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0篇 |
免费 | 130篇 |
国内免费 | 1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1篇 |
大气科学 | 140篇 |
地球物理 | 88篇 |
地质学 | 401篇 |
海洋学 | 95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85篇 |
自然地理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74年 | 5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西藏改则物玛地区发现了约33属47种及未定种的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珊瑚化石指示其所在的地层并非是原来认为的早二叠世下拉组,而是晚侏罗世牛津期—基末里期的吐卡日组。基于对改则物玛北剖面的研究,在吐卡日组之下新建了晚侏罗世萨波直不勒组。进而将班公湖-怒江地层区西段的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划分为萨波直不勒组、吐卡日组和沙木罗组。改则县物玛乡北部吐卡日组的发现证明吐卡日组在班公湖-怒江地层区西部有着更广泛的分布。将“下拉组”修订为吐卡日组也表明班公湖-怒江地层区改则地区物玛段并不存在二叠系灰岩与侏罗系木嘎岗日岩群碎屑岩的构造混杂现象。吐卡日组以浅海碳酸盐台地相的生物礁亚相、鲕粒滩亚相为特征,厚度也十分可观,指示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潜力,班公湖-怒江地层区西段及南北两侧的碳酸盐岩相上侏罗统的油气前景评价工作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2.
基于帕默尔干旱指数的中国春季区域干旱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全国515个站(1957-2000年)气象资料,修正计算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y index),进行干旱区划和研究春季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干旱变化全区一致性程度低,干旱演变的区域差别大,存在着以内蒙古高原、南岭、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长江中下游、黄土高原、黄淮地区、天山北部、东北平原、河西走廊、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等为代表的12个干旱特征区.内蒙古高原区、华北北部及长白山脉区、黄土高原区、天山北部区域、东北平原区、河西走廊及其沙漠戈壁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下降趋势.南岭区、长江中下游区、黄淮区域、云贵高原区、塔里木盆地区、青藏高原区春季干旱指数趋势变化呈上升趋势.中国春季干旱指数大多存在5~8年的短周期年际周期变化,12~13年、15~16年的长周年际周期变化存在于部分区域,个别区域还存在20年长周期年际周期变化.中国干旱的区域特征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33.
诺斯曼—维卢纳金成矿带位于澳大利亚西澳克拉通伊尔岗地块东部黄金省次级地体内,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绿岩带型金矿成矿区。区内矿床可分为3类:剪切带中的蚀变晕±石英脉型,是区内最为重要的矿化类型,典型矿床为卡尔古利金哩矿床,矿床赋存在金哩粗玄岩中,矿化发生在绢云母—黄铁矿化蚀变带内;石英网脉型,典型矿床为卡尔古利夏洛特山金矿床,矿床也产于金哩粗玄岩中,矿化主要发生在硅化外围的碳酸盐—黄铁矿化蚀变带内;纹层状石英脉型,矿化表现出层控的特点,并多发育绿泥石化。通过对区域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特征的总结,认为诺斯曼—维卢纳金成矿带的金主要赋存于铁硫化物或毒砂中,矿化与大规模的蚀变作用联系密切,太古宙绿岩带和条带状铁建造、深大断裂、褶皱等因素控制了矿床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绿岩带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并为在区内找矿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4.
135.
外国文献中总是认为最早命名和描述黄土的是十九世纪初期的德国人或者英国人,其实远在二千年前我国“禹贡”中就有关于黄土的科学记载。即使从其作为地质问题被载入文献的年代算起,到现在已有一百四十年之久。但对很多有关黄土地质问题,如成因、形成、分布规律及其性质等都还未获全部解决,甚至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如:黄土定义和命名,在国内外都也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其原因在 相似文献
136.
137.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Semi-Immersed Jarlan-Type Perforated Breakwater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he present study proposes a new semi-immersed Jarlan-type perforated breakwater including a perforated front wall, a solid rear wall, and a horizontal perforated plate connecting the lower tips of the two wall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new breakwater.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s confirmed by solutions for special cases, an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multi-domai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solu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Numerical example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emi-immersed breakwaters, the new breakwater may have better wave-absorbing performance and smaller wave forces. Some usefu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practical designs of semi-immersed Jarlan-type perforated breakwaters. 相似文献
138.
珠一坳陷深层古近系两套优质生烃层系内发育的储层具有近源成藏的优势,但其非均质性强、低孔渗的特点制约了油气勘探,研究与此直接相关的“源-汇”系统,对于寻找富烃优储耦合的有利区意义重大.以构造运动和盆山地貌为基础,结合断陷湖盆以半地堑为基本单元的结构特点,划分了盆地级、半地堑级和区带级的三级“源-汇”系统.盆地级分为外源、内源型两类,可用来宏观分析优质烃源岩分布;半地堑级分为陡坡、缓坡和长轴型3类,对于定性评价储层优劣具有较大意义;区带级分为迁移型、转换型、稳定型3类,为有利区目标评价和井点选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迁移型和转换型“源-汇”系统可形成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是最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应作为古近系重点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39.
聚氨酯泡塑富集硫脲解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金铂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泡沫塑料常用于富集常规地质样品中的铂族元素,而富集后往往用高温灰化法解脱,此法操作繁琐,温度过高易使铂配合物分解为王水难以提取的不溶性残渣,导致测试结果不稳定、效率低;单独使用20 g/L硫脲溶液解脱,测试结果的重现性差。本文对此方法进行改进,采用50%王水封闭溶解试样,氯化亚锡还原,聚氨酯泡塑富集,20 g/L硫脲-20%盐酸溶液解脱,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和铂。在盐酸-氯化亚锡体系中,吸附温度为20℃,振荡时间为30 min时,金和铂的回收率均在95%以上,金和铂的检出限分别为0.23 ng/g和0.39 ng/g,精密度(RSD,n=10)分别为1.8%~10.3%和1.3%~13.3%。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和标准值基本相符。该方法泡塑解脱时无需高温灰化,用王水多次提取,在100℃沸水浴中即可一次完成,样品处理快捷。与高温灰化法相比,提取温度大为降低,分析流程简单,显著提高了单次测样量,且干扰小、空白值低,可以满足除王水难溶的铂矿种外大部分地质样品快速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0.
Multigen Creator具有强大的地物建模功能,但不同领域的建模仍缺乏统一的方法,应结合领域特点与应用需求进行具体方法设计。本文以某露天采石场的3维建模与可视化为例,探讨了基于等高线建立3维地面模型实现可视化的方法,介绍了其在某采石场的应用,模拟开采后的整个生态地貌,为政府决策以及绿色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