的源区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19.
钱永甫  张琼 《大气科学》1999,23(2):184-190
对球面网络全球模式中极点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提出了6种处理极点的方法,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6种方法能模拟出与7月气候平均场较相符号的气候特征,文中提出了对极点气候要素进行预报的方法,以及避免使用极点气候要素值的方法,均有较好的模拟结果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2004-07-05云南德宏州山洪泥石流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气象资料,卫星、雷达资料及带通滤波方法,分析了引发云南德宏州2004-07-05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除了德宏州区域地质、地貌等自然原因外,德宏州入汛提前,入汛后多低温阴雨是造成这次灾害的前期气候背景;中尺度辐合天气系统、充沛水汽输送及辐合、低空急流的作用导致07-04T20-07-05T20发生特大暴雨,是引发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直接天气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