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6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843篇
测绘学   382篇
大气科学   574篇
地球物理   640篇
地质学   2068篇
海洋学   532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31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0月28日,唐山市在遵化召开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现场会,拉开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大幕。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论述了不同需求下WEBGIS的最优实现方法,展望了WEBGIS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前景,并就电子政务中应用WEBGIS提供了完整的实现模式,对WEBGIS的实现及选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3.
2004年在黑龙江省粮食产区中的34个县市的102个地块进行农田土壤肥力监测,测定全氮、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统计分析表明:全省农田土壤肥力平均状况属中等水平;全氮平均含量属中等水平,速效钾、有机质、速效磷平均含量属中上水平;黑龙江省南部及松嫩平原西部土壤肥力偏低,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4.
土壤热异常对地表能量平衡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维栋  孙菽芬 《气象学报》2002,60(6):706-714
将来自土壤深部的热通量引入off line的陆面过程模式 (NCAR—LSM ) ,通过长达 2a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它对各层次土壤温度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  在土壤底部引入 5W /m2 的热通量使底层土壤显著升温 ,但升温随着接近表层而迅速衰减。积分 3个月后 ,由地下进入地表的热流量增幅可达 1W/m2 以上 ,并持续增大到 5W /m2 ,地表最大升温约 0 .5K ,同时地表感热、蒸发潜热及长波辐射通量均有 1W /m2 左右的正异常 ;若将土壤热传导系数放大一个量级以加速热量交换 ,则地表升温提高到 1K以上 ,长波辐射增加 3W /m2 以上 ,超过了气溶胶全球平均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 :一定量值的土壤热异常对地表能量平衡和短期气候变化 (10 -1~ 10 1a)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 ,深入的资料分析、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式以及它与大气模式的耦合试验也是亟待进行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75.
库车坳陷侏罗纪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库车坳陷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以及地震剖面的综合分析,对库车盆地侏罗纪沉积环境、层序划分进行了研究.库车盆地在侏罗纪时期为一非对称型坳陷型盆地,主要物源在盆地的北部.划分了13个三级层序,三个层序组,反映了三个大级别的旋回.最大湖侵期为阳霞组中上部,与当时有一个明显的气候变热期相一致.沉积环境在侏罗纪早期为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环境、中期为曲流河-三角洲环境,后期为三角洲和浅湖环境,中期有短暂的海泛发生.影响侏罗纪湖平面变化的主控因素为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物源条件、河水的流入以及海侵的影响.在中侏罗世早期、晚期的最大湖侵和海泛的短暂时期,形成了厚层的烃源岩分布.库车坳陷侏罗系虽然砂体分布广泛,厚度较大,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的控制,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76.
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几个北极海洋地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地区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区域 ,在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有关的地质问题主要是北极地区的海陆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以及全球变化在地层中的记录。这涉及到北极形态变化及与其它大洋沟通的水道开闭情况 ,地形起伏对大气、大洋环流的影响 ,地壳升降与海平面变化对河流流量和海岸稳定性的影响 ,气体水合物及有机碳等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以及这些影响与气候变化信息在极地沉积物中的记录。文章在对上述影响及海洋地质研究状况进行探讨后 ,又简要介绍了中国的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地质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7.
将广义Kопытов预测模型和乙型水驱曲线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油田开发中后期——递减时期的一种预测水驱开发油田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及其相应的累积产量随开发时间变化的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在水驱油田预测开发指标中二者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8.
采用在单排深层搅拌桩中套打钻孔灌注桩基坑支护截水技术,在仅0.7m 宽的地下空间内完成了基坑支护截水结构的施工。该支护截水结构确保了地下室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了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79.
黄翡  孙湘君 《中国科学D辑》2002,32(11):914-920
根据对南海ODP1144站下段孢粉分析, 将其自下而上分为两个孢粉组合带和11个组合亚带. 根据松粉、蕨类孢子及草本植物花粉含量的相互消长关系, 将PB带进一步划分为11个孢粉组合亚带(PB21~11), 分别与深海氧同位素分期相一致(对应MISs 21~11期). 间冰期孢粉组合以松粉和蕨类孢子含量增加、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降低为特征; 冰期则相反. 间冰期孢粉组合面貌反映其气候与现代相似. 各冰期出露的大陆架上生长了以禾本科、莎草科及蒿属为主的草本植物. 组合亚带PB12(对应MIS12期)中Artemisia花粉含量的增加及高的松粉沉积率值表明此次冰期气候相对干冷, 冬季风较强.  相似文献   
80.
The newest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n asymmetrical deformation of the Eart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What is the shape of the Earth? Does it change continuously? It is a scientific question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and is still being observed and explored at present. In 250 BC, Greek scholar Eratosthene supposed the shape of the Earth to be spherical according to the observations to the Sun and estimated the perimeter of the Earth to be 4 000 km (King-Hele, 1976) according to the camel-walking distance. Until the 16th century, the Earth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symmetrica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