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旱—半干旱高寒地区土壤盐渍化,对区域农牧业发展及地质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在西藏扎西康矿集区环境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宿麦朗沟盐渍化3处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分析,查明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及盐渍化成因。结果表明:相同层位土壤电导率与水溶性盐分总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0~80cm之间,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变化较大;80cm之下,土壤盐分含量趋于稳定;因子分析进一步揭示,研究区土壤盐分主要由氯离子、钠离子组成,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强(R2=0.9592);维美组地层以高硅、高钠为特征,三角洲及河流相的沉积环境及地下水活动等共同造成该区域土壤盐渍化。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地下水位、定期人工喷淋洗盐及施入有机肥料等方法是干旱区土壤盐渍化防治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992.
错那洞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的东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穹窿构造。穹窿由内向外依次由核部、滑脱系和盖层三部分组成,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穹窿滑脱系的矽卡岩和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矿体产在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与强烈变形的淡色花岗岩或伟晶岩密切相关,部分矽卡岩矿物呈定向排列,具强烈的剪切特征;淡色花岗岩与矽卡岩的接触关系部分呈渐变接触,部分呈突变关系,表明矽卡岩与该期岩浆关系密切,矽卡岩与淡色花岗岩属于同构造的产物。本次研究获得错那洞穹窿滑脱系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16.6±0.3)Ma,反等时线年龄为(16.7±0.3)Ma,该年龄代表第二期由南向北伸展构造变形时间,即藏南拆离系(STDS)在错那洞穹窿的活动时间;含白云母的矽卡岩化大理岩中白云母Ar-Ar坪年龄为(16.9±0.2)Ma,与含石榴子石十字石云母片岩中黑云母Ar-Ar年龄一致,代表同构造矽卡岩的形成时间,也是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错那洞铍钨锡稀有金属矿床形成于由藏南拆离系强烈活动引起的伸展减薄构造背景,减压熔融形成的岩浆沿着构造通道上涌侵位,并与围岩交代反应形成同构造矽卡岩及其中的富铍钨锡矽卡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993.
塔里木盆地烃源岩显微组分的元素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测定了塔里木盆地烃源岩中几种显微组分及干酪根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显微组分的原始母质及其形成环境对显微组分的元素富集规律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钝顶螺旋藻C-藻蓝蛋白分子内不同基团间能量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1996年8-12月,从钝顶螺旋藻中分离纯化C-藻蓝蛋白,并用荧光光谱法对C-藻蓝蛋白分子内不同基团间的能量传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藻蓝蛋白分子内芳香族氨基酸残基能将能量传至与脱辅基蛋白共价结合的色基,从而使色基产生相应的荧光,C-藻蓝蛋白分子240-245nm的荧光激发峰产生于二硫键,它也能将吸收的能量传至色基;同时还发现,溶液状态下的C-藻蓝蛋白分子内,色氨酸残基可能位于分子内部的疏水区  相似文献   
995.
青海湖人湖沙质物的计算与水下沙堤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湖流域沙漠以环湖分布为特点,又以ENE为集中。这一状态使多方向的风沙流入湖,而实际上入湖沙量是以W、N、E三个方向的流沙为主。根据入湖风沙公式计算,入湖风沙量为887.08×104t/a。并推算出河流泥沙入湖为35.77×104t/a,空中降尘为30.36×104t/a。入湖后的沙质物在湖流、波浪的作用下,由西向东运移,堆积成水下沙堤,逐渐增高加宽露出水面,分隔成子湖。同时在干燥的气候作用下,导致湖面收缩,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996.
岳辉国 《岩土力学》1985,6(1):101-106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低能级核废料处置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危害,提出了几种有关浅埋技术的设计方法以改善对污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线性数字滤波法计算了大回线法瞬变电磁测深的视电阻率响应曲线。由于利用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法,提高了计算速度,并使其在微机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98.
显微组分在热演化过程中伴随油气生成,其光学性质亦相应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其改变程度取决于其原始富氢程度。到过成熟阶段,各种类型干酪根地化特征渐趋一致,伹在光性上仍存在明显区别。本文详细研究了不同类型干酪根天然演化系列与不同显微组分热模拟产物的光学特征,系统地总结了显微组分在热成熟过程中光性演变规律,应用热模拟实验定量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成熟度体积的减量。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恢复不同类型显微组分在低成熟阶段原始百分含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剖析,证实本方法的可靠性。笔者认为本文为解决过成熟生油岩的油气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目的】地表热异常的形成无外乎两方面原因:异常的热源及异常的热传递方式。“厚壳”与“热壳”共存,是青藏高原高温地热系统与一般汇聚板缘型地热系统的最大差异。部分熔融(热)作为“热壳”中的异常热源,断裂系统(构造)作为“厚壳”中的对流传热通道,清晰刻画两者空间关系,探讨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可能是完善“厚壳”与“热壳”共存下青藏高原特色成热理论的重要途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以萨嘎县如角沸泉为例,运用大地电磁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探测断裂系统与部分熔融的空间关系;结合已有地球物理、地热地球化学研究,建立如角沸泉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并以断裂系统的交汇处为目标体,布设两口生产井。【结论】如角式构造-热耦合成热模式具有普适性,对于完善青藏高原特色成热理论及提高地热勘查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富铁矿是我国紧缺的战略矿产资源,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安全。提出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破坏背景下的矽卡岩型富铁矿“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和华北赋煤区“煤下找铁”四级渐进找矿预测方法,在研发深覆盖条件下微弱地学异常信息提取和增强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深覆盖区“空—地—井”协同立体勘查技术体系,在重要矿集区实现了富铁矿深部找矿突破,开拓了我国富铁矿深部找矿新方向,对提升我国富铁矿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