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MCC的环境流场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侯建忠  孙伟  杜继稳 《高原气象》2005,24(5):805-810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1991年7月28日青藏高原东北侧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陕西关中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台风北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上西伸是该MCC发生发展的重要大尺度条件;MCC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并给出了该类天气预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2.
全尾砂-废石混合回填膏体流动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吴爱祥  王洪江  周喻  熊有为  仪海豹 《岩土力学》2013,34(12):3464-3470
质量浓度、废石掺量是影响尾砂-废石混合回填体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对膏体流动性的影响规律,对于控制膏体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进的小型直剪装置进行混合回填体直剪试验,以黏聚力、内摩擦角、抗剪强度为依据,综合得出了混合回填膏体流动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膏体在受力变形前期呈较为明显的似弹性性质,随废石掺量增加,位移-剪应力曲线中阶梯状变化趋势增加;回填体黏聚力取决于质量浓度,内摩擦角受质量浓度和废石掺量影响程度基本相同,两者协同作用;质量浓度在80%~88%范围时,黏聚力随质量浓度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内摩擦角与质量浓度呈S型变化趋势;抗剪强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82%~84%区间抗剪强度变化显著,流动性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33.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进行比较研究, 发现4000 cal. a BP前本区史前文化遗址在空间上不断扩大, 较为显著的扩大曾发生过两次, 一次发生在马家浜-河姆渡文化时期, 另一次发生在良渚文化时期;同时以河流谷地为通道, 史前文化从西向东不断向沿海扩展。4000 cal. a BP后, 以马桥文化为代表的各史前文化地域明显收缩, 东向沿海扩散的趋势终止, 同时伴随有南北两种不同模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转变。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分布与全新世海面波动有显著的关系, 尤其是杭州湾两岸的史前文化遗址分布与海面变化的关系最密切, 7000 cal. a BP 以来的低海面-海退成陆过程为史前居民提供了广阔的陆地生存空间。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变迁与环境变化在时相上具有一致性, 对比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环境演变记录表明, 4000 cal. a BP前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东向地域扩展是在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背景下进行的, 是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共同作用下的扩展和延伸;而4000cal. a BP后史前文化的地域收缩是在气候干冷和沿海海洋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以上初步证明浙江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收缩与环境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气候环境变化正是引起上述这种变化以及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气候环境成为浙江史前文化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 其对文化的分布、传播、扩展和演变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4.
在中牟县北马丁堡村,有一位潘老汉,长年独自居住在贾鲁河南面。原来,早在20多年前,由于贾鲁河水位年年上涨,直接威胁到北马丁堡村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后经全村村民表决报乡、县政府批准,该村集体北迁。但潘老汉却拒绝了,原因是自己的宅基地紧挨着自己家的耕地,方便耕种。  相似文献   
35.
季菲菲  陈雯  袁丰  孙伟 《地理研究》2013,32(10):1899-1911
科技金融是伴随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发展不断深化、服务于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而逐渐产生的新生事物。以中国科技金融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的无锡国家级高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科技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无锡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已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政策、市场和社会因素是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金融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产业转型,专门的科技金融空间出现,同时在科技金融支持下新的产业空间出现,并引发人口空间转移和社会空间转型等。本文可丰富科技金融和高新区转型的理论,并为其他地区的科技金融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6.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天然气具有较高的H2S和CO2含量,这是川东北发育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天然气中的CO2显著少于TSR所应有的数量,与H2S相比,CO2显著亏损;同时天然气中CO2在碳同位素组成上并不具有与TSR有关的有机碳的特征,这是一个长期困惑人们的地质现象.根据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中CO2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定量计算了TSR来源的有机碳和海相碳酸盐来源的无机碳对天然气中CO2的贡献值,以及这两种来源碳对深埋藏过程从高温流体中沉淀的方解石中碳的贡献值,表明与TSR有关的有机碳源对天然气CO2的贡献值只有约2%,而有机碳源对从高温热流体中沉淀的自生方解石的贡献值高达43%,说明川东北飞仙关组与TSR有关的有机来源的CO2主要进入了自生方解石中,目前天然气中的CO2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与之有关的解释是,在TSR发生的相对高温和高PCO2分压的环境中,方解石以沉淀为主,而在TSR发生过后的盆地快速抬升过程中,由于温度大幅度降低,流体对碳酸盐欠饱和而导致溶解作用发生和次生孔隙形成,这是倒退溶解模式的结果.因此,燕山期的构造抬升是川东北飞仙关组碳酸盐在埋藏过程中发生溶...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带有新型SIP墙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4个试件分别为一榀空框架试件、一榀未开洞的新型SIP墙板框架试件和两榀在不同位置开洞的新型SIP墙板框架试件,且4个试件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均相同,对比4个框架试件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新型SIP墙板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观察试验现象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SIP墙板作为填充墙板对框架结构的延性、强度、耗能等抗震性能是有利的,同时新型墙板与框架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利用中国余数定理求解同余方程组的基本公式,并将中国余数定理引入到双基线InSAR相位解缠中。构造了关于干涉相位模糊数的同余方程组,设计了基于中国余数定理的双基线InSAR相位解缠方法,扩展了相位解缠的非模糊区间,为解决干涉相位欠采样区域的相位解缠难题奠定了基础。利用不同地区的多套DEM仿真的双基线InSAR干涉图进行了相位解缠实验,得到了满意的解缠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干涉相位欠采样等区域的解缠能力。  相似文献   
39.
由温度、气压和水汽压决定的大气折射率会影响天气雷达电磁波的传播路径和目标回波的相位。因此,通过测量目标回波相位的变化能够算出大气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得到水汽信息,为研究局地对流天气和水汽平流提供资料。本文阐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大气折射率的原理和方法,并利用江苏省气象台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反演了一次雷暴过程前后的大气折射率,表明了雷达探测大气折射率的可靠性。这项工作有望为研究水汽变化和天气过程提供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也可以为数值模式提供水汽场辅助数据,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铀系核素210Pb一210Bi-210Po目前通常采用相对独立的分析技术,三核素分别进行测定,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文献报道的三核素联测技术需要使用多种昂贵的测试设备和示踪剂,或者制源体系抗干扰能力较弱且分析周期较长.本文研究了210Bi、210Po同时且定量恒温自沉积于铜箔的最佳制源条件,建立了双样-两次铜箔恒温自沉积制源-总α、总β同时计数法快速联合测定岩石、土壤及沉积物样品中210Pb-210Bi-210Po的分析技术.结果表明,当铜镀片面积为3.14 cm2,盐酸浓度为0.5 mol/L,氯化钠浓度为3.5 mol/L,溶液体积为20 mL,恒温90℃,振速为120 r/min,振幅20 mm,制源70 min,210Bi和210Po可同步定量自沉积且210Pb不沉积.在抗坏血酸存在下,大量共存元素不干扰自沉积.方法的精密度优于5%,全程加标放化回收率在99.5%~100.5%之间.该联测技术采用的制源体系抗稳定铋干扰能力较强,回收稳定,分析周期短,仅需一台国产测试设备并无需示踪剂即可完成三核素联合测定,同时也适合于三核素的独立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