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冈底斯南缘火山-岩浆弧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冈底斯陆块之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是新特提斯洋多次俯冲消减的产物。洋壳大致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晚(晚侏罗—早白垩世)两次俯冲作用,由此形成的火山岛弧带在空间上呈北、南两条平行展布。本文,通过对晚期俯冲形成的南带岛弧火山岩(桑日群)的研究,并与新生代(<25Ma)环太平洋adakite的对比研究表明,桑日群火山岩具有与adakite相似的特征:缺乏玄武岩,以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_2平均为61.57%(≥56%)、Al_2O_3平均为16.36%(≥15%)、MgO平均为2.63%(<3%),Na/K高(3.05);具有低的Yb(1.39×10~(-6),≤1.9×10~(-6))、Y(13.57×10~(-6),≤18×10~(-6))和高的Sr(646×10~(-6),>400×10~(-6));REE配分型式为亏损重稀土,Eu异常不明显;Sr同位素组成与大洋板片熔融形成的adakite非常相近。这意味着,该弧南带(桑日群)的弧火山岩(>25Ma)是新特提斯洋壳经俯冲部分熔融形成的;同时也暗示,它的形成可能是一种特殊动力学机制的产物——新特提斯主洋有关的小洋盆快速俯冲。而其成矿意义在于:它是超大型斑岩铜矿和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2.
姬塬地区上三叠统长2油层组高岭石胶结与储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次生孔隙在储层砂岩的孔隙构成中比值偏大,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优势。同时,该区长2油层组高岭石分布是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较为集中且相对偏高的地区,显示出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在大气水作用、次生孔隙发育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通过对该区高岭石胶结物含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综合考虑储层物性的平面变化特征、沉积相带、构造高点等影响因素,对有利的储层区块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3.
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伍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地台西缘木里-盐源推覆构造带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先后在该穹隆中发现了里伍、挖金沟、柏香林、黑牛洞、上海底、白岩子、笋叶林等一批重要铜矿床和铜矿点,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4.
里伍式富铜矿床同位素示踪及其成矿地质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在分析江浪变质穹隆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含矿变质岩系以及矿床成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i、Pb、S等同位素示踪和Ar-Ar同位素等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的矿石进行了同位素示踪,并对改造期形成的团块状矿石进行了定年。笔者通过研究认为,该类型矿床的Si、Pb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江浪变质穹隆含矿变质岩系;而矿床中的硫则主要来自于该岩性段中前变质的火山物质。同时,根据硫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矿石类型的分布规律,判断含矿变质岩系曾经历过区域变质作用、成穹过程中所产生的塑性流变和流体作用等,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改造,从而形成富铜矿床。  相似文献   
45.
南海三沙永乐龙洞悬浮体组分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沙永乐龙洞位于南海北部永乐环礁上,水深达300m,是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2016年10月和2017年3月在永乐龙洞从表层到270m的24个不同深度采集的水体悬浮体组分进行了分析,发现悬浮体组分种类丰富,粒度差异大,来源/成因多样,可分为生源碎屑、陆源碎屑、自生矿物颗粒、有机包膜-海洋雪花和人工产物碎屑等5类。生源碎屑以碳酸盐为主,主要来自现代珊瑚礁的松散沉积物,是悬浮体的主要组分。陆源碎屑主要是造岩矿物如石英和长石,以及一些包括重矿物的副矿物,其中细小的陆源造岩矿物碎屑,有可能来自气溶胶沉降,粗粒碎屑可能来自附近琛航岛工程散落的海南岛沿岸海砂。自生矿物颗粒包括重晶石、球状微粒氧化铁集合体和纳米黄铁矿。纳米黄铁矿及其集合体出现在130m以深水体中,是含硫化氢的无氧极端水体的特定产物。有机包膜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形成,有时包覆多个不同组分的颗粒,常呈片状漂浮在水体中,形成海洋雪花。人工产物碎屑包括多种金属碎屑、微塑料纤维丝和过硫化铅丝。金属碎屑可能来自船只金属部件耗损,微塑料纤维可能来自渔网残余。本文是首次有关海洋蓝洞悬浮体组分的系统报道。永乐龙洞悬浮体组分特色鲜明,对认识其生态系统和沉积记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针对目前海洋观测网络通信距离、功耗、复杂度、抗干扰能力、成本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long range)的海洋多功能信标组网观测系统。通过运用新型的LoRa调制技术,采用星型链路网络对多功能信标进行组网设计,并结合北斗通信,构建了一套覆盖范围广、功耗低,组网简单,抗干扰性强的海洋监测网络系统,能够有效实现近海和远海的全范围覆盖,同时降低了组网的成本。通过对多功能信标的低功耗设计,可有效降低信标功耗,延长了工作周期。通过室内和室外的模拟实验,验证了组网通信的有效性,以及远距离传输数据特性,为信标的升级设计和海洋组网观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电英质火山岩——西藏岩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不少斑岩矿床内都发育有隐爆爆破角砾岩筒,其胶结物是电英岩;这些电英质胶结物一直被视为单一电英岩化产物。基于浅凝相岩浆电英岩(佤山岩)的发现,我们设想过自然界存在一类富硼的酸性岩浆(佤山岩浆),可以在浅成—超浅成、地表和良好封闭条件下,分别形成电...  相似文献   
48.
古海底热水流体所产生的喷流岩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质体,在岩石分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们常常构成某些大型或超大型多金属矿床中极为重要的容矿岩石或含矿岩石,且与矿床成因有十分密切联系。西藏甲马多金属矿床由笔者等人研究(1995)确认为属热水喷流型夕卡岩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49.
西藏甲马弧内盆地甲马矿区晚侏罗世海绵礁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勇民  姚鹏  李金高 《地球学报》2000,21(3):328-333
西藏甲马弧内盆地晚侏罗世海绵礁属于台地边缘礁,呈近EW向展布,延伸长达4~5km,宽约50m,建筑在叶巴期火山岩浆弧的正地形上。由北向南展示出礁坪相到礁核相再到礁前斜坡相的侧向演变。其中礁核相主要由海绵骨架岩、障积岩和粘结岩等构成。海绵礁可分为并进礁和中止礁2种类型,发育至少6套垂向上相互迭叠的礁旋回。研究表明,甲马矿区海绵礁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海平面变化,其主体的发育与海平面相对上升同步。  相似文献   
50.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铜锌矿床为一个产于前震旦系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受穹隆内发育的环状滑脱构造系统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氢氧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深部,成矿热液是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组成的混合流体。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期,矿床的形成与区域构造-岩浆热事件相对应。黑牛洞矿床为中高温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