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3种石生苔藓植物碳酸酐酶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定严重石漠化区域石生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Hedw.、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 和美灰藓Eurohypnum leptothollum(C. Muell. ) Ando.为研究材料,运用模拟土柱实验装置收集植物淋出液并测定其电导率、pH值、CA活性、钙镁元素含量并对石灰岩试片溶蚀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岩溶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的碳酸酐酶活性差异较大,其中细叶小羽藓的溶蚀效果最为显著,产生的碳汇量最大;CA活性最高为美灰藓,为272.99 U·g-1·FW;最小的为细叶小羽藓的CA活性较低,为38.31 U·g-1·FW。淋出液均检测到CA的存在,银叶真藓淋溶6 d的CA活性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3种植物CA总体表现出先略降,然后升高,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pH值呈上升趋势;电导率呈下降趋势;淋出液中Ca2+和Mg2+浓度随淋溶时间的延长浓度逐渐降低,一定时间后趋于动态的平衡;说明石生植物对石灰岩有明显的酶促溶蚀驱动作用,且溶蚀率与CA活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2.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   总被引:56,自引:5,他引:56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用的结果。在岩性上它们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玄武岩等中基性岩石较少。为查明下伏岩石圈对这些岩浆作用成因的影响,对其中的SiO2含量<60%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Sr-Nd-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两侧为界,两侧火山岩的同位素特征存在显著区别。南区有明显的EMI特征并具EMI-PM混合趋势,而北区则显示了原始或略亏损的特征。南北两区之间的过渡带(介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之间)则表现了同位素组成上相应的过渡特征。这一地球化学观测与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颇为吻合。基于新生代幔源岩石化学反演的中国东部陆下地幔化学区划研究揭示了克拉通下(subcratonic)岩石圈地幔与EMI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所提供的地球化学证据说明了采用中生代中基性在作为类似研究途径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对华北克拉通边缘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古消减带物质的活化有可能对华北北缘火山岩源区物质组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3.
3维城市道路网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道路网 3维空间特征的分析 ,建立了 3维道路网的数据模型 ,可表达道路网的 3维空间特性 ,以便于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54.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构造背景:来自玻安岩系岩石的新证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依莎克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首次在西昆仑库地蛇绿岩中发现了玻安岩系岩石。这些岩石具有高SiO2、低TiO2、高Al2O3/TiO2比值和高Cr含量,亏损Y和REE,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分布模式以及相对低的Ti/Zr比值和高的Zr/Y比值。其中一些样品还具有相当于MORB的Nb、Ta含量和相应较小的La/Nb比值,表明在其形成过程中可能有富集地幔端员的介入。玻安岩系岩石的发现以及火山地层序列的岩性变化表明,依落克群火山岩形成于初始的大洋岛弧或弧后盆地拉张的早期阶段,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组成变化以及玻安岩在依莎克群火山序列中的位置表明,原特提斯的消减方向应当是向北的。  相似文献   
55.
三维城市模型的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孙敏  马蔼乃  陈军 《遥感学报》2002,6(2):155-160
三维城市模型(简称3DCM)的研究是近年来GSI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交通、地质、帮山、测绘、尤其是在规划、建设、环保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就3DCM的发展及其目前的研究现状,从其理论角度进行较详细的评述,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56.
树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敏  马蔼乃  薛勇 《遥感学报》2002,6(3):188-192
树的表达无论是在3DGIS,VRGIS还是在3DCM中,都是一个难点问题。与一般实体对象不同的是,树明显具有分形空间特征,因此用常规简单的建模方法很难表达一颗树。现在分形算法常用来生成树模型,具有逼真的可视效果,但所产生的数据量对于GIS环境来说太大,可视化困难;另外,用树的图像替代树模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在近视点视觉效果差,同时也没有表达出树木所固有的空间特征。本文作者提出一种方法,使用LOD技术,将树的分形模型与其图像替代模型两者结合起来,初步解决树模型在GIS中的可视化问题,可达到逼真、高速的可视效果。  相似文献   
57.
大别杂岩减压变质过程与造山带深部区域性快速构造折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别杂岩的变质岩岩石可分出麻粒岩相带和角闪岩相带.麻粒岩相中石榴石内带的生长成分环带保存完好,角闪岩相石榴石内带无成分变化,但近外带为生长环带,反映两个变质相带早期具有不同的变质历史.但是,两个变质相带普遍发育反映减压的反应结构和成分演化趋势.矿物温度计压力计估算麻粒岩相带减压△P≈-0.70GPa;角闪岩相带减压△P≈-0.85GPa.变质P-T轨迹具碰撞和俯冲变质的双重特点,表明大别杂岩经受了快速下沉和快速构造折返.区内高压超高压榴辉岩折返可能与之同期.  相似文献   
58.
热电离质谱(TIMS)U-Th年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尝试了用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南海第四纪珊瑚的U-Th年龄,并利用国家铀系年龄标准物质GBW04413来监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显示,GBW04413的TIMS年龄与作为推荐值的α记数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反映出其可靠性;而年龄在1ka左右的珊瑚样品的TIMS年龄与14C年龄一致,>5ka样品的TIMS年龄老于14C年龄,体现两种方法的系统差别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is supported by the Special Doctoral Gra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 98049114)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972023).  相似文献   
60.
边坡稳定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而瑞典条分法由于其原理简明、公式简单而成为应用广泛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一。但瑞典条分法忽略了土条侧面的作用力,并不能满足所有的平衡条件,由此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比其他严格的方法偏低。本文是基于瑞典条分法做了适当的改进研究,从而提高了其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