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观测差异的地面气温资料质量控制算法(SDF算法).SDF算法在分析目标区域内不同观测站空间观测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观测差异曲面函数构造质量控制方程.同时,为权衡质量控制中的两类统计错误,提出均方根检错率概念(MSR),结合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纳什效率系数(NSC)共同检测SDF算法的有效性.利用SDF算法对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4个地面观测站2005-2014年02:00、08:00、14:00、20:00定时气温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并与反距离加权法(IDW)和空间回归检测法(SRT)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多组独立测试,SDF算法的质量控制效果均优于IDW算法和SRT算法,具有稳定性高、适应性强的特点,但三种方法均受观测台站密集度和地形地貌影响. 相似文献
42.
对各类风化壳进行综合调查,根据碎屑岩、块状岩、变质岩的风化壳发育特征,结合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的特点,概述了广东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从地层岩性和岩土结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地下水、矿物成分与滑坡的关系,叙述了滑坡的形成机制。认为暴雨和人类活动是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24h降雨量达到100~250mm,降雨强度50~70mm/h为引发滑坡的降雨量临界值,大于该临界值的雨量和雨强引发滑坡的概率较高,小于该临界值时引发滑坡的概率较低。该临界值可在全省不同的降雨区域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进行滑坡灾害监测和预警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43.
以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 利用双累积曲线将1961~2005 年期间年降水- 径 流关系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1961~1978, 1979~1993, 1994~2005。第二和第三阶段相对第一阶段 而言, 平均年径流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年径流对降水的响应程度在减弱。与此相对应, 进入1980 年代后, 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 主要表现为小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的大规模建成并投 入使用, 以及农垦和造林等土地利用活动导致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人类活动使得流域总蒸发 和入渗增加, 从而改变水量平衡, 径流对降水的响应变得迟缓, 减少流域总径流; 不同降水年型降 水- 径流的关系表现出很大差异, 人类活动对枯水年份年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4.
针对使用传统的编程方式进行空间回归分析过于繁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将Python函数式编程引入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和探讨脚本语言+函数式编程方式在GIS数据分析中的推广应用前景。编程实践证明,采用Python函数式编程,结合既有的开源软件包,可以有效提高编程效率,减少代码量,将实践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45.
动刚度是桩基动测分析中一个重要指标,研究动刚度的影响因素有着现实的工程意义。为了分析完整桩和缺陷桩单桩动刚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推导并求解了竖向简谐荷载作用下考虑两个变截面桩的导纳响应解析解。利用测试数据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计算导纳共振频率值和动刚度值。同时,对513根相同型式桥桩进行机械阻抗法测试,并对其动刚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桩端支撑刚度和桩长对动刚度影响较大,端承桩动刚度随桩长增加而降低,纯摩擦桩情况与之相反。摩擦桩在桩长较长时其动刚度可能大于端承桩。(2)桩身缺陷体积改变量与动刚度变化成正相关。(3)动刚度对桩身缩颈缺陷敏感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判断桩身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6.
通过分析井温曲线类型、断裂构造以及热水化学特征,揭示地热异常具有以对流为主的特点,热水赋存于构造裂隙系统中,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热异常区是研究、开发地热资源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47.
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测定土壤中25个主量、次量和微量元素。筛选了不同溶矿方法和仪器参数条件,方法精密度(RSD,n=11)为0.57%~3.50%。方法经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物质分析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48.
为了表征工程岩体的真实完整性,依托钻孔成像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图像识别方法,并应用于地下洞室工程岩体完整性评价。该方法首先对钻孔图像进行灰度转换与目标细节增强;然后基于蚁群算法与形态学处理进行图像分割,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节理平均宽度测量,根据节理张开度区分闭合节理与张开节理;最后基于识别的岩体特征进行RQD计算。以澜沧江GX水电站厂房右岸洞室钻孔为例,进行钻孔数字图像识别与RQD计算,与岩芯RQD值、波速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充分考虑节理张开度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反应工程岩体真实拓扑状态、合理评价高地应力地区的岩体完整性,提高了RQD值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岩体完整性评价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鲁苏西矿床位于刚果(金)加丹加外侧褶皱推覆带,属层控型铜钴矿床。矿床产出于新元古代加丹加超群矿山组还原性地层中,按层序关系分为三层矿体,即坎莫托段底部、白云岩化页岩段底部和刚波夫段底部,矿床受卢非利安造山活动的推覆挤压作用而呈向斜形态。矿石类型分为硫化矿和氧化矿,其中硫化矿主要矿石矿物有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硫钴矿等,矿化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平行层理细脉状和脉状矿化,前两种矿化为成岩期(821~762 Ma)盆地卤水中的铜钴离子经生物还原作用沉淀形成,后者是由于卢非利安造山期(600~530 Ma)的推覆挤压作用促使早期硫化物再活化、运移并经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氧化矿主要矿石矿物为孔雀石、硅孔雀石、菱钴矿和水钴矿,是在表生期低温(<50°C)流体作用下,经过硫化物氧化、流体酸中和、次生铜钴氧化物沉淀三个过程形成,由于铜钴元素的迁移性差异,形成氧化带上钴下铜的分层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50.
研究背景Manono–Kitotolo伟晶岩位于刚果(金)中元古代Kibaran稀有金属成矿带,属于锂–铯–钽伟晶岩(LCT),主要由含锂辉石伟晶岩(40%~70%)构成。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伟晶岩在横向上由外至内依次发育有:花岗细晶岩带(Ⅰ)—白云母长石石英带(Ⅱ)—石英钠长石带(Ⅲ)—锂辉石带(Ⅳ)—石英内核(Ⅴ)。 研究方法通过电子探针(EPMA)法测试,获得伟晶岩中云母、锂辉石、锡石和铌钽铁矿的主量成分,对伟晶岩的分异演化特征、锂矿化、铌钽矿化和锡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对Manono–Kitotolo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白云母由外向内Rb、Li和F含量逐渐升高,K/Rb值逐渐降低,锂云母石英带(Ⅴ−1)中产出的锂云母FeO和Rb2O含量相对高于白云母,表明伟晶岩由外向内结晶的分异演化程度较高。 结论锂矿化主要分布在锂辉石伟晶岩(Ⅳ)中,锂辉石粒度呈巨晶—粗粒—中粒变化,主量成分较稳定,但近地表的氧化淋滤作用与黏土化、云英岩化等蚀变作用造成锂元素发生流失;锡矿化分布于Ⅲ—Ⅳ带中,锡石Nb和Ta含量相对较高,属于稀有金属伟晶岩成因,但粗粒锡石主要形成于云英岩化阶段;铌钽矿化分布于Ⅱ—Ⅳ带中,根据元素含量比值显示其为铌铁矿–钽铁矿–锰钽铁矿系列,随着分异作用的进行,铌钽矿物中的钽和锰的含量增加,铌、铁和钛的含量降低,形成富钽、富锰的铌钽铁矿。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