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2年7月9日,《山东省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在北京通过了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首批示范性审查验收,包括陈毓川、裴荣富、翟裕生等3位院士在内的20位著名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对该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评定  相似文献   
22.
当前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备受世界瞩目;全球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拉美、中东和北非、前苏联地区;近年来随着开采和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美洲、欧洲、亚洲国家对页岩气的勘查开发正在形成热潮。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对页岩气的区域勘查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总体上中国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查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中国的开发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结合山东省不同类型富含有机质泥页岩的具体特点和国内外页岩气勘查经验,初步认为山东省具有一定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山东省页岩气远景区地层主要为新生代古近纪济阳群和五图群及官庄群,中生代早白垩世莱阳群,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和石盒子群;在综合考虑页岩的赋存层位、页岩成气潜力和页岩气开发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页岩气潜力区为:济阳坳陷区、临清坳陷区、胶莱坳陷区和黄县(龙口)凹陷以及鲁西南潜隆起区,其中济阳-临清坳陷地区页岩气潜力较好。  相似文献   
23.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保德地区煤层气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保德地区煤层气井组试采取得较好效果,但煤层气成因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影响到对区域煤层 气勘探开发潜力的进一步认识。本文基于各类煤层气样品组分和稳定同位素的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煤 层气组分以甲烷为主,重烃浓度极低;δ13CCH4明显偏轻,部分δ13CCH4和δDCH4分布在热成因与二氧化碳还原型生物成因气过 渡区间;δ13CCO2相对较重,且与δ13CCH4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该区煤层气具有混合成因,以热成因气为主,兼 具生物成因气的特征,生物甲烷形成于二氧化碳还原途径,煤层水的化学和动力条件以及煤岩孔渗条件有利于产甲烷菌的 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24.
随着铀矿床尤其是砂岩型铀矿勘探和开发的迅速发展,砂岩型铀矿沉积学的概念应运而生。铀矿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铀的成矿作用、形成环境、含铀岩(层)系特征,以及沉积作用控制下铀的富集机理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它综合了铀矿地质学、盆地分析等学科的内容,具有较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砂岩型铀矿沉积学是铀矿沉积学最典型的代表,它以盆地分析、砂岩型铀矿地质学为重要理论平台,结合沉积学技术方法,具体研究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物质来源、成岩作用与铀的预富集、沉积物的结构构造与渗透性、沉积体系与含铀岩系分析、流体作用与后期改造、层序地层与铀的空间分布、铀富集因素与沉积和古气候环境,沉积作用因素与砂岩型铀矿预测,以及管理信息化的三维可视化建模等。以新疆伊犁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等地区代表性砂岩铀矿为实例,从铀矿聚集与沉积物形成—演化过程、沉积物特征及沉积体系分析与铀矿聚集、层序地层学与铀聚集作用等方面分析了铀矿沉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认识。同时对铀矿沉积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砂岩铀矿“大规模成矿作用”和铀的“超常富集”关键地质环境、含铀岩系沉积与铀的空间分布、多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将是铀矿沉积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由于铀矿沉积学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其涉及沉积学学科的方方面面,因此有理由相信,铀矿沉积学未来可能作为沉积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将得到更好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贵州盘江地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南方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为了揭示该区龙潭组各主力煤层聚煤环境与煤储层特征,应用煤岩学、沉积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各主力煤层的煤岩、煤质和古盐度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聚煤环境及其对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力煤层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镜惰比较高,镜惰比在垂向上呈现变小-变大-变小趋势;龙潭组下段的硫分质量分数高(>3%),而中上段硫分含量平均在1%左右。研究表明该区成煤环境可能经历了偏干燥-潮湿-偏干燥的演化过程,且降雨量充沛使成煤环境由咸化泻湖转为淡化泻湖。镜惰比和煤的灰分含量、孔隙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说明成煤环境对煤岩、煤质及煤储层物性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6.
设计了气象卫星云图坐标转换与范围截取的算法,并基于ArcEngine组件实现了卫星云图的自动配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卫星云图的位置校正以及与基础地理数据的准确叠加,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提高气象卫星云图的使用效率,对天气监测及分析预报等工作提供了及时、有效、科学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7.
济南岩溶水系统划分及典型泉域水力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南地区岩溶地下水研究程度较高,但泉域边界争议较多,命名混乱。为统一思想认识,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依据相关边界划分及定名原则,将济南单斜岩溶水系统划分了三级系统,明确了各级系统的边界范围。通过对主要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揭露了典型泉域之间的水力联系及补排关系。对济南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结果,可为济南保泉供水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8.
山东省铁矿资源较丰富,根据山东省矿产资源储量表,截止2015年底,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267Gt,其中鲁西地区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总量的94%左右,且以大、中型矿床居多;鲁东地区矿床规模一般较小,多分散分布,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总量的6%左右。共发现铁矿矿产地278处,其中大型矿产地18处,中型矿产地72处,小型矿产地188处,形成了莱芜、金岭、苍峄、韩旺等重要铁矿供应基地。近年来,山东省铁矿勘查工作发展迅猛,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铁矿床,尤其在隐伏区和主要成矿区带的的深部及外围勘查找矿成果显著。主要成果有济宁颜店超大型铁矿(1.579Gt)、临沂兰陵超大型铁矿(0.622Gt)、苍峄铁矿东端超大型铁矿(王埝沟铁矿、凤凰山铁矿、沟西铁矿和宋楼铁矿,总储量达0.6Gt)、东阿单庄中型铁矿(0.069Gt)等。最近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和山东化工地质勘查院在禹城李屯和齐河县仁里集镇大张村地区进行铁矿勘查工作,发现隐覆在第四系之下的富铁矿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型铁矿。矿体分布在闪长岩与奥陶纪灰岩接触带上,矿体厚近百米,TFe品位56%~65%,资源量预计超过亿吨,是目前我省品位最高的铁矿床,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  相似文献   
29.
保持“特”是经济特区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如果特区不特了,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研究如何保持特是特区建设的根本问题。我们在调查研究中,所到之处都可听到“特区不特了”与“特区特过头了”的议论。“特区不特了”,这是特区相当强烈与普遍的反映。究其原因,一是担心在整顿治理中政策变,由对特区的地区倾斜政策变为产业倾斜政策。如果特区和其他地区实行一样的政  相似文献   
30.
直接补给区是趵突泉泉域重要的补给场所之一,随着城市发展其面积逐渐缩小。通过遥感手段解译60多年来济南城市发展趋势,分析揭示其对直接补给区面积及强渗漏小流域入渗功能的影响,采用大气降雨入渗系数法定量计算直接补给区面积削减对泉水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954年—2015年,济南城市发展经历了平缓增长、快速增长、爆发式增长3个发展阶段,导致泉水直接补给区面积累计削减130km^2,约占总面积的29%,直接补给区内强渗漏小流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6个渗漏功能完全丧失,9个渗漏功能部分丧失,仅9个渗漏功能保存近似完好,直接造成泉水入渗补给量减少约9.7万m^3/d(以多年平均降雨量648mm计)。直接补给区生态功能亟待保护与修复,应统筹管理小流域内山、水、林、土、草,加强小流域内山坡、山脚、山谷局部水循环的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恢复泉水补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